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时候会感到很难过?
你的情绪一直无限循环「低落——崩溃大哭——平复」,这可能是某个影响你情绪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当我们有某个问题没有被解决时,情绪就会一直不停地提醒我们,这时情绪也会变得越来越强烈,我们的焦虑、不安、愤怒就会变得越来越难以抑制。
有时,我们情绪得到了平复,但问题不被解决,就会一直激起情绪的反复。
所以,有关「正常不正常」,这个需要你问问自己:你是否有未解决的问题一直悬于心头?又该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呢?
你首先要了解情绪管理的本质:在理解和完全接纳自己情绪的前提下,能够用理性去思考和控制自己的行动。
谈到情绪管理时,人们往往有两个很深的误解。
第一,情绪管理基本只是「负面」情绪的管理。
人们只有在产生焦虑,愤怒,躁狂等情绪时才会想到需要管理自己的情绪。
实际上欢欣和愤怒是情绪的一体两面,因此你要管理的是你自身情绪这一整体系统。也就是说,你如果控制不了自己的狂喜,那你同样也控制不了自己的狂怒。
第二,情绪管理就等同于情绪「压制」。
有不少的人将情绪管理理解为怎样将自己的情绪给「压」住。
有不在少数的人找我咨询情绪问题时,希望我能够告诉他们:当他们愤怒的时候怎样才能不愤怒,当他们悲伤的时候怎样才能不悲伤,当他们焦虑的时候怎样才能不焦虑。
他们想要得到的是一种外在的、可以将他们自身情绪「打败」的力量。
或是希望能够有一种方法将他们的情绪消除。
但实际上情绪管理即如同治水,水非无根,自然不可能凭空消失;水不可堵,愈堵愈生灾祸。你无法压制它,你也不可能「堵」住它。
一旦你压制情绪,所有被你拒绝、逃避、压抑的情绪最终都会在到达你情绪抑制的阈值时,以更加猛烈和具有破坏性的方式爆发出来。
所以我在一开始就说:情绪管理的本质其实是在理解和完全接纳自己情绪的前提下,依旧能够用理性去思考和控制自己的行动。
例子:譬如你给下属布置了一个任务,但他完全领会错了你的意思,迟迟无法将工作完成,这时你本能的会感到愤怒。
你真正需要做的,既不是任由自己为情绪所操控,把下属叫来大骂一顿;
也不是要压抑自己的情绪、去要求自己和颜悦色、轻声细语地和下属再讲一遍工作,因为这样会破坏你的领导权;
而是让自己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清楚,你的目的是什么。
你的目的必然是希望下属能够尽快按照你的要求将工作完成,这是你接下来行动的根本出发点。
那么当你此时的认知方式以你的根本目的为出发点时,你的情绪就能够被「整合」到你的目标中,情绪本身不再是一个你需要特殊去对待的「问题」,只是一个你的自动化反应、甚至可以是你的一个「工具」。
所以意识到「根本目的究竟是什么」之后,你的行为就会变成:先对下属释放一点情绪,表达出你对他的不满,然后再心平气和地给他再讲一遍工作如何展开,这时候的效果是最好的。
在这种情况下,情绪和你的理性二者是「并存」的,不一定非要东风压倒西风,而是令二者都可以为你所用。
所以,情绪不会消失,也无法被压制,你必须理解和接纳它。
同时你要意识到:不管你有多么大的情绪,感性层面上多么激动,你都依然要用理智去思考和应对问题。
注意,在这个情况里,不是你用理性「压制」了情绪,而是当你意识到「我必须用理智去思考和应对问题」时,最根本层面上的情绪就已经无法影响你的决断和选择了。这等同于切断了你的「情绪系统」对你的思考和选择的影响权限。
由此我们才能够达成做情绪管理的根本目的:不让情绪影响到决策。
这句话同时也意味着:学习情绪管理不是为了让你逃避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也不是让你在「觉得不应该产生情绪的场合与情境中」不再产生情绪。
但我相信对于不少人来说,管理自己情绪的初衷其实是想逃避情绪和感受。
所以在这里我们需要澄清这一点:无论你产生了多么「糟糕」的情绪,情绪本身都不是问题。
因为情绪系统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它们只是你自身各种内在反应的一个信号。
所以真正困扰你的、令你觉得糟糕的不是你的「情绪」,而是情绪带给你的感受,和你对情绪负面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