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说:“游戏技术是被乐趣耽误的硬核技术。”你怎么想呢?
从生产力的角度来看,10年前的PC和手机足以满足今天99%的日常工作需求。如果不是虚拟货币的浪潮,芯片早就生产过剩了。如果指望智能汽车消耗产能,智能汽车一年的销量达到一百万辆,相对于几千万的手机和游戏设备来说是杯水车薪。现在国家已经布局芯片,布局高端制造,开发出来的商品必须有足够的需求才能消化,否则就是一堆库存的二氧化硅。
想要自己的芯片不断迭代销售,需要一个可以不断迭代的硬件系统和软件平台。软件和硬件本身是相互依存、螺旋式升级的。如果不做游戏,软件可以专注于制作软件和工业软件,但问题是大家在这个领域起步较晚,蛋糕又那么大。各个领域都要定制,赚的都是辛苦钱。作为新进入者,他们既没有话语权,也没有技术积累,根本拿不到行业的几块钱。他们如何反哺行业?
除了各种被互联网刮走的生活app,真正能激发硬件性能的只有游戏。看看现在的手机厂商,除了吹电池,吹摄像头,吹自己的UI,几乎没什么可吹的。就连苹果也要通过测试原神来凸显自己硬件的性能。
如果我的手机只是为了Tik Tok和网购,那我为什么要升级去买升级性能更好的东西呢?和PC一样,如果游戏环境里只有英雄联盟,没有可以进一步提升感官体验的画面和游戏内容,我为什么要升级PC?如果C端卖不出去,那么最后的事情就是B端的强制维护,一波国企央企的购买。这样一来,行业就会在过度的保护下失去活力,产生一大堆大到不能倒的僵尸企业当买办,或者一堆堆卷不起来的低端制造业去争点残羹剩饭。所以,要想在C端有大作为,不要说支持,至少不要打压太多。好像玩了游戏后,年轻一代立马沉迷游戏,成了垮掉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