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毛巾”幼儿园小班教案
“小毛巾”幼儿园小班教案1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歌词,感知其余特点,指导孩子学唱歌。
2.我喜欢听音乐和玩游戏,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3.感受音乐欢快温暖的情绪。
4.通过听、唱、玩、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
活动重点:
理解歌词,学会唱《小毛巾》这首歌。
活动难度:
能感知到休息的特点,并学会在休息的地方用行动来表达。
活动准备:
音乐、地图册、每人一条毛巾
活动流程:
先秀毛巾,引出话题。
孩子,有一个好朋友,每天早晚和我们的孩子见面。你知道是哪个朋友吗?(小朋友各抒己见)秀毛巾:你觉得是谁?小毛巾每天早晚都会遇到小朋友吗?你做了什么?它把你洗到了哪里?(我洗了眼睛、鼻子和嘴巴...)小毛巾洗过的这些地方叫什么名字?(五官)小毛巾给你洗了这么多地方!小毛巾真能干!今天,晓巾给孩子们带来了一首歌。你想听吗?
第二,老师根据音乐的节奏朗读和演唱歌曲。
1.歌曲读了两遍,老师问:刚才儿歌《小毛巾》里老师说了什么?
2.听听为什么有些地方是空白的。没有音乐的地方叫暂停,我们可以通过接吻来表达。)
3.老师带领小朋友一起读儿歌,小朋友到休息的时候用一个吻来表示。
三、孩子有一条毛巾,学会唱《小毛巾》这首歌
1.小毛巾每天早晚亲孩子哪里?这首儿歌不仅可以读,还可以唱。让我们学唱小毛巾这首歌吧!
2、小朋友和老师唱《小毛巾》这首歌,唱到剩下的地方,用毛巾触摸五官。(提醒孩子用好听的声音唱歌)
3.孩子们,你们打扫干净了吗?老师来检查,看孩子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有没有打扫干净。哎哟!小毛巾真能干,把孩子的五官都洗干净了。但是还有几个孩子没洗完。我们再帮他们洗一次吧!(小朋友一起唱《小毛巾》)
四、音乐游戏:《小毛巾》
1,小朋友自由陪伴,唱儿歌,两人一组做游戏。休息时用毛巾摸别人的五官!注意提醒孩子在帮别人打扫卫生的时候要温柔一点!
2、交换游戏伙伴,一边唱儿歌,一边做动作。在休息的时候,你可以帮助你的伴侣轻轻地触摸它,或者你可以触摸你的五官。
设计意图:
小毛巾每天都会遇到小朋友,是他们的好朋友。了解小毛巾的作用,让孩子知道眼、鼻、口、耳是孩子的五官。
老师用地图让孩子直观感受歌曲的节奏,知道哪里有停顿。老师用吟诵的方法让孩子感受音乐的节奏和休息的特点,理解休息的意义。
用小毛巾作为教具,激发孩子学习唱歌的兴趣,同时让孩子注意休止符的停顿,通过亲吻这五感来感受休止符的作用。
在游戏的过程中,增加了孩子学习歌曲的兴趣,在帮朋友擦眼睛和嘴巴的同时,还能记住歌词,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为了避免孩子们从头到尾都在唱歌,我采用了说话的方法解决高难度的四分音符和情绪技巧,让孩子们短暂休息,活动做到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演基本达到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这个活动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老师和专家多指教。
“小毛巾”幼儿园小班教案2活动目标:
1,学会线内均匀上色。
2、能坚持完成任务。
3.能够拓展自己的想象力,大胆自信地向同行介绍自己的作品。
4.培养孩子的鉴赏能力。
活动准备:
每人提供一张有毛巾图案的彩纸,一盒蜡笔,一条毛巾,供欣赏。
活动流程:
1,引导孩子欣赏各种漂亮的毛巾
老师:你在这些漂亮的小毛巾上看到了什么颜色?你喜欢什么颜色?
2.展示未上漆毛巾的演示
老师示范上色,强调上色均匀,来回用力。不要画线外,可以用很多颜色画。
3、儿童动手创作
(1)老师:让孩子们设计一条漂亮的小毛巾,用漂亮的颜色给它穿上。
(2)提醒孩子大胆使用多种颜色在线条中均匀涂抹。
(3)鼓励孩子坚持完成任务。
4.展示作品并做简单评价。
问题:你喜欢谁的毛巾?你有什么颜色?
活动反映:
艺术活动是儿童创造力和精神成长的工具。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要用多种方法激发孩子的幻想和感受,然后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把孩子当成一个沉迷于创作“过程”的艺术家,这比孩子的作品更重要。
“小毛巾”幼儿园小班教案3活动目标
1.学习叠字,用准确的肢体动作表达童谣。
2.从生活知识的获得中了解食物与排泄物的关系。
3.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4.感受歌曲的幽默特点,听音乐游戏。
要准备的活动
故事图片、食物图片、小毛巾、橡皮泥、靠垫
活动过程
1,“小毛巾”音乐入场
孩子跟着老师做身体律动。
老师问候孩子。
2.展示毛巾,讲故事。
(1)老师展示了毛巾,问了孩子们毛巾的使用方法,并告诉孩子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关于毛巾的故事。
(2)讲一个故事,让孩子猜小云瑶是不是生气了。
3.听音乐,问问题
(1)老师:云瑶生气了吗?他做了什么?
(2)老师总结了一下,原来是小云妖去大便了。
(3)它排便时发出什么声音?告诉孩子们poopoo= = shit
4、单词活动,学习模仿
(1)老师:肚子发出什么声音?
让孩子从肚子里发出声音,并模仿。
(2)教师示范口头动作,儿童模仿。
(3)听音乐学,背单词
5.音乐游戏
展示道具垫,当小马桶用。
(1)坐垫散了,听到重叠的字动了,剩下的字微微屈膝。
(2)人手持软垫,听到叠音词走动时,其余词微微屈膝。
(3)双人游戏,重叠的话走,剩下的话,去捡同伴的便便。
6、了解食物与粪便的关系。
老师:孩子们,你们知道大便的形状吗?孩子自由回答,老师做笔记。
(2)告诉长poopoopoo你吃过有营养的食物(蔬菜水果)。
Poopoo一个一个的表示你吃过油炸食品。
Poopoo是不能形成的,意思是你吃了苍蝇粘在上面的食物。
(3)老师出示食物的图片,让孩子分类。
(4)谈论生活卫生常识
引导孩子喜欢吃各种有营养的食物,培养孩子饭前洗手、饭后擦嘴漱口、经常喝水的习惯。
7.出口
老师展示橡皮泥,引导孩子到教室,用橡皮泥模拟各种粪便的形状。
活动反思
这个班在园里试了两次,从中修改了存在的问题和活动的目标。但是,我对活动的把握不是很有信心。正式上课的时候,我发现孩子们给不出他们需要的答案,我就有点心慌,链接就顺利下来了。课后老师们也给了我很多有价值的建议,让我很受用。课程中的问题:
1.在游戏过程中,老师没有把游戏规则讲清楚,以至于游戏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混乱,也没有提醒孩子发peepeepoopoo这个单词。
2.在学习单词时,老师需要简单地解释单词的意思,帮助孩子更快地记住单词。
3.每个环节都走得太快,慢下来可能更自然。
4.孩子更能感受到节奏。
5.目标应该更明确。
6.让孩子说出肚子发出的声音,然后把单词编成童谣让他们朗读,体验创造和成功的快乐。
7.生活常识可以从食物入手,孩子可能更有体会。也就是说,不要展示食物的图片,而是问孩子喜欢吃什么,这些食物会拉出什么样的便便。
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对奥尔夫的课程有了更好的理解,对班级的掌握也有了信心。希望在以后的活动中,有更多的机会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