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脸谱简介
“脸书”指的是中国传统戏剧中演员脸上的彩色化妆。这种脸谱主要用于干净(画脸)和难看(小丑)。它在形式、色彩和类型上都有一定的格式。一个专业的观众可以分辨出这个角色是英雄还是坏人,聪明还是愚蠢,喜欢还是讨厌脸书。京剧迷人的脸谱在中国戏剧众多的脸谱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京剧脸谱以其象征性和夸张性而闻名。它用夸张扭曲的图形来表现角色的性格特征。眼睛、额头和脸颊通常被画成蝙蝠、蝴蝶或燕子的翅膀,加上夸张的嘴巴和鼻子,以创造所需的面部效果。
脸书的分类:
面部化妆根据上色方法可以分为四种基本类型:擦、勾、抹、破。
1,搓脸:端庄有力,整体色彩为主,强调五官的质感来达到。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面部化妆形式。
2、钩面:色彩鲜艳,图案丰富,复杂美观,色彩斑斓,有的还镀金镀银,华丽无比。
3、擦脸:浅色多,以为在脸上画粉,不以本来面目示人,突出奸诈坏人的本性。
4、破相:脸型不对称,左右不一,形容脸型难看或意大利比的反面角色。
根据脸书的格局安排,脸书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全脸:最原始的面部化妆形式,用双眉把脸分成额头和脸两部分。
2、三瓦脸:在全脸的基础上,用口鼻把脸分成左右两个面膜。
3、花三瓦面:艺术三瓦面的边界边缘,加上脸书的各种图案。
4.破面:三瓦面的变体,其边界边缘极其绚丽,破坏了原有的轮廓。
中国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有200年的历史。京剧的名称最早出现在清朝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上。在历史上,它曾被称为皮黄、黄儿、黄强、京剧、评剧、国剧等。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四个安徽徽班进京,在京与昆曲、汉剧、弋阳结缘。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国之最。京剧是一门综合表演艺术,即唱(唱)、念(念)、做(演)、打(武)、舞(舞)融为一体,通过程序化的表演手段讲述故事、刻画人物,表达“喜、怒、哀、乐、惊、惧、悲”的思想感情。角色可分为四类:生(男)、旦(女)、纯(男)、丑(男女皆有)。人物分为忠奸,美丑,善恶。每一个形象都生动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