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与《三国演义》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呢?
公元220至280年,是中国历史上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时期。专门记载这段历史的书,就是陈寿写的"三国志"。陈寿生于三国时代,在蜀国当过官。晋灭吴统一中国时,陈寿已经48岁了。
他便开始整理三国的史料,写了魏,蜀,吴书***65篇,称为"三国志"。他在撰写三国志时,参考了魏,吴两国的官修和私修的史书。
蜀国因为没有立史官,所以没有现成的史书,史料完全靠陈寿的辛勤收集。"三国志"成书后,很受赞赏。后来的人推崇"三国志"的地位,把它和"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为"四史"或"前四史"。
传说陈寿的父亲在诸葛亮处斩马谡时,被牵连受到髠刑。,因此陈寿在史书中贬低诸葛亮。
如果我们全面分析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就知道这种说法并不可靠。但陈寿在书中,对魏,晋统治者隐恶溢美却是明显的。关于这一点,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举了许多例证。这说明陈寿写史的态度有时是不够严肃和正直的。如果与"史记"作者司马迁不客气地暴露"今上"汉武帝过错的态度相比,陈寿就显得逊色了。
陈寿因以一个人的力量写"三国志",所以掌握材料不够丰富,内容也写得不够充实。
三国志"有"纪"而没有"志",大概也是由于这个缘故。为了弥补这个缺陷,南朝宋文帝命裴松之为"三国志"做注。裴松之的注,不在名物训诂制度等方面下功夫,而注重史料的补缺和纠谬,有时也列举异闻。
他参考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在注文中引用的书达140多种。补充的史料篇幅大大超过了"三国志"本文。后人批评他的注文"繁芜"。但裴松之引用的古书,现在绝大多数都亡佚了,因而它的重要史料价值更为珍贵。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从军阀混战到三国鼎立,这百来年的乱世中出现了许多不可一世的风云人物,并在民间流传。据文献记载,隋代就出现了以三国故事为内容的水上杂戏表演。至迟在晚唐,三国故事已在民间广为传诵。到宋代,已出现了专门讲三国故事的说书艺人。到元代,大量的三国故事被搬上了舞台。元末明初的罗贯中,根据民间长期流传的三国故事和话本,写成了"三国演义"。罗贯中删除了传说中荒谬怪诞和绿林英雄气息的部分,根据"三国志"和裴注,编进了许多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