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豌豆”教案
“分豌豆”教案活动目标1:
1.试着用各种工具把大豆和大米分开。
2.知道一个带孔的漏勺可以快速的把黄豆和大米分开,是一个快捷方便的工具。
3.能够利用记录表格记录自己的猜测和实验结果,对探索活动感兴趣。
4.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眼前”,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黑板,记录单,儿童贴纸,五个装着放大米和黄豆的浴缸,一个漏勺,勺子,筷子,夹子,小水桶,五个透明杯子。
活动流程:
1,以厨师阿姨遇到的问题引入活动,激发孩子探索的兴趣。
老师:厨师阿姨今天遇到了麻烦。她不小心把大豆和米饭混在一起了。谁能想点办法帮阿姨把黄豆和大米分开?(鼓励孩子大胆思考和表达)
2.幼儿根据工具猜测并记录。
老师:今天老师也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些工具。看一看。它们是什么?请猜猜这些工具中哪一个能最快最方便的把大豆和大米分开?(鼓励孩子大胆猜测和讲述)
老师:(出示记录单)你觉得哪个工具最快最方便,那就在这个工具下面贴上你自己的小标记。(儿童记录自己的猜测)
3.儿童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
老师:哪个工具又快又方便?老师会让孩子们自己试一试。注意每一个工具的使用方法,找出一个到底最快最方便的,最后把你的小标记贴在记录表的小手线工具下面。
(孩子操作老师指导,注意提醒孩子尝试每一个工具,最后记录结果。重点观察和引导孩子使用漏勺,探索用法)
4.结合记录表格的集体讨论,发现漏勺可以更快的分离大豆和大米。
老师:刚才,我们用各种工具分大豆。试过之后,你觉得哪个工具最快最方便?为什么漏勺能快速轻松的把黄豆分开,看不到一粒米?谁能告诉我你如何使用漏勺?(请个别儿童演示并解释漏勺的用法。)
老师总结:原来漏勺上有很多洞。当我们用漏勺盛米饭和大豆时,米饭会从孔中漏出来,勺子里只剩下大豆。当米和大豆被装在漏勺里时,我们只要用手轻轻地左右摇晃,就可以让漏勺里的米漏得更多更快。所以漏勺是我们今天分大豆最有用的工具。
5.竞争:分黄豆。
老师:接下来,让我们来一场有趣的大豆分组比赛。男生女生用漏勺分剩下的黄豆和米饭,看谁吃的更快!
活动反映: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核心是“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幼儿的初步探究能力”。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幼儿的探究活动提供丰富的教育环境和充分的条件,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动手操作”获取知识的需求。
“分豌豆”教案2活动内容
大班数学:分豌豆
备课日期第七周的星期一
活动目标:
1.继续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分解图,学习5的构成,知道把5分成两部分只有四种方法。
2.引导孩子用正确的语言表达操作过程和结果。
重要和困难的活动:
引导幼儿根据特点分解图片,学习5的构图。
活动准备:
1.教具:实物图1张,数字卡(1-5),拆分号,特征标记。
2.《儿童画册》上的图是“分豆豆”。铅笔、橡皮等。都给了每个人。
方法和手段:启发式探索法和操作法。
活动过程:教师活动
早期儿童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活动:在4分钟内复习作文。
老师:“小朋友,我们来玩个碰球游戏吧。”
玩吧。你的球和老师的球加起来是2。”(嘿嘿,我的1球碰了几个球?a:嘿,你的1球碰到了1球。类比复习3和4的组合。)
孩子们和老师们聚在一起玩触球游戏。注意认真听,不要太慢。
用这个小游戏
“分豌豆”课程计划3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感知数分解组成的运算活动,体验运算学习的乐趣。
2.能够按要求记录自己的运算结果,了解总数和部分数的关系(总数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数,两个部分数之和为原总数,部分数大,总数小)。
3.探究3的构成,理解分解和构成的意义,认识“∧”∨”这个符号。
活动重点:
探究3的构成,理解分解和构成的含义。
活动难度:
能够按要求记录自己的运算结果,了解总数与部分数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孩子有记录经验,会写数字。
2.每人4颗豆子,3颗花生,2个杯子,临别号“∧”∨”:记录纸和笔。
活动流程:
1,分豌豆,初步感知3的分解和组成。
(1)老师让孩子们各拿三个,分别放在两个盘子里,并让他们把所有不同的方法记录在纸上。
(2)请1-2孩子看自己的记录,表达操作结果。老师会把它们记录在黑板上,引导孩子认识分数线(开表示分开,上表示组合,尖在一起填总数,分开的两头填偏数),并问:你分了几遍?三颗豆子分为几颗?
(3)请其他孩子提出不同的看法。
(4)让所有的孩子对着黑板检查他们的记录,看结果是否相同。提问:你是如何记录的?哪一个记录的最清楚,让人一目了然?
每个人都可以记录,但有数字和数字的记录最清晰。
2.分花生,初步感知和发现3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1)让孩子猜猜怎么把三颗花生分到两个盘子里。
(2)儿童操作验证白己的猜测,并记录操作结果。
(3)让孩子边看记录边表达,老师把孩子的表达结果记录在黑板上,让孩子不能直接想出不同点。
(4)问题:如果给两个孩子三颗糖,会有怎样的分割?
(5)幼儿表达自己的猜测,教师记录。
3.观察并比较黑板上记录的结果,谈谈你自己的发现。
(1)老师和孩子* * *一个一个找相同的记录,引导孩子找到三个记录的结果是相同的。
(2)引导孩子记录结果(从多到少或从少到多),找到分解和合成的规律:3分为两部分,一个* * *,有两种划分方式,一部分越来越多,另一部分越来越少,始终是1或1。
(3)通过观察和比较,引导幼儿理解总数和部分数的关系。3是指3豆3花生3糖,3是总数;3豆3花生3糖可分为2和1,2和1为部分数。当部分数为1,2,总数为3时,你发现什么?把1和2这两个部分数字加起来,你发现了什么?
总数可以分为两部分,两部分之和就是原来的总数。
4.尝试在活动区内划分其他三样东西,同时探究2和4的分解和构成。
活动扩展:
结合课堂内容,带孩子去种植角种豌豆。每个孩子拿三粒大豆种子,种在两个坑里,看谁能种得又快又准。
“奋斗豆”教案4教学目的:
1,小朋友尝试用各种工具把黄豆和大米分开。
2.孩子们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引导带孔的漏勺快速将大豆和大米分开。漏勺是一种快捷方便的工具。
3.把自己的猜测和测试结果记录在记录表格里,让孩子萌发探索的欲望。
教学准备:
黑板、记录单、标签、浴缸、大米、黄豆、漏勺、筷子、夹子、小桶、透明杯子等。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孩子共同探索的欲望。
老师:今天,我在厨房的阿姨遇到了一个大麻烦。她不小心把大豆和米饭混在一起了。让我们试着帮她区分大豆和米粒?
鼓励孩子发挥想象力,大胆尝试,用语言表达出来。
2.教师展示工具,幼儿根据工具大胆猜测并做记录。
老师:我给大家准备了工具。让我们看一看。有哪些工具?让孩子们猜一猜,哪种工具能最快最方便地分辨出大豆?鼓励幼儿大胆猜测,并在此工具下做标记。
3,孩子开始操作,做记录。
注意:孩子要尝试每一个工具,找到最快最方便的工具,记录下结果,最后把你的小标记贴在记录表的小手线工具下面。
4.自由讨论
发现漏勺可以最快最方便的区分大豆。
老师:我们只是用不同的工具来分离大豆。经过实验,你们局哪个工具能最快最方便的分辨出大豆?为什么漏勺最快?请告诉一个孩子如何使用漏勺。
请幼儿上前演示并讲述操作过程。
总结:漏勺上有很多洞。用漏勺盛黄豆和米饭的时候,只要从左到右轻轻晃动漏勺,米饭就会很快从小洞里漏出来,把黄豆留在勺子里。漏勺是区分大豆的最快工具。
5、大豆竞争
老师:孩子们,让我们举行一个分享大豆的比赛。男生女生用漏勺分黄豆和米饭,看哪一组小朋友能分的又快又好!
“分豌豆”教案5活动目标:
1.试着用各种工具把大豆和大米分开。
2.知道一个带孔的漏勺可以快速的把黄豆和大米分开,是一个快捷方便的工具。
3.能够利用记录表格记录自己的猜测和实验结果,对探索活动感兴趣。
4.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5、在活动中,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黑板,记录单,儿童贴纸,五个装着放大米和黄豆的浴缸,一个漏勺,勺子,筷子,夹子,小水桶,五个透明杯子。
活动流程:
1.用厨师阿姨遇到的问题来介绍活动,引起孩子们的探索。老师:厨师阿姨今天遇到了麻烦。她不小心把大豆和米饭混在一起了。谁来想一想,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大妈把黄豆和大米分开?(鼓励孩子大胆思考和表达)
2.幼儿根据工具猜测并记录。老师:今天老师也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些工具。看一看。它们是什么?请猜猜这些工具中哪一个能最快最方便的把大豆和大米分开?(鼓励孩子大胆猜测和讲述)
老师:(出示记录单)你觉得哪个工具最快最方便,那就在这个工具下面贴上你自己的小标记。(儿童记录自己的猜测)
3.小朋友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老师:哪个工具又快又方便?老师会让孩子们自己试一试。注意每一个工具的使用方法,找出一个到底最快最方便的,最后把你的小标记贴在记录表的小手线工具下面。
(孩子操作老师指导,注意提醒孩子尝试每一个工具,最后记录结果。重点观察和引导孩子使用漏勺,探索用法)
4,结合集体讨论的记录形式,发现漏勺可以更快的分离大豆和大米。老师:刚才,我们用各种工具分离大豆。试过之后,你觉得哪个工具最快最方便?为什么漏勺能快速轻松的把黄豆分开,看不到一粒米?谁能告诉我你如何使用漏勺?老师总结:原来漏勺上有很多洞。当我们用漏勺盛米饭和大豆时,米饭会从孔里漏出来,勺子里只剩下大豆。当米和大豆被装在漏勺里时,我们只要用手轻轻地左右摇晃,就可以让漏勺里的米漏得更多更快。所以漏勺是我们今天分大豆最有用的工具。
5.竞争:分黄豆。
老师:接下来,让我们来一场有趣的大豆分组比赛。男生女生用漏勺分剩下的黄豆和米饭,看谁吃的更快!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孩子的好奇心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的效果。整个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体验到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在中产阶级中开展这项活动是非常有意义和必要的。
“分豌豆”教案6活动目标:
1.试着用各种工具把大豆和大米分开。
2.知道一个带孔的漏勺可以快速的把黄豆和大米分开,是一个快捷方便的工具。
3.促进儿童创新思维和动作的协调发展。
4.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活动准备:
黑板,记录单,儿童贴纸,五个装着放大米和黄豆的浴缸,一个漏勺,勺子,筷子,夹子,小水桶,五个透明杯子。
活动流程:
1.用厨师阿姨遇到的问题来介绍活动,引起孩子们的探索。老师:厨师阿姨今天遇到了麻烦。她不小心把大豆和米饭混在一起了。谁来想一想,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大妈把黄豆和大米分开?(鼓励孩子大胆思考和表达)
2.幼儿根据工具猜测并记录。老师:今天老师也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些工具。看一看。它们是什么?请猜猜这些工具中哪一个能最快最方便的把大豆和大米分开?(鼓励孩子大胆猜测并说出)老师:(出示记录单)你觉得哪个工具最快最方便,就在下面贴上你的小标记。(儿童记录自己的猜测)
3.小朋友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老师:哪个工具又快又方便?老师会让孩子们自己试一试。注意每一个工具的使用方法,找出一个到底最快最方便的,最后把你的小标记贴在记录表的小手线工具下面。
(孩子操作老师指导,注意提醒孩子尝试每一个工具,最后记录结果。重点观察和引导孩子使用漏勺,探索用法)
4,结合集体讨论的记录形式,发现漏勺可以更快的分离大豆和大米。老师:刚才,我们用各种工具分离大豆。试过之后,你觉得哪个工具最快最方便?为什么漏勺能快速轻松的把黄豆分开,看不到一粒米?谁能告诉我你如何使用漏勺?老师总结:原来漏勺上有很多洞。当我们用漏勺盛米饭和大豆时,米饭会从孔里漏出来,勺子里只剩下大豆。当米和大豆被装在漏勺里时,我们只要用手轻轻地左右摇晃,就可以让漏勺里的米漏得更多更快。所以漏勺是我们今天分大豆最有用的工具。
5、比赛:大豆分割:接下来我们来一个有趣的大豆分割比赛,一组男生,一组女生,用漏勺把剩下的大豆和大米分开,看哪个分量快,多!
活动反映: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核心是“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幼儿的初步探究能力”。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幼儿的探究活动提供丰富的教育环境和充分的条件,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动手操作”获取知识的需求。
“分豌豆”教案7活动目标:
1.试着用各种工具把大豆和大米分开。
2.知道一个带孔的漏勺可以快速的把黄豆和大米分开,是一个快捷方便的工具。
3.能够利用记录表格记录自己的猜测和实验结果,对探索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黑板,记录单,儿童贴纸,五个装着放大米和黄豆的浴缸,一个漏勺,勺子,筷子,夹子,小水桶,五个透明杯子。
活动流程:
1.用厨师阿姨遇到的问题来介绍活动,引起孩子们的探索。老师:厨师阿姨今天遇到了麻烦。她不小心把大豆和米饭混在一起了。谁来想一想,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大妈把黄豆和大米分开?
2.幼儿根据工具猜测并记录。老师:今天老师也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些工具。看一看。它们是什么?请猜猜这些工具中哪一个能最快最方便的把大豆和大米分开?
老师:你觉得什么样的工具最快最方便?在这个工具下面贴上自己的小标记。(儿童记录自己的猜测)
3.小朋友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老师:哪个工具又快又方便?老师会让孩子们自己试一试。注意每一个工具的使用方法,找出一个到底最快最方便的,最后把你的小标记贴在记录表的小手线工具下面。
4,结合集体讨论的记录形式,发现漏勺可以更快的分离大豆和大米。老师:刚才,我们用各种工具分离大豆。试过之后,你觉得哪个工具最快最方便?为什么漏勺能快速轻松的把黄豆分开,看不到一粒米?谁能告诉我你如何使用漏勺?
老师总结:原来漏勺上有很多洞。当我们用漏勺盛米饭和大豆时,米饭会从孔中漏出来,勺子里只剩下大豆。当米和大豆被装在漏勺里时,我们只要用手轻轻地左右摇晃,就可以让漏勺里的米漏得更多更快。所以漏勺是我们今天分大豆最有用的工具。
5.竞争:分黄豆。
老师:接下来,让我们来一场有趣的大豆分组比赛。男生女生用漏勺分剩下的黄豆和米饭,看谁吃的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