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玩Tik Tok,不看电视,不沉迷古书世界,你真的落伍了吗?

微信官方账号有一篇10W+的爆款文章《王桔鸿遍布朋友圈:如果你不了解她,你真的是被时代抛弃的菊花局外人》。有一群70后、80后、90后甚至95后的评论说不知道什么是菊花局外人,感叹一个苍老的灵魂活在他们年轻的身体里,真是不合时宜!

周末,我丈夫疯狂地唱了一些在Tik Tok特别流行的歌曲,比如《房东的猫》。最后,像你这样整天沉迷于那些古书的人,早就过时了。

早上听广播说朋友圈开始放中国地图黄色海报。一款名为“西瓜足迹”的小程序迅速刷爆朋友圈。但是,90后的老阿姨还不知道。依稀记得在哪里看过,但很快就跳过了。

还好我认识娜奥米,因为咪蒙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创造101》,被超级强大气场的Yamy抢了,一脸柔弱甜美的强东岳说,我不让,我们打吧。

就这样我被圈了,不顾眼神的强烈抗议,周六一晚上追了前三期~但也仅限于此,投票与我无关。

如果我不认识娜奥米,不玩Tik Tok,我真的落伍了吗?

当然不是!

不妨问问自己,不认识娜奥米,也不听“房东的猫”,有没有影响到你的生活?

不要!缺席又怎样?

画完Tik Tok,标上“西瓜脚印”,晒朋友圈。你得到什么或学到什么了吗?

你可能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90后的奶奶们觉得Tik Tok以外的世界更精彩的原因之一。

于在山里关了门,写了两年书。出来后,他问朋友,这两年世界上发生了什么?我的朋友在五分钟内完成了几件重要的事情。

你看,世界上两年发生的事,五分钟就能说完。缺席又怎样?

你看,别人的两年可以是一本书,你的只能是一段留不住的话。

只要在自己喜欢和擅长的领域继续学习,就不能算落后。甚至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与流行的快餐文化擦肩而过。但你遇到了更好的自己。

同一个世界,不同的人生往往是:

你在Tik Tok,他在健身。一个月后,你有了一个新的帅气的弟弟妹妹,他的马甲线也逐渐成型。

你在追剧,他在开卷,你执着于剧情发展缓慢,他也苦于文章的论证。不同的是,这是他自己的故事。

你在朋友圈晒西瓜的脚印,赢得一票赞。他日复一日地努力读一些文章。在社会关系上,你们看似成功了,但仔细看,你们只是一群喜欢的朋友,但他的逻辑更清晰。

这样,他以更好的身材示人,以更智慧的大脑工作。谁落伍了?

但是愿意静下心来做事的人太少了,有时候会显得和主流格格不入。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不掉队呢?

读书是为了培养终身学习的思维习惯。

有人可能会说,我读了很多书,但是大部分都忘了。你认为这样的阅读有什么意义?"

小时候吃了很多东西,现在都不记得吃了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到了我的骨子里和肉里。其实你读过的书早就融进你的血液里了。只要碰到一个点,它们就会爆发出来。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我们已经领先了,所以我们开始慢慢地走。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落后的人一个小跑就追上来超车。如果我们不愿意落后,我们只能加快速度。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偶然看到一篇文章《不要把公司的福利误认为是自己的能力》。特别适合现在的自己,今年公司的效益比往年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同时各种工作流程也在逐渐程序化、系统化。目前手头的工作有近30% ~ 50%可以在一年后交给系统。如果不读书,两年后你会去哪里?

最好的输入是输出。

读完一本书,学会一种新的技能后,你要整理你的读书笔记,用文字、语言或任何你认为合适的方式分享你的感受,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想象如何组织语言,让没读过的人通过你的文章/话语掌握这种技能。

之后,你会对这个一知半解的领域有更深入的了解。

如果你已经意识到自己落后了,那就四处看看,看看有没有榜样和突破。如果没有,往往意味着你要换个圈子了。

跳出自己的舒适区,在陌生的圈子里感受新知识,树立标杆,努力靠近。也许刚开始并不那么顺利,但往往舒服的让人落后,不舒服的让人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