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一种传统游戏叫“跳百绳”。
古代叫“跳百绳”的游戏就是跳绳。
跳绳是一个人或多人在一根环形的绳子上做各种跳跃动作的体育游戏。这种游戏唐代叫“头索”,宋代叫“跳绳”,清代叫“跳百绳”、“跳白绳”、“跳马绳”,清代以后叫“跳绳”。跳绳作为一项古老的汉族民间娱乐,从南宋开始,每逢节日都要用,家家户户都要比赛。
跳绳有着悠久的历史。当女娲“引绳于泥中,以人持之”时,绳便与人同生。古人用绳子做记录,也用绳子捆绑收割的庄稼,或拴牛马,捆绑猎物等。绳子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工具。因此,跳绳可能起源于原始的农耕、狩猎或军事活动。
跳绳形成过程介绍;
魏晋以后,历代都有跳绳活动的记载。唐·段石成在《酉阳杂异境》中写道:“八月十五日,象与透明为戏。”可见,唐代不仅有跳绳的游戏,还将这种游戏命名为“头索”,给跳绳活动起了一个特别的名字。
南宋以后,跳绳活动发展为杂技、杂技,名称为“跳绳”。宋、吴《梦宰制太子南班入祝寿》记载:“百戏拖,有爬杆、跳绳、倒立、弯腰、打碗、踢锅、翻筋斗等。”
宋孟《东京梦,六月六日,崔福君生日,二十四日,神宝关神生日》:“自早以来,有爬杆、跳弦、相扑、唱鼓、斗鸡等戏百余场。”从唐代的“头索”到南宋的“跳绳”,跳绳的名称更加形象具体。
儿童跳绳在辽代也很流行。宣化辽墓《儿童跳绳图》在1区张匡正墓中发现,绘于后室木门上方半圆壁正面。图片内容是三个孩子的跳绳游戏。左右的孩子弯曲双腿,用力地摆动一根长绳,中间赤膊的孩子屈膝伸臂,跳跃轻快而精巧,是非常珍贵的跳绳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