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Dora教孩子数学教案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逻辑学科。我在选择“算宝贝找家”这一数学活动时,是基于儿童认识事物从具体到抽象的特点,考虑到老师习惯于只强调直觉。在活动中,我在此基础上使用教具演示和讲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其实,孩子数学概念的形成,不是听老师讲、看老师示范就能解决的,而是孩子自己主动活动的过程。希望给孩子提供充足的操作资料,然后循序渐进的引导,让孩子在操作的过程中真正发现和总结“配方宝宝找家”的特点。
大班幼儿的认知、运算、逻辑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同时,他们不仅仅满足于老师讲的、教的东西,更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来证明。因此,他们对操作更感兴趣。目前我们班的小朋友基本上可以独立的对图形和事物进行分类,但是不能对事物图形进行二次分类。而且,由于孩子各方面的发育还不成熟,他们可能理解了一些东西,但还不能把它从具体转化为自己内部的抽象概念。所以,通过这个活动,他们可以把对事物外在特征的认识转化为内在的、规律性的思考。
活动目标:
1.学会根据运算方法和得到的数的个数对公式进行分类,继续学习二级分类。
2.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可以快速准确的加减法。
3.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图(配方宝宝动作)。
2.加减法是几种。
3.儿童操作纸一人一张。
活动流程:
1.小组游戏,导入活动今天算术宝宝要去坐火车旅行了。孩子们,你们愿意开火车吗?
1.现在,请第一排的孩子们吃一个配方奶粉。请你计算一下你在哪个车厢?
2.幼儿“报了数”。老师把计算卡拿出来贴在屋里。
2.配方宝宝,搬家分类(1)过渡:火车宝宝排队旅行,好累!回家休息。但是这么多配方宝宝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太拥挤了。他们很想分开住,但是又能根据什么来分呢?(加法公式和减法公式)1。下一位朋友说的对,可以根据加法公式和减法公式来分。于是,配方奶妈妈给配方奶宝宝们找了两间粉色的房子。看一看。粉红色的房子发现了什么?
2.有一个“+""-”,表示谁会住带“+”的房子?谁会住在“-”的房子里?
总结:带“+”的房子里应该有加法公式。家里应该有带“-”的减法公式。
2.配方奶宝宝,搬家分类(2)过渡:配方奶宝宝按照“+”的符号住在“+”-”的房子里。但是宝宝们住在平房里,看不到远处的风景,算术妈妈就给宝宝们盖了一栋楼。
1.看看吧,孩子们。你在大楼上发现了什么?
2.这些数字意味着什么?顺便说一下,如果宝宝的分数是6,那么它应该住在第六宫,以此类推。老师总结:通过为配方宝宝搬家,我们知道,配方宝宝可以按照计算方法和收益数量进行两次分类。孩子们,你们学会了吗?老师,这里有很多配方宝宝。他们也想分手。孩子们,你们想帮助他们吗?
3.儿童操作,巩固分类1。让孩子把你面前的作业纸上的公式按照计算方法和结果数在相应的房子里分类。
2.儿童操作,课堂巡回指导。
四。活动评价今天孩子们做得很好,宝宝们感谢孩子们的帮助。他们希望下次能让孩子们帮他们搬家。孩子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活动反映:
这个“算宝贝找家”的教学活动,帮助孩子带着兴趣完成学习任务。在玩中努力学习,在学校快乐玩耍。这次教学,我能抓住孩子们的注意力和兴趣是我最大的收获。教学中还是有让我深思的地方。与此同时,似乎有一根无形的绳子。绳子的一端是老师拉的,绳子的另一端是孩子在一步步完成老师设计的道路。最后一个操作环节,老师设计了大量的操作,这也是我以后要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