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城市5位好市长的城建游戏体验
好市长城建博弈的经验
游戏设计很开放,个人喜好决定城市发展。因为我玩的是D版,而且还没发展到超级大城市,有些功能还不清楚,所以我的体验适合普通城市,什么都想那么点。
模拟城市3要素,密度,规划,人口。
其实就是平民,中产,有钱人。比例一般是100: 20: 1。城市发展也需要均衡的人口。一开始就建造一座完整的高富帅城是不可行的。要保持人口平衡,就要规划人口分布。规划居住区,建立三个独立的区域,通过地价控制人口分布,然后发展人口。要增加人口,最好是增加密度,而不是简单的增加占地面积。对于居住区的密度,我选择平民区高密度,中产阶级中密度,富人区低密度。居民区分开有个好处,可以结合交通管制,因为平民喜欢乘坐公共交通。可以大大减轻交通压力,方便公路网的规划。
我们现在要讲的密度,如果不能提高,会占用大量土地,城市却发展不起来。密度的增加主要靠幸福,幸福有很多因素,比如教育等城市功能体系。商圈影响大,平民一般喜欢去附近的商圈,所以低档次(低地价)的商圈一定要靠近平民区。而平民购物需要岗位,而平民岗位主要是工厂提供的。因此,工厂的数量必须根据供求关系来保证和平衡。
平民数量的增加可以促进工商业的发展,自然提高了对中产阶级和富人数量的要求。只要根据需要稍微增加另外两个地区的住房数量,城市自然会发展起来。
为了增加平民的数量,工业发展非常重要。业务量、矿厂、贸易、教育、中高产就业都可以增加工厂的喜悦值,也就是产业密度。随着产业密度的增加,自然就业增加。电子行业应该会有一些小的差异,但都与人口需求的发展和促进城市扩张有关。
最终规划。其实很简单。我之前提到过一些事情。先确定工业区,一般选择下风向。还有发电厂、贸易站、污水厂、垃圾厂等高污染建筑,不能太小。然后确定市政府所在地,一般是中产、富人区,也可以包括地价中高的商业区。一般平民区在工厂附近,但要注意没有污染影响,地方要有空间。
公路规划,城市入口道路一般用于物流、交通、贸易,要直通工业区,兼顾平民通勤路线。此外,还规划了几个商业区(中高层,作为中产阶级和富人的消费区)和连接市中心的中高层住宅区。平民的商业区和平民区在一起。
选择公园的技巧,公园的分类,从左到右依次增加地价的影响,最左边没有影响,最右边最高。每种类型中的项目,从左到右,扩大影响范围。每个公园,不管它的类型和大小,都会增加幸福感。多个公园有重叠效应。比如有多个园区,各自的影响区域重叠,那么重叠区域的地价就可以提了,所以在控制地价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把园区错位。贫民区只有烧烤大厅和绿草地,中产阶级有各种体育设施和花园,富人区可以吃遍公园,却离不开广场。
至于高学历城市的发展,我还没发展起来,也没有管理理念,就不提了。估计中产阶级的比例会增加很多,城市布局初期要考虑变化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