互联网生态最大的价值是什么?

在互联网大发展的背景下,企业不再只是一个公司概念,而是一个无边界的组织。组织是一个生态圈。随着组织的变化,权力指挥链不再以企业内部权力和运作为中心,而是一个自下而上的组织,不再以职能为中心,而是以客户和终端为中心,形成一个组织生态圈。

人力资源管理也更注重生态圈的价值创造、评价和分配的价值圈,绩效管理强调生态圈的即时圈,工作报酬强调生态圈的外包圈。

一.组织----生态圈

组织不再是权力的中心,越来越平台化、网络化、生态化、生态化。

领导和下属的观念越来越弱,碉堡式的组织结构会支离破碎,影响效率和效果,缺乏灵活性。一个组织的核心不再是领导层,决策层不再是执行层,员工不再是操作层。而是形成一个倒三角形,从客户和员工产生决策源,然后根据决策源实时调整公司的战略战术,从关注上级决策链到关注客户。组织结构越来越扁平化,逐渐形成以客户和产品为中心的组织,形成围绕客户和产品的组织生态系统。

一个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从内部转向外部的组织网络,一方面转向多方,形成组织的自组织、自管理,以及组织之间的相互融合,形成网络化、生态化、价值化。生态圈更加开放和多样化,未来企业的竞争将是组织生态圈的竞争。

网络组织更加开放、创新和高效。和君是一个生态圈,一个平台。在和君文化和制度的牵引下,和君的每个团队就像和君旗下的一个小公司,和君人在和君生态圈实现资源整合、自主创业、自我发展。

二,人力资源管理——价值圈

人力资源是一个价值创造的过程,人力资源管理将围绕组织生态系统的价值创造、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的价值圈进行。人力资源的员工不再是企业的在职员工,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包括渠道和客户,都可以称为“员工”。“员工”参与组织生态系统、产品研发模式、营销模式等环节的价值创造,发挥主导作用。每个“员工”都是主体,面对客户,产生价值。每一个“员工”也都是自媒体,起到品牌推广和即时销售网络建立的作用。每个“员工”的微信圈可以直接产生销售流量,企业会为其产生的销售买单,为价值买单。有些“员工”会以资源为导向服务于不同的企业,会出现更多“员工”同时存在于几个组织中的情况,从而整合组织的资源,创造不同的价值。组织在为“员工”的价值创造买单,在组织生态价值圈中实现绩效、薪酬、人才培养等人力资源管理。

三、表现——瞬间圈

绩效管理是一个循环,一个瞬间的圈子,瞬间体现绩效变化,瞬间的圈子也有文化导向和标杆的作用。

绩效激励越来越立竿见影,员工想完成一件事就想立刻得到认可。这是瞬间的思考,瞬间的动力;不仅公司领导、同事知道员工过得怎么样,也想让自己的朋友、粉丝、微信圈的朋友知道。就好像朋友的微信圈发了一张自己做的美食的照片,大家立马就喜欢上了。这时候,他的幸福感倍增。过了一个星期,大家又夸了一遍,效果大打折扣。这是一种价值认同和自我存在感。即时奖励可以即时发放,就像精神奖励或者物质奖励一样,有的可以延迟积分,但是现在绩效可以及时打分,得到一些积分,大大增加了员工的自我认同感。相应圈子里的人也能看出他积极向上,起到了引导和示范作用。其他人也会往激励的方向努力,所以绩效也要有即时的圈子文化。

互联网企业的表现应该是实时的,即时响应客户的需求和反馈,即时响应互联网下企业的快速环境变化。谁也不会想到,柯达会这么快退出市场,诺基亚会从辉煌走向衰落,小米可以在三年内成为十亿美元的企业。企业的竞争对手往往不是我们所认为的现在的竞争对手。以目前的竞争对手为基准可能是一个错误。未来的竞争对手可能会在出现后的一两年内成为行业老大。在互联网的冲击下,环境在变,战略在变,组织在变。互联网公司要有即时反应的能力,要有即时圈子。

业绩的即时圈也是价值创造、评价和分配的价值圈的体现,价值创造即时得到评价和奖励。

小米评估案例:

小米在微博服务上有一个规则:15分钟快速回复。还专门开发了客服平台。无论是用户的建议还是吐槽,小米的人员都会很快回复和解答。从我开始,我会每天花一个小时回复微博里的评论。包括所有工程师,是否按时回复论坛上的帖子,是一个重要的岗位评价指标。

小米还要求工程师在用户面前直面每一段代码结果的反馈。当一个新开发的功能发布时,工程师会立即看到用户的反馈。小米甚至让工程师和粉丝一起参加线下活动。这样的活动让工程师知道自己的工作是为谁服务的,他觉得用户不只是一个数字,而是面孔和真人。女用户和粉丝很热情的拉签名拍照。这些宅男工程师认为他写程序不是为了小米公司,而是为了他的粉丝。做一份工作,这种价值实现很重要。

第四,薪酬外包圈

付出价值,回归雇佣本质,都是价值交换。如果不为企业创造价值,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为什么企业要为你的无价买单?

“员工”的外延扩大后,任何组织的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这个组织的员工。企业的员工不在企业工作,我们可以节省更多的办公成本。不在企业工作的“员工”比在企业工作的员工能创造更大的价值。为什么不组织起来?

外包的外延也扩大了,只要对组织产生价值,就是外包。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外部员工参与公司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方式越来越多,遍布全球的人才资源都可以为公司所用。公司的研发可以外包,公司的品牌推广可以外包,微信圈的销售分成也可以外包。我已经把工作外包出去了,没有完成我认为满意的,我是不会付钱的;请送快递。如果快递没送到,不管客观原因是什么,是洪水还是地震,我都不会付快递费。我让猎头公司推荐人才,不推荐合适的人才就不给我工资。而你只是公司的粉丝,却在微信圈分享,产生销量。我会为你付出代价;因为你不在企业工作而是介绍客户产生销售,我为你买单;你为公司研发创造价值,我为你买单。

你没有创造价值,所以我不用付出;你创造了价值,即使你不在企业工作,我也可以为你买单。这就是薪资的外包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