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读后感。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作家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一本书。作者是尹建莉。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优秀家庭教育原创作品。下面我精心整理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读书感受,希望能帮到你!

第一条: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读书感。是的,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我想做的是尊重孩子的自然发展规律,尊重孩子的独特性。在孩子先天的发展机制下,我会给他们适当的帮助,帮助他们获得良好的发展。

我一直记得《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里的一段话:孩子在不同的学习时期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不一样的。小学阶段主要解决学习兴趣问题,初中阶段主要解决学习方法问题,高中阶段是努力。从兴趣和方法到勤奋,有因果关系。如果前者不存在,后者就无法很好的实现。所以,在每一次学习活动中,“兴趣”永远是重要的。只有照顾好兴趣,才能产生方法,有了兴趣和方法,才能成长勤奋。所以一直以来,我们都是抱着让孩子保持学习兴趣的态度来对待孩子的学习。记得有一次写“心”字,三点和斜勾的关系,孩子写不好,写出来的比例关系真的很讽刺。不知道他是故意的还是真的掌握不了。当一个特别夸张的“心”再次出现时,我在中间加了两个圈和一个弯,“心”字就变成了一个娃娃的头。当时我和孩子一起笑,然后我就觉得机会来了,就跟他说,要比一比谁写的“心”字让对方不能变成娃娃头,谁赢了,孩子一下子就答应了,他就认真起来,没写几个字,一个完整的“心”字就出现在他面前。这时候我也不忘大力表扬他,说他战胜了自己,进步了。

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关于“暴力作业”的那一章,我们学校的老师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他们从来不像书中提到的老师那样布置“暴力作业”,为我们家长减少了很多麻烦,因为他们在作业上是在和孩子作对。刚开始看这一章的时候,我也“幻想”过用书上教的方法来对付“暴力作业”。当“幻想”破灭的时候,另一个问题来了,那就是父母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陪孩子做作业。尤其是在学习拼音的阶段,虽然老师放慢了节奏,我们把别的学校一个月完成的课程学习了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但是孩子对拼音的识别还是跟不上。我记得我们学拼音的那些日子,我们每天都在心里默念我们是生物,不是生物。但是,有时候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我已经试过几次了。我在读拼音的时候,孩子读的是后面,忘了前面。看了前面忘了后面,情绪就来了。为了不让自己的情绪影响到孩子,我选择了先离开。我对孩子说:宝贝,妈妈现在有点情绪化了。我需要一个人呆一会儿。让我父亲陪你一会儿。等我调整好了就回来陪你。我在调节情绪的时候,想到了著名的“ABC理论”A,是一个触发你情绪的事件。b是你的信仰,或者对事物的一种解读。c是结果,也就是你的负面情绪。当你不喜欢C的时候,挑A的毛病,尤其是创造A的人,而B是你唯一能完全控制和改变的因素,而且导致C的不是A,而是B,我告诉自己,如果孩子不识字,一时想不起来,那就多给他点时间。没关系。我不能因为这个生他的气。这对他的学习没有帮助。情绪调整过来后,我对孩子说,宝贝,你学这个拼音有点难吧?孩子回答:是的,妈妈,你调整好情绪了吗?你只是想生气吗?我说:是的。孩子说:妈妈,虽然你有时候是个很烦的妈妈,但是我还是爱你的。我把孩子抱在怀里说,妈妈有情绪,那是她的事,跟你没关系。我会处理好的,我也爱你。

爱,自由,倾听都离不开育儿书,比如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爱与自由,谁拿走了孩子的快乐,正面管教,怎么说孩子会听才会说话。

记得幼儿园快毕业的那个学期,孩子的状态突然倒退到了刚入园的时候,天天哭,说不要去幼儿园了。我非常焦虑。孩子怎么了?幼儿园老师说,孩子心里有一个无法表达的坎。他觉得自己要面对这个坎,但他还没准备好面对。他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调整情绪。我们要给他时间,给他爱和支持,耐心等待他超度的那一天。当那一天到来的时候,他会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

这种倒退一直持续到毕业。在毕业典礼上,这个孩子获得了最佳进步奖。当时他还不知道是什么奖。

小学刚开始的时候,大多数孩子都是怀着好奇和兴奋的心情来到新生联谊会,我家宝宝表面上看起来很平静,内心却很紧张和焦虑。当大多数孩子每天背着小本高高兴兴去上学的时候,我家宝宝总是第一句不上学就醒了,哭了十几分钟。当大多数孩子在学校门口迫不及待地和父母挥手告别的时候,我家宝宝在学校门口哭着不肯进去。

这一切都是我预料到的,我已经做好了和孩子一起面对的准备。班主任邹老师说,孩子在学校表现很好。别担心,我们老师会给他时间鼓励他,帮助他过渡。

我放下焦虑,每天晚上和他聊学校发生的趣事,不断肯定孩子。只要我发现他今天比昨天有任何方面的进步,我都会非常欣赏他,并强调你获得了最佳进步奖。

一个学期快结束了,现在的孩子也不再说不想上学了。孩子说学校的老师同学都很友好。他说:班主任邹老师说话声音那么大,我都快聋了。拼音很讨厌,但是我还是喜欢邹老师,因为她很关心我们。英语老师非常年轻漂亮。应该没有人不喜欢吧。周爸爸经常给我们起外号,但是他很风趣幽默,在班里很开心。

我一直很担心他的安静和圆滑,怕他在学校被欺负,怕他不敢表现自己。但正是因为这种性格,他的内心更加细腻,对环境的观察也更加细致。我一直在努力接受自己的性格特征。是的,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我想做的是尊重孩子的自然发展规律和独特性,在孩子先天的发展机制下给予孩子适当的帮助,帮助他们获得良好的发展。

第二部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前段时间看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作为一个母亲和老师,我读了整本书,发现教育就在身边。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是最好的教育机会。关键是你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法来引导。

本书中殷的老师,是一位教育专家。她曾经是一名教师,也是一位成功的母亲。她培养了一个优秀的女儿婷婷。她用自己16年的教学经验向我们诠释了教育的最佳境界——关爱无痕。全书共分七章,每一章都有一个主题,从爱情、学习、性格、习惯、父母智慧、家庭教育小事、教育误区等多个方面讲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原理,在生活细节上给予我们思想上的震撼和指导。以下几点让我印象深刻:

第一,不要“好好学习”。

尹老师强调,要让孩子轻松学习,千万不要把学习作为惩罚孩子的手段,要引导孩子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把所学运用到生活中,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抓住了孩子的心理,她用了很多“逆向思维”的方法,提出了一系列完全不同于我们通常做法的方法——“不陪伴”来培养良好的习惯;罚你不让你写作业;不要“好好学习”;不要拿一百分;如果你考得好,没有奖励...这些想法听起来让人耳目一新,有点不可思议,但仔细阅读后,你会恍然大悟,你会发现尹老师在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要让孩子做好一件事,先让孩子爱上它。尹老师说:“为什么学习一定要苦?我们都希望孩子喜欢学习。如果把学习做成一种醉巧克力,孩子怎么会不喜欢呢?如果把学习做成牛黄解毒丸,孩子怎么会喜欢呢?”一个人不可能一边讨厌一件事,一边把它做好。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说,学生必须爱上一件事,才能把它做好。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思考如何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细心呵护孩子的好奇心,让他们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我要学”为“我要学”。

二、只有“记录簿”,没有“记录簿”。

尹老师设立了一个“记录本”,记录孩子在成长中的外在进步,也记录她内在的进步和成长。每一页只要记住一件事,画一朵小红花——这是给孩子的奖励。很多家长和老师肯定都用过这种方法,只是略有不同。除了“记录本”,有些孩子还有“记录本”,提醒孩子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没想到,这样一来,优点就巩固成了实实在在的优点,缺点就巩固成了永远无法改变的缺点。有些人在设立“记录簿”时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比如作业得了多少星,考试得了多少分,竞赛得了多少奖等等。,而忽视了更重要品格的培养。

孩子和大人一样,喜欢被肯定,被启发。在肯定和鼓励的环境中,他们更容易自信和进步。很少有孩子会比他更失意和勇敢,他们需要一次成功的经历。事实上,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件小事、每一次进步都应该得到肯定,比如“帮妈妈把菜洗得很干净”、“帮邻居奶奶收衣服”、“帮受伤的学生去医务室”、“主动捡起地上的垃圾”、“认错”、“劝阻学生玩危险游戏”等等。作为老师,我们必须想办法让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经历。成功的体验不是偶尔的高分,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后的喜悦。

第三,非常重视读书。

书的第二章几乎全是关于早期阅读的,从阅读的重要性,阅读的方法,到阅读对学习的好处,各个方面都阐述得很好,还引用了很多例子。用作者的话来说,阅读是一根“魔杖”,被“魔杖”指着的孩子,学习能力很强。课外阅读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力状态和学习能力。阅读本质上构成了儿童对生活的参与和他们经历的丰富性。

看完这本书,真的觉得受益匪浅!让我们记住她的一句话!“孩子不是为了‘长大’或者‘成功’或者‘成功’而活着。孩子先为“童年”而活。”教育不要功利,爱孩子才要教书,教书要溶于深爱。

第三条: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最近在微博里看到一个小男孩因为不满妈妈不给他买玩具,在大街上揪妈妈头发,掐住妈妈喉咙的新闻,我很震惊。是什么样的教育,什么样的成长环境造就了这一幕。男孩不仅扼住了母亲的咽喉,也扼住了教育的咽喉,甚至扼住了社会的咽喉。为了减少这种悲剧的发生,在此推荐一部家庭教育的经典之作——《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希望能给天下父母带来帮助,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教育环境。

《好母亲胜过好老师》的作者是教育专家尹建莉。从教多年,现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和咨询。尹建莉熟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尤其对家庭教育有着深刻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她养育了一个优秀的女儿。她女儿学习成绩优秀,两次跳级。2007年,她16岁的女儿参加高考,成绩超过清华录取分数线22分。性格方面,女儿自强、自立、自爱,在北京是三甲学生。尹建莉用自己的教育理念培养了一个优秀的女儿,并出版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与父母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受到了世界各地父母的好评和喜爱。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尹建莉的《教子笔记本》,里面记录了她成功的教育理念和一些实用的教育方法。首次提出了一系列新颖成功的家庭教育原则,也给出了许多简单实用的操作方法。它不仅教会你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教会你如何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格。它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是关于家庭教育实事求是的典范,是家长最实用的育儿参考书。

俗话说,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是孩子从小的榜样。只有优秀的母亲,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心地善良的母亲不太可能培养出十恶不赦的小人;而一对不孝敬长辈的父母,永远培养不出一个孝顺的儿子。

尹建莉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写道,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关注孩子的幸福,给孩子真正的自由。笔者的一位老同学说:“我只看到了我孩子和你孩子的区别。”看了你的文章,发现区别就在我和你之间。作为一个母亲,你用心教育了你的孩子。其实我就是把孩子养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