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瑞士K31步枪
关于瑞士K31步枪
照例先解释名字,K31全称Karabiner 1931(1931型卡宾枪)。这个K和Kar98K的那个Kar一个意思,毕竟瑞士也是个德语为主的国家。而且K31的1100mm长度和98K也基本一致,在当时对标那些1250mm左右的长步枪而言却是属于卡宾枪一类。
很多人都知道K31最大的特点是直拉式枪栓,这也算是瑞士祖传特色,毕竟人家从第一杆无烟火药步枪,也就是1889年的施密特·鲁宾步枪开始就一支走直拉这条路。
而K31也可以算是鲁宾系的徒子徒孙,从结构上而言最大的改变是将鲁宾那票后置闭锁突笋移到了机头上(类似毛瑟机头闭锁突笋),这样最大的好处是缩短了整个枪机和机匣的长度
另外,瑞士7.5x55mm GP11步枪弹的膛压非常大,老式的鲁宾后置闭锁突笋有点吃不消,因此用前端闭锁可以让枪机的膛压承受能力大大增加,不过它的缺点是拉栓的行程比以前长了一点...
咱们也别把直拉栓想的太神奇,它其实就是拉机柄上有一根定型凸榫,枪机上有一条定型斜槽。然后拉机柄往后拉的时候带动枪机旋转开锁,说白了他还是个转栓闭锁。只是旋转这个动作让斜槽和凸榫完成了,现代那些转栓闭锁的自动步枪也是这个原理。
直拉栓的速度虽然看起来比较快,但它的行程也比较长。只能说K31相比98K和莫辛纳甘有射速优势,但依旧比不上李恩菲尔德。
然后咱们得谈谈K31鬼畜的精度了...确实,二战步枪里头,K31说老二真的没人敢说第一。
首先瑞士就是个小国,而且他们也知道自己这种小国想要在大国的夹缝中求生就得实行全员兵役制。而且瑞士多山,山地国家不适合重武器或者机械化打法,而且轻武器的交战距离也较远,因此他们特别强调单兵作战时的射击精度。加之瑞士本身的精密制造工业就强,这无疑给了K31一个很好的精度BUFF。
在1931年的手册中,K31的理论精度是300米R50为4cm(丢个图方便理解R50)
为了做个参照对比,88狙的300米R50散布是10.5cm...
下边这个图是老外在1000码距离上(910米)用K31+原装GP11弹打半人靶的成绩,总***三个弹匣,18发子弹。这可是910米啊!不带瞄具啊!这还只是制式步枪啊!太可怕这个精度,98K面对K31就滚边玩去
另外,虽然K31这种直拉枪机没有预开锁。但得益于绝佳的公差控制和加工,拉栓非常的顺畅,有如一种热刀切黄油的快感。相比同样是直拉枪机的曼丽夏和罗斯步枪他们简直就是弱爆了。
但...就如我标题所说的,这么一把精致的武器适合戳靶子、打猎玩儿,但不一定适合二战这种全面战争。正如它的两个直拉前辈——曼利夏1895和罗斯步枪,尤其是加拿大罗斯步枪也非常精准,但在一战堑壕的泥潭里频繁的出幺蛾子,主要问题就在于泥水、沙尘之类的东西一旦进入枪机、尤其是直拉枪机的定型槽本来就增加了额外的开栓阻力,进入泥污之后很容易导致拉不开栓,何况直拉还没有预开锁。想想弹膛里如果也脏了,导致弹壳贴膛之后拉栓就更感人了...
也正因为直拉栓的可靠性问题,在一战之后几乎没人会把它当做制式武器装备...除了瑞士。
另一方面,这种制造工艺也就瑞士能玩,而且得是非战争情况下能玩。真要全面战争打起来,战时工业一起动,绝大多数地方小厂压根就不能产这种尖端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