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很少

1.你生活中有哪些数学知识?请列出来,用更多的单词。

我们的生活周围有很多数学问题,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数学游戏,比如小孩子打扑克时快速算出24,数学填箱游戏,甚至赵本山的小品里也有很多这样的数学游戏,比如“树上七只猴子,地上一只猴子,一* * *几只猴子。”诸如此类。这些游戏构成了我们生活中丰富多彩的画面。我们每天早上都聚在一起。首先,我们对一天的事情做一个相对简单的计划,一天要做什么,什么时候完成,这一天的预算支出和收入是多少;有了初步的计划后,开始实施当天的工作;一天的工作伴随着各种计算,预算就是数学。一天的工作结束后,接下来就是一天的总结。通过一次数学运算进行汇总,运算的结果是比较直观的数字。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购物、估算、计算时间、确定位置、买卖股票都与数学有关。可以说,数学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数学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人们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会不同程度地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数学思维方法。特别是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发展,这种需求与日俱增。无论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天气预报、储蓄、市场调研和预测,还是基因图谱分析、工程设计、信息编码、质量监控等。,它离不开数学的支持。数学和语言一样是工具,具有国际普遍性。可以说自然界中有无数的数学,比如蜜蜂搭建的蜂巢,它的表面由奇妙的数学图形组成——正六边形,消耗的材料和时间最少;城市的下水道井盖都是圆的。你知道为什么吗?在人行道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图案,用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或者正六边形的地砖铺成,这样这种形状的地砖就可以铺成平整无气孔的地面。这里面有拯救的数学真理吗?再比如,100户需要安装电话,其实不需要100条电话线。只要让他们忙上一段时间,就能大大节省安装费用,这就体现了数理统计的作用。所以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生活的缩影。年底了,商人们说我的年要到了。农民们也在谈论他们今年赚了多少粮食;工人们也在议论这一年的收支是否对等,有多少积蓄;战士们说说自己这一年的训练成绩如何,提高了多少成绩;学生的学习成绩是衡量一个老师过去一年努力的标准;单位也在做这样的总结。一年的结束是这样,下一年的开始也需要预算;人们每天、每月、每季度、每阶段都在做着同样的事情;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一个组织,一个国家等。,都是用数学的方法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空间、人、事等对它们做一定的运算。,然后得到一个直观的数值指标作为目标、结论、预算、程度等。总之,生活中的数学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数学严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2.生活中有哪些数学常识?

这是一个有趣的数学常识,用在数学报上也很好。

人们称12345679为“漏8号”。这个“缺8的数”有很多令人惊讶的特点,比如乘以9的倍数,乘积其实是由同一个数组成的。人们称此为“制服”。例如:

12345679*9=111111111

12345679*18=222222222

12345679*27=333333333

……

12345679*81=999999999

这些都是65438+9的0倍到9的9倍。

以及99,108,117到171。最后,答案是:

12345679*99=1222222221

12345679*108=1333333332

12345679*117=1444444443

… …

12345679*171=2111111109

也是“制服”

3.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学数学是要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的。数学是人们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事实上,数学问题产生于9种生活。

比如上街买东西自然会用加减法,盖房子总要画图。像这样的问题数不胜数,而这些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总结为数学知识,解决了更多的实际问题。

曾经看到一个报道,一个教授问一群外国留学生,“12和1之间,分针和时针会重合多少次?”那些学生都把手表从手腕上摘下来,开始设置指针;当教授给中国学生讲同样的问题时,学生们会运用数学公式进行计算。评论说,可见中国学生的数学知识是从书本转移到大脑的,所以不能灵活运用。他们很少想到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

从此,我开始有意识地将数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有一次,我妈烤蛋糕,锅里可以放两个蛋糕。

我想,这不是数学题吗?烤一个蛋糕要两分钟,前面一分钟,后面一分钟,最多两个蛋糕同时放在锅里。烤三个蛋糕最多需要几分钟?我想了想,得出的结论是:需要3分钟:首先,把第一块和第二块蛋糕同时放入锅中,1分钟后,取出第二块蛋糕,放第三块蛋糕,把第一块蛋糕翻过来;再烤1分钟,这样第一块蛋糕就做好了。拿出来。然后把第二块蛋糕的反面放上去,同时把第三块蛋糕翻过来,这样3分钟就全做好了。

我把这个想法跟我妈说了,她说,其实不会那么巧的。肯定有误差,但是算法是对的。看来我们必须学以致用,才能让数学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数学应该在生活中学习。有人说现在书上的知识和现实联系不大。

这说明他们的知识转移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正是因为学习不能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很好的理解和应用,所以很多人不重视数学。

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生活中运用数学。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如果他们学得深入透彻,自然会发现数学其实很有用。生活中的数学林飞的生活是数学的发源地和根,所以数学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的踪迹。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不可缺少的工具。”既然数学来源于生活,那么我们的数学教学就不应该仅仅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应该遵循来源于生活,生活于生活的理念,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作用。

长期以来,为什么有些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甚至对数学学习有一种恐惧感?主要原因是数学离学生生活太远,所以学生觉得数学枯燥抽象,难学。目前的新教材克服了这一弊端。

它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主题丰富,形式多样,引导学生探索一些数学问题。这些都符合小学生好奇心强、好思考、求新的心理特点。

按照新教材的要求,我尽量让数学贴近孩子的生活,注意满足孩子身心发展的需要。结合自己的实践,谈几点认识。

1,物质来源于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教学时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比如在理解克和公斤的教学中,一开始就从学生中选取素材,制作成视频片段,用于课堂导入。这三个视频分别是学生称重,农民卖菜,水果摊买水果。通过回顾熟悉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感受到素质与我们生活的紧密联系,消除对这些知识的距离感。

除此之外,整堂课,从教具到学习工具,都是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用品中取的。当学生看到自己喜欢吃的某种食物或者非常熟悉的生活必需品出现在课堂上,那种亲切感会让他们的情绪空前高涨,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欲望。在实践环节,我有意识地安排了一个课后实践题目“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要求学生利用周末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菜场或超市了解一些物品的重量并记录下来,把我们的数学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联系起来,让学生再一次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并巩固重量的概念。

2.重视生活经验生活经验是儿童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尊重和承认“生活经验是儿童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如果不能正确分析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可能很难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的“起点”,教学很可能回到“灌输”的老路。实施一种“基于儿童生活经验的数学教学”也是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

4.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在生活中。比如上街买东西自然会用加减法,盖房子总要画图。像这样的问题数不胜数,而这些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总结为数学知识,解决了更多的实际问题。

曾经看到一个报道,一个教授问一群外国留学生,“12和1之间,分针和时针会重合多少次?”那些学生都把手表从手腕上摘下来,开始设置指针;当教授给中国学生讲同样的问题时,学生们会运用数学公式进行计算。评论说,可见中国学生的数学知识是从书本转移到大脑的,所以不能灵活运用。他们很少想到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

从此,我开始有意识地将数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有一次,我妈烤蛋糕,锅里可以放两个蛋糕。我想,这不是数学题吗?烤一个蛋糕要两分钟,前面一分钟,后面一分钟,最多两个蛋糕同时放在锅里。烤三个蛋糕最多需要几分钟?我想了想,得出的结论是:需要3分钟:首先,把第一块和第二块蛋糕同时放入锅中,1分钟后,取出第二块蛋糕,放第三块蛋糕,把第一块蛋糕翻过来;再烤1分钟,这样第一块蛋糕就做好了。拿出来。然后把第二块蛋糕的反面放上去,同时把第三块蛋糕翻过来,这样3分钟就全做好了。

我把这个想法跟我妈说了,她说,其实不会那么巧的。肯定有误差,但是算法是对的。看来我们必须学以致用,才能让数学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数学应该在生活中学习。有人说现在书上的知识和现实联系不大。这说明他们的知识转移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正是因为学习不能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很好的理解和应用,所以很多人不重视数学。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生活中运用数学。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如果他们学得深入透彻,自然会发现数学其实很有用。

5.生活中的数学小故事100字,3篇要快要急。

一个星期天的早上,我和父母在家看电视,电视上有一场篮球赛。

看了一会儿,爸爸突然对我说:“奇奇,我考你一道数学题,看你会不会?”我张嘴说:“好的,没问题。”爸爸想了一下说:“假设红队一分钟投8个球,蓝队一分钟投6个球。他们一起投8分钟后,蓝队每分钟提高命中率10球,红队因为体力不支每分钟只投6球。多少分钟后,红队和蓝队掷出相同的数字?”我想了一会儿,但他花了很长时间才想明白。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我实在想不出来了,只好羞涩的说:“没有草稿本我做不到。”我知道,即使我有草稿,我也不一定能做到。

这时我妈对我说:“原来红队一分钟比蓝队多投两个,一个* * *投八分钟,就是8*2=16(一);后来蓝队反超,每分钟比红队多投4个球。扔16个球需要多少分钟?16÷4=4(分钟),需要4分钟才能赶上。”我说:“这么简单!我怎么没想到呢?”爸爸笑着说:“简单吗?这说明你的思维有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发现事物,找出它们的规律,那么你会觉得生活中的数学比课堂上的有趣得多。通过这件事,我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确实无处不在,在生活和学习中无处不在。

从此,我更加喜欢数学了!评论(2)3148其他回答(2)热心的朋友动物数学气象学家洛伦茨发表了一篇论文,题目是“蝴蝶扇动翅膀会在分类群中引起龙卷风吗?”本文讨论了如果一个系统的初始条件稍差,其结果将是很不稳定的。他把这种现象称为“蝴蝶效应”。就像我们两次掷骰子,无论我们怎么刻意去掷,两次掷出的物理现象和点数都不一定相同。

洛伦茨为什么要写这篇论文?这个故事发生在1961年的一个冬天,他像往常一样在办公室操作气象电脑。通常他只需要输入温度、湿度、气压等气象数据,计算机就会根据内置的三个微分方程计算出下一时刻可能的气象数据,从而模拟出气象变化图。

这一天,洛伦茨想进一步了解某项记录的后续变化。他把某一时刻的气象数据重新输入电脑,让电脑计算出更多的后续结果。当时计算机处理数据的速度还不够快,让他在结果出来之前,有时间喝杯咖啡,和朋友聊一会儿天。

一个小时后,结果出来了,他却傻眼了。与原始信息相比,最初的数据是相似的,越往后的数据差别越大,就像两条不同的信息。

问题不在于电脑,而在于他输入的数据是0.0005438+027,这些细微的差别就造成了天壤之别。所以不可能长时间准确预测天气。

参考资料:

曹的葫芦(下册)——袁哲科学教育基金会2。动物中的数学“天才”蜂巢是一个严格的六边形柱体,一端是扁平的六边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边形菱形底部,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构成底盘的菱形钝角为109度28分,所有锐角为70度32分,既牢固又省料。

蜂窝壁厚0.073 mm,误差很小。丹顶鹤总是成群活动,形成“人”字形。

人字形的角度是110度。更精确的计算还表明,人字形的一半角度——即每边与吊车群方向的夹角是54度44分8秒!而钻石水晶的角度正好是54度44分8秒!是巧合还是大自然的某种“默契”?蜘蛛结的“八卦”形网是一种复杂而美丽的八角形几何图案,人们即使用尺子的圆规也很难画出类似蜘蛛网的对称图案。

冬天,猫睡觉的时候总是把身体抱成一团,这中间也有数学,因为球的形状使身体的表面积最小,因此散发的热量最少。数学的真正“天才”是珊瑚。

珊瑚在身体上写下“日历”,每年在体壁上“画”出365条条纹,显然是一天一条。奇怪的是,古生物学家发现,3.5亿年前的珊瑚每年“画”出400幅水彩画。

天文学家告诉我们,那时地球一天只有21.9小时,不是一年365天,而是400天。(生命时报)评论(1)62白云八级2009-08-04 1。问:一次在锅里煎两个饼需要1分钟,所以一个饼从出锅到* * *,需要两分钟,按这个速度,会煎三个饼。甲:三分钟。

第一分钟,先煎两个饼;第二分钟,把一个蛋糕翻过来,取出另一个蛋糕,放入新的蛋糕;第三分钟,拿出一个两面都煎好的饼,把另一个饼翻过来,再把刚刚煎好一面的饼放进去。2.问:某地海水1000斤含盐3斤。1斤的海水是多少斤?10公斤海水呢?答案:3÷1000=0.003 kg 3。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一种交通工具——自行车,自行车的轮子是圆形的。你知道为什么吗?能不能用相关知识简单说说为什么车轴要放在车轮的中心?答:为了骑行时保持轴心到地面的距离稳定,车轮是以轴心为圆心的圆,所以自行车的车轮都是圆的,车轴要放在车轮的中心。

评论(1)43个关于生活中数学的小故事9 2012-06-29关于生活中数学的有趣故事4 2013-06-15数学故事全集10 2012-06-65448。38+04-07-06求10数学小故事,6 2013-08-10更多关于生活中数学的事,关于生活中数学的事,关于生活中数学的相关知识>;& gt寻找生活中的数学常识和生活中的数学故事。

6.生活中的数学小知识:猫为什么要睡觉?

生活中的数学小贴士:为什么猫睡觉时会蜷成一团?冬天开始出现“猫饼”和“狗饺子”。

即使房间很暖和,它们还是喜欢结成球。每次看到毛球围成一圈睡觉的样子,我真想问问他们,这种头贴着* * *的奇妙姿势是否舒服!其实这种睡姿是不舒服的,但是毛球为什么还是这样?今天就和极客数学帮一起来看看生活中的数学科普吧。

睡觉的时候,我们可以做一个实验:先蜷起来,再伸开。相信你马上就能得出结论,第一种姿势更暖。猫咪睡觉时蜷成一团也是一样,因为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接触冷空气的面积,散发的热量最少,当然也更暖和。

如果猫也是数学家,它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体积相同时,球体的表面积最小。当然,猫不懂什么数学原理。它只是在漫长的时间里进化出了最适合环境的行为,这是大自然的智慧。

大自然并不偏心,这种奇妙的智慧也赋予了许多动植物。例如,一只蜘蛛在它的丝网上写下许多秘密。

蜘蛛网是对称的、复杂的、美丽的,即使木匠用圆规和尺子,但当科学家用数学方程和坐标系研究蜘蛛网时,他们震惊了:平行线、全等对应角、对数螺线、悬链线、超越线等复杂的数学概念,居然被运用到了这张小小的蜘蛛网上——不!与其说蜘蛛应用了数学原理,不如说人们从蜘蛛网的精致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智慧!珊瑚比蜘蛛小,它们的身体是自然的历史书。他们每天在体壁上写下一个年轮图案,一年365,闰年366,极其准确。生物学家通过研究发现,E68A 8432313133532363134313633313333363303739在3.5亿年前,它们的身体上有4000个珊瑚。

如果不是这些珊瑚,人类怎么可能重现几亿年前地球的样子?众所周知的黄金分割0.618并不是蒙娜丽莎和维纳斯的专属——确切地说,是向自然学习的艺术家创造出了美丽的作品。如果你仔细观察一片枫叶,你会发现它的叶脉长度与叶宽之比大约是0.618。

蝴蝶的体长与翅宽之比,鹦鹉螺壳上相邻螺旋的直径比也接近0.618。即使是我们最喜欢的图案——五角星,它的美感也来源于数学。

我们可以找一张正五角星的图片,用尺子量一量,算一算。你会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五角星上的每一条线段都符合黄金分割。

在自然界,海星、杨桃、莳萝也是完美的五角星。生活中不缺数学。仔细观察,热爱数学。你也是数学家。

7.关于数学的一点知识

负数的发现人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意义相反的量。

比如会计上有盈余,也有赤字;在计算粮仓储存的大米时,有时要记粮,有时要记谷。为了方便起见,人们认为数字具有相反的含义。

于是人们引入了正数和负数的概念,把多余的钱记成粮食为正数,把钱和粮食的损失记成负数。可以看出,正数和负数都是在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据史料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就有了正负数的概念,掌握了正负数的算术。人们计算时,用一些小竹签摆出各种数字来计算。

这些小竹签被称为“计算芯片”,也可以用骨头和象牙制成。中国三国时期的学者刘徽对负数概念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刘辉首先给出了正数和负数的定义。他说:“今日得失相反,正负数应名。”这意味着当你在计算过程中遇到意义相反的量时,要用正数和负数来区分。

刘辉第一次给出了区分正负数的方法。他说:“正面是红色,负面是黑色;否则“邪异”就是红棍摆的数代表正数,黑棍摆的数代表负数;也可以用带斜摆的棍子代表负数,带正摆的棍子代表正数。

在中国古代著名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成书于公元一世纪)中,首次提出了正负数的加减规律:“正负数说:同名相除,异名相益,正不负,负不正;其同义词有分,同名有益,无所为正,无所为负。”名”这里是数,“除”是减法,“互利”和“除”是两个数的绝对值的加和减,“无”是零。

用现在的话说:“正负数的加减是:两个符号相同的数相减等于它们绝对值的相减,两个符号不同的数相减等于它们绝对值的相加。零减去正数是负数,零减去正数。

两个符号不同的数相加等于它们绝对值的相减,两个符号相同的数相加等于它们绝对值的相加。零加正等于正,零加负等于负。

“这个关于正负数算法的叙述是完全正确的,完全符合现行法律!负数的引入是中国数学家的杰出贡献之一。用不同颜色的数字表示正数和负数的习惯一直保留到现在。

目前一般用红色表示负数。报纸报道说,一个国家的经济出现赤字,表明其支出大于收入,在财政上出现了亏损。负数是正数的反义词。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两个意义相反的量。夏天武汉气温高达42℃,你会觉得武汉真的像火炉一样。冬天哈尔滨气温的负号是-32℃,让你感受到北方冬天的寒冷。

在现在的中小学教材中,负数的引入都是通过算术运算:只要把一个较小的数减去一个较大的数就可以得到一个负数。这种引入方法可以对特殊问题场景下的负数有直观的理解。

在古代数学中,在解代数方程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负数。对古巴比伦的代数研究发现,巴比伦人在解方程时没有提出负根的概念,也就是没有使用或者没有找到负根的概念。

在3世纪希腊学者丢番图的著作中,只给出了方程的正根。但在中国传统数学中,负数及相关算术的形成更早。

除了《九章算术》中定义的正负运算方法,东汉末年的刘虹(公元206年)和宋代的杨辉(1261)也讨论了正负数的加减原理,都与《九章算术》所说的完全一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元代朱时杰不仅明确给出了正负号相同但不同的正负数的加减规则,还给出正负数的乘除规则。

负数在国外被认识和认可,比国内晚很多。在印度,直到公元628年,数学家雅鲁藏布江才意识到负数可以是二次方程的根。

在欧洲,14世纪最成功的法国数学家邱凯把负数描述为荒谬的数。直到17世纪,荷兰人Jirar (1629)才第一次认识到并使用负数来解决几何问题。

与中国古代数学家不同,西方数学家更关心负数存在的合理性。在16和17世纪,欧洲大多数数学家都不承认负数是数。

帕斯卡认为0减4纯属扯淡。帕斯卡的朋友阿伦德提出了一个反对负数的有趣论点。他说(-1):1 = 1:(-1),那么较小的数与较大的数之比怎么可能等于较大的数与较小的数之比呢?直到1712,连莱布尼茨都承认这种说法是合理的。

英国数学家沃利承认了负数,并认为负数小于零且大于无穷大(1655)。他是这样解释的:因为a & gt0,英国著名数学家德·摩根在1831中仍然认为负数是虚构的。

他用下面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父亲56岁,儿子29岁。什么时候父亲的年龄会是儿子的两倍?”联立方程56+x=2(29+x),x=-2求解。

他称这个解决方案是荒谬的。当然,在18世纪的欧洲,拒绝负数的人并不多。

随着19世纪整数理论的建立,负数的逻辑合理性才真正建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