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三次屠城是什么情况,曾国藩变成了“曾剃头”?

曾国藩是清朝后期著名的大臣,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很高,包括他自己写的曾国藩家书也流传后世影响很大,但是在当时清朝老百姓的心目中,他还有一个曾剃头的称号,之所以有这个称号,就是因为他率领的湘军曾经三次屠杀太平军,留下了这个比较可怕的外号。

曾国藩对待军队要求也比较高,他率领湘军重新维持住了将要倒下的大清王朝,而他最主要的工具就是纪律严明的湘军,这些军队在面对曾国藩的时候纪律严明,但是在面对太平天国部队的时候就杀杀抢掠,无恶不作。这支湘军曾经在与太平天国作战的时候亲手制造了历史上著名的三次屠城的暴行。公元1858年,湘军终于攻克了九江这座城池,而攻克城市的将军是一个叫李旭斌的湘军首领,这个人在历史的记载上作战非常勇猛,攻克九江时,他却下令将九江城内的一万多名太平军全部屠杀,其中还包括大量的老百姓,这是湘军的第1次屠城。

第2次的曾国藩地点是在安庆,安庆当时是保卫太平天国南京的最后一个地理屏障,所以当时湘军和太平天国都在安庆这个地方投入了大量的兵力,这是一场决定生死的战争,而最后湘军取得了胜利,但是曾国藩在攻下安庆之后却下令湘军可以在安庆城内自由行动三天,说白了也就是放纵士兵的屠杀抢掠行动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而结果就是导致当地老百姓被死伤多达4万多人。

第3次的屠城就是发生在太平天国的首都天津,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地区,天京作为太平天国的首都,无论是人口还是金银财宝都是最多的,所以可想而知,第3次的过程是多么残暴,金银财宝也是抢了无数,而据历史记载当时被杀掉的太平天国军士兵和老百姓多达10多万,可以说是惨不忍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