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第3课《草虫的村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上第3课《草虫的村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课文简说
本文是台湾作家郭枫笔下的一篇美文。作者以独特的描述和丰富的想象带领我们走进了童话般的草虫世界,看到了草虫们的?和谐生活音乐演奏?和?勤勉劳作?,感受到了草虫的美丽和智慧。
设计理念
根据?全息论?,文本是一个?全息?系统。题眼文眼段眼句眼、插图等?全息元?都包含着文本的全部信息,是文本的缩影。我们从主要?全息元?切入,通过解读各?全息元?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引领学生快速获取文本的主要信息。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缩影。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以阅读课堂为平台,对阅读教学和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以及生活语文资源进行整体建构,和谐互动,可以使阅读课堂变得更加开放、大气、丰盈、灵动和高效。
教路、学路和文路包含了相同或相似的信息。做到了?三路?全息统一,学生才能科学地循路阅读,最终自主获取来自文本内容及形式方面的信息,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素养。所以,实施全息阅读教学,引领学生神游草虫世界,可以说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11个生字,及?静谧、追随、小巷?等词语。
2、通过全息阅读,神游草虫世界,感受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灵的情怀。
3、通过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如何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独特的感受。
4、通过入情入境朗读、口语交际、练笔等形式不断丰富语言、生活和情感积累。
重点难点
通过全息阅读,引领学生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灵的爱恋之情,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并如何运用丰富的想象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草虫的村落》PPT课件;
学生:亲近自然,细心观察、欣赏小虫的世界,并把感兴趣的内容记录下来。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内容安排:语言描述,牵情入课;解读题目,激起期待;读通课文,自学字词;默读浏览,理清脉络;自选朗读,积累感情;美文美读,引发***鸣;赏读赛读,移情草虫;最后抓住?又躺静谧?,走进特殊心境。(略)
第二课时
板块一前后文眼全息对应解读,快速提取文本主要信息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草虫的村落》,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看看文中哪一句话概括了课文介绍的事情。
(预设:第2自然段)
2、课件分步出示第2和第10、11自然段。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教师点拨:
(1)你能不能用上相关语句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呢?
(2)读一读这几段话,你会产生什么疑问呢?
(预设:我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在草虫的村落里,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我为什么那么得意?)
4、小结过渡:老师也是这么想,草丛里一定有什么奇异之处吸引着我们。现在,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开始奇异的游历吧。
设计意图:根据?全息论?,文本是一个?全息?系统。文眼是它的主要?全息元?,浓缩了其主要的信息。从寻找文眼切入教学,可以引领学生快速获取文本的主要信息。在这个教学板块,针对文本实际,可以首先巧妙设疑,直寻文眼;然后分步出示含有文眼的第2和第10、11自然段,在有感情的朗读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快速梳理出文本浓缩的主要信息(主要内容);最后顺势引领质疑,牵情进入下一环节的解读。
板块二词句对应读说全息解读,醉心享受草虫村落风景
策略一段眼句眼对应读说整合,引领感受草虫侠骨柔情
导引:在作者的想象中,细密的草茎组成了茂盛的森林;一只在草丛中孤零零爬行的小虫,成了游侠。多么有意思呀!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第3、4自然段,你会发现这位游侠正在做一件什么事情呢?能不能用标题概括出来?
(预设小标题:游侠归来或甲虫回家)
1、追随迷路森林的黑色甲虫,感受草虫独特的傲然英勇
(1)出示段眼:那只英勇的黑甲虫,走进了村子。我看见在许多同类虫子中间,一只娇小的从洞里跑出来迎接远归者。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去。
(2)学生入情入境地品读。
(3)教师引导:读着读着,哪个词映入了你的眼帘,点明了这只黑甲虫的性格特征?
(预设:英勇)
(4)请学生联系上文,划出描写这位游侠英勇的句子。
(5)学生朗读体会草虫的侠骨。
2、走进森林边缘的草虫村落,感受草虫独特的脉脉深情
(1)创设情境:真是一个傲然前进、英勇无畏的游侠!它终于走进了村子。娇小的妻子看见了,跑出来迎接远归者。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有着说不完的知心话。请大家一边观看课本第8页的图画,一边想一想它们会说些什么呢?
(2)同桌入情入境,想象角色对话,体验草虫夫妻的脉脉深情。
(3)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解读游侠外出归来这个场景,可以首先运用段眼、句眼全息对应的方法概括出第3、4自然段的小标题(即该片段的主要内容)。然后抓住段眼、句眼,引领学生反复入情入境品读,通过联系上文和想象角色对话,体验游侠的铁骨柔情。其间,借助?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这个句眼,适时实施?读说全息?教学,通过模拟草虫夫妻含情脉脉的对白,使学生触摸到草虫内心深处丰富的情感琴弦;同时,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策略二教法学法全息迁移解读,自主感悟草虫美丽生命
学法迁移:刚才我们先自由朗读课文片段,用小标题?游侠归来?概括出?我?在草虫村落看到的风景;然后通过抓住重点词句、入情入境品读、想象角色体验,在?物我一体?中感受到了草虫的侠骨柔情。现在我们运用这种读书方法,继续走进迷人的草虫世界,默读课文第5?9自然段,我们会又看到哪些醉人的风景呢?通过想象,又会有哪些独特的感受呢?
整理反馈:
1、叹羡溢满奇趣的和谐生活,品味草虫丰富的情感世界
(1)引导概括小标题:和谐生活或和睦相处。
(2)出示段眼: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庞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看啊!蜥蜴好像忘记了旅途的劳倦,它几个小黑甲虫,到处参观远房亲戚的住宅。
(3)抓住?好奇的目光友好地交流攀谈得很投机背着?等句眼,入情入境品读,体会小甲虫的`和谐生活。
(4)创设情境: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庞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小黑甲虫们和蜥蜴会谈些什么呢?
(5)学生通过想象,模拟角色谈话,体验草虫村落的祥和生活。
2、叹慕音韵奇幻的音乐演奏,体味草虫超凡的艺术追求
(1)引导概括小标题:音乐演奏或艺术追求。
(2)出示段眼: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3)抓住?灵泉一般优于人间?等句眼及?!?,入情入境品读,体会作者对大自然小生灵的赞美之情。
3、叹赏神奇有序的劳动图画,品悟草虫高度的家庭责任
(1)引导概括小标题:劳动生活或勤勉奔忙。
(2)出示段眼:我的目光顺着僻静的小路探索,我看到?村民们?的劳动生活了。它们一队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来,一定是很远很远的地方吧?现在它们归来了,每一个都用前肢推着大过身体两三倍的食物,行色匆匆地赶着路。是什么力量使它们这么勤勉地奔忙呢?
(3)抓住?很远很远大过身体两三倍行色匆匆?等句眼,入情入境品读,体会甲虫们的勤勉工作和家庭的责任感。
4、叹服奇妙绝伦的社会分工,体悟草虫卓然的生命智慧
(1)引导概括小标题:细致分工或无穷智慧
(2)出示段眼:我看见测气候者忙于观察气象,工程师忙于建筑设计各种不同的工作,都有专门的虫子担任。
我还看见了许多许多
(3)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根据两处,启发学生思考:?我?还看见了
(预设:学校里,教师教小村民们寻找食物;医院里,医生给生病的村民看病;小区里,清洁工在清理垃圾)
设计意图:教路、学路和文路全息统一,学生才能科学地循路阅读,自主提取出来自文本内容及形式方面的信息,使阅读课堂教学更具有实效性。这一教学环节,依据文本内容实际,在学习?游侠归来?片段之后,适时实施教法学法全息迁移解读,即?抓住重点词句?概括出在草虫村落里看到的每一个场景的小标题,然后?入情入境品读?,引领学生把自己当作草虫村落的一员?想象角色体验?。通过逐一梳理草虫世界的独特风景,感受草虫勇敢、勤劳和智慧的美丽生命,进而触摸到作者在与小生命交流中所体现出来的那颗晶莹剔透的童心。
板块三生活课堂对应读写全息整合,分享体验草虫生命灵气
1、过渡:刚才,我们追随着作者的目光,神游了草虫世界,那溢满情趣的醉人风景令人流连忘返。课前,同学们也亲近自然,用心灵观察、倾听、感受小虫们的奇趣生活。现在,请大家也来说一说我们自己眼中的草虫世界吧。
2、学生交流,讲述课前综合性学习的收获。
3、导引:这篇课文,作者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从不同方面描绘了草虫村落的无穷魅力,真是妙趣横生!现在,请大家拿起笔,发挥丰富的想象,也把自己的观察体验和独特的感受选择一个方面练练笔,好吗?
4、学生童心表童趣。
5、反馈交流。
6、作业:
(1)抄写表现作者丰富想象和独特感受的语句;
(2)继续阅读描写融情大自然的文章。(如《豆花庄的小家伙们》等)
设计意图:依据全息论,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缩影。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以阅读课堂为平台,对阅读教学和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以及生活语文资源进行整体建构,使各语文子系统和谐互动,可以使阅读课堂变得更加开放、大气、丰盈、灵动和高效。这个教学环节,在学生跟随作者神游了草虫的村落以后,适时融入了综合性学习活动,即把课前亲近自然,用心灵观察、倾听、感受小虫们的奇趣生活,在堂上与同学交流分享。然后进行?读写全息?教学,模仿课文的写作方法,用手中的笔童心表童趣。实施这样的教学,可谓一举多得。
板书设计
3草虫的村落(拟人)
看到 感受到
游侠归来 侠骨柔情
和谐生活 抓住重点词句 情感丰富
音乐演奏 入情入境品读 艺术追求
劳动生活 想象角色体验 家庭责任
细致分工 生命智慧
人教版六上第3课《草虫的村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 朗读课文,品味语言。
2、 理解内容,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灵的情怀。
3、 体会作者怎样用心地观察大自然,怎样通过丰富的想象来来表达独特的感受。
教学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