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货币的基本阶段
银行电子货币
银行电子货币本来就是一种“伪虚拟货币”。它只有数字化、符号化等虚拟货币的形式,但不具备虚拟货币的本质,与个性化无关。比如它只是纸币的对应物;它可以由中央银行发行;可能和货币市场在同一个市场等等。但银行电子货币突破了货币的外延——即可以不由中央银行发行,而是由信息服务提供商发行,就像早期的几种电子货币一样。第二个突破是银行电子货币的流动性远远超过一般货币。因此,它意味着对货币价格水平定价权的挑战。比如隔夜拆借,同样的钱如果用电子货币周转几次,虽然从传统货币的角度看什么都没发生,但从虚拟货币流通速度的角度看,货币价格水平的条件实际上已经发生了变化。
信用信息货币
股票是最典型的信用信息货币,其本质是虚拟的,是一种具有个性化特征的虚拟货币。是当前虚拟经济最现实的基础。股票市场和衍生金融工具市场构成了一个庞大而统一的虚拟货币市场,它不仅以实体业务为基础,还以信托业务、保险业务等广泛的信息服务为支撑。所谓统一市场是特定的,是指这个市场作为一个整体可以在国民收入的总体水平上与货币市场进行交换。从历史上看,只有货币形成统一市场,即国民经济主体货币化,货币量和利率才能调节国民经济。虚拟经济也是如此。这个问题并非没有争议。虽然虚拟经济的规模是实体经济的数倍,但实体经济的很大一部分终究没有进入这个统一的市场。如果把游戏币和股票相比,它在这方面的进步还远远不够完善。只有经过娱乐产业化和工业娱乐两个阶段,才能达到统一市场的程度。
分析股票市场和衍生金融工具市场,它与一般货币市场最大的区别,就是它的流通速度不能由央行直接决定。比如,作为虚拟货币价格水平,股指不能像利率一样由央行直接决定,而是由人的所谓“信心”决定。央行和实体资本市场的基本面只能间接决定股市,不能直接决定。所以我认为股市是一个信息市场而不是货币市场。
与成熟的虚拟货币市场相比,股票市场的表现在其主要特征上是不完整的。股票市场将所有参考点(个体损益值)的噪音整合成统一的参考值,与标准值(基本面效用值和一般均衡值)合成,从而形成市场围绕效用值的不断波动。虽然不同于以中央银行为中心进行有序向心运动的货币市场,但与货币市场并无区别。从真实的虚拟货币市场来看,不可通约的个性化固定价值是这个市场的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央集权的股市并没有实现这个功能,股市作为所谓“赌场”的独立作用也没有发挥出来。第三
个性化信用证书
虚拟货币的根本功能是在人格的“现场”合成价值,而不是在脱离现实世界的均衡点上孤立地确定一个理性的价值。虚拟货币的意义在于建立了以最终消费者为中心的价值体系。虚拟货币完全实现后,只会倾向于一般等价功能的单一货币后台。游戏币是更高阶段虚拟货币的试验田,还很难做大。理想的虚拟货币是现实世界的价值象征。在一般的等价交换中,特定使用价值和特定使用价值的主要对应物——人的非同质需求和个性化需求,被完全过滤掉了。虚拟货币将改变这一切,通过虚拟的手段将人们的非同质需求和个性化需求从个体参考点锚定到基本面进行价值合成。所以,虚拟货币必然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具有商品交换的功能,另一方面具有物物交换的功能。前者克服了价值的相对性和主观性,后者实现了个性化的价值确认。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虚拟货币必须实现一个未知的巨大转变,这就是向对话系统的转变,成为一种交互货币。这里的讨价还价是关于货币的价格水平。回想一下,从文字到对话的转变,几十年就已经实现了,是虚拟货币转型的方向。游戏币的价值其实是不确定的。在参与游戏之前,人们最终从交换游戏币中可能获得的快乐是高于还是低于货币价值是不确定的。游戏是一个对话的过程。当然,游戏币的各种增值功能还没有结合个性化信息服务开发出来。如果这种增值业务充分发展起来,游戏币就不会因为提供服务的商家不同而通用,可能会成为相对于股票的优势。
完全个性化的虚拟货币可能是一种附加信息的货币卡,其价值有待确认。一方面,具有特定功能和残值的虚拟货币的信息可以像文本一样有重新解读的空间,另一方面,它具有卡拉ok再开发的潜力。它的信息值有一个开放的接口,可以添加。如果把它们像股票市场一样放到二级市场交易所,它们可能会随着自己的个性化信息在基本票面价值上下波动,它们会像股票本身一样有更多的吸引力。游戏币只有价值流通的功能,没有市场平台的功能,所以只是一种不完善的虚拟货币,原因是缺乏相应的产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