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坏孩子:一个简单而含蓄的像素游戏》
短短三个小时的播放,我真切感受到了创作者满满的诚意。
充满细节的童年记忆
这部作品的故事背景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游戏通过简单的画风和一系列怀旧元素,为我们展现了一段80后、90后的专属童年记忆。从开业的街机游戏厅到旋钮电视;从墙上幼稚的涂鸦到年轻危险人物露出上半身的海报;从自己制作的简易弹弓到有趣的玻璃弹珠,作为一个90年代的老人,看到这些童年元素,总是忍不住会心一笑。
除此之外,游戏还特别设计了很多细节,比如几乎拿不到的压岁钱,还有世界各地流浪的精彩表演艺术团,不过最让我满意的还是制作方对学校的描述。在我的记忆中,学校通常分为几类:从不被老师喜欢的差生,其他孩子的尖子生,喜欢打小报告的班委,抢小学生零花钱的混混等等。
我对这些身份有过亲身经历或直接接触。小学三年级,我是班里的尖子生。如果我和朋友不小心惹上麻烦,被骂的永远是别人。初三后沉迷街机游戏,瞬间滑落谷底。从此,我成了老师口中的反面教材。记得当年叱咤风云的时候,我也是一个混混的小弟,但是因为实在不屑于抢小学生的零花钱,我唯一做过的事情就是让大三的小学生帮忙拖地。制作人根据自己的童年经历,在游戏中描述了许多充满细节的童年元素,极大地激起了玩家的呼声。
社会与人性问答
为了弥补这部作品在画面上的局限性,制作方无疑对游戏的故事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坏孩子韩以一个叛逆的孩子王的视角,在纷繁复杂的成人世界里胡作非为。由于缺乏父母的教育和老师的冷嘲热讽,汪涵干脆逃课四处游荡,并意外结识了以李清泉为首的一伙人。这个时候年轻危险的人盛行,小镇打架甚至见血都是常事。汪涵在一次争吵中看到了恶势力的恐怖,而此时的他却脱不了干系,与坏人为伍,成了邻家邻居眼中的坏孩子。随着泥潭越陷越深,汪涵窃听到了准备贩卖婴儿的恶势力团伙。最后,他下定决心要立功,帮助警方抓到勾结的坏人。故事结尾,汪涵顺利升入初中,迎来了光明的结局。
这本书虽然以汪涵为视角,但游戏展现的是两个世界——天真无邪的儿童世界和残酷的成人世界。孩子之间的关系总是简单的。如果你拒绝接受我,如果你玩弹珠赢了,我就做你的老板。给我买个溜溜球,我们可以成为好朋友。然而,成人的世界无疑是非常复杂的。游戏背景设定的90年代,正处于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社会面临着艰难而激烈的社会转型。在这样的背景下,大量的国企倒闭,工人下岗,还没有找到出路的人迷茫无助,四处流浪成了小城的整体氛围。这时,各种牛鬼蛇神恶势力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坏人视人命如草木,婴儿、儿童甚至成人只是他们手中的商品。此案虽在汪涵的帮助下得以侦破,但夏杰和李清泉究竟犯下了多少罪行,葬送了多少无辜的生命,却不得而知。
然而,成人和儿童的世界从来不是平行的,也不是对立的。当拥有力量象征的成年人介入儿童的世界,无疑会对当事人产生很大的影响。游戏前期,汪涵被学校混混抢钱,被老师骂。他逃课的时候也怕值班的学生和值班的老师。但当他知道李清泉与歹徒为伍时,没有人敢抢他的钱,机房老师不敢赶他走,值班的学生再也不敢阻止他。然而,这一切只会把他越推越远,推向黑暗面。汪涵可以因为一个契机而从悬崖边上拉回来,但现实中,尤其是乡镇这样的小地方,有多少孩子因为缺少老师、家长、社会的关爱而无法回头。游戏结局很美,但反映的现实问题依然尖锐,发人深省。
在我看来,一款优秀的游戏,不仅仅在于它的优秀元素,比如美术、音乐,更在于它是否能发出声音,是否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哪怕像萤火虫一样微薄,依然能发光。坏男孩向我们展示了他的潜力。
有点不足
这部作品虽然在文字层面很优秀,但也不是没有缺点。首先,制作人的语言功底很强,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可以很清晰的了解人物的性格。但这部作品中的人物整体过于轻佻或可笑,对话中各种现代梗层出不穷。作为玩家,能看到一两个就不错了,但是太多梗真的没意思。其次,这本书的文字有些地方略显过时,比如汪涵的课时费,我小时候只交到20元,西部小镇90年代100元的课时费就太多了。
在玩法上,这款游戏的解谜和动作元素不多,比较简单。更多的只能起到推动剧情的辅助作用,而不能作为游戏的一大特色。建议可以加强解谜的要素。另外,游戏有射击模式,但弹弓只能在特定场合与其他场景互动,这让我拍摄窗户、衣服、鸽子的愿望落空。可惜了。
总之,热爱剧情、像素风格、轻量级解谜的小伙伴,《坏孩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是你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