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剪子布是怎么产生的?

“石头剪子布”是一种猜谜游戏。因其手势简单,规则直白,在近代迅速风靡全球。今天,它仍然是一个受欢迎的娱乐项目。它诞生的确切日期目前还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石头剪子布”是在日本形成的,并从日本传播到其他国家。

日本“石头剪子布”之一,也是最受欢迎的一种:kitsune-ken。

但日本的“石头剪子布”并不是纯本土的,而是由中国的猜谜游戏改良而来。在古代,猜拳还有“招手令”、“打手势令”、“清指令”等其他名称。早在唐代,皇甫嵩的《醉乡日月》中就记载了一首《挥令》诗,说:

雅琪虎影,曲琪松根。

为了蹲在老虎的假下,为了钩住玉柱旁的戟。

跳水比玉柱宽三分,夺宝奇兵比跳水宽一寸。

死了就五峰。

这首诗用高度的比喻生动地描述了当时的猜谜游戏。中国史籍对猜拳最早的直接记载来自《五代史·石弘传》:“吾将饮王,三司使,吾将醉,此为手势令。赵红做不到,颜锦卿大使会坐在赵红反复教他。”

阿明人谢甚至认为猜拳可以追溯到汉代:“后汉将帅聚会宴饮,是一种手势命令。其法以手掌为虎,指关节为松根,大指为蹲枭,食指为钩,中指为玉柱,无名指为潜行,小指为奇兵,手腕为三罗,五指为怪。但不知道它的用法是什么(《五杂人II》)。”

不过因为中国的猜拳几乎都是在争酒的时候检查对手的清醒度。所以一个猜拳往往包含十几个手势,涉及反应速度,心算能力,手指灵活度。相比“石头剪子布”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复杂的规则不利于其普及。从目前发现的书面证据分析,至少直到中国式猜拳传入日本,才逐渐发展出现代的“石头剪子布”。

中国流行击剑宴会。

据日本1809出版的《拳社角试社》一书记载,17世纪中叶,一群中国人在长崎丸山聚会,举行了日本历史上第一次拳击猜拳大赛。嘉宾们相互比拼,赛后选出5名成绩最好的选手进行颁奖。猜拳游戏从此传入日本(日本人最初称猜拳为“长崎拳”,也与这个传说有关)。但书中并没有描述中国猜拳的具体打法,所以不足以作为“石头剪子布”起源于中国的证据。

事实上,直到十八世纪,日本才出现了类似“石头、剪刀、布”规则的猜谜游戏。游戏名为“虫虫拳击”,只有三种手势。拇指代表青蛙,食指代表蛇,小指代表蜻蜓(一种类似蜈蚣的节肢动物)。克制的顺序是青蛙吃蜻蜓,蜻蜓吃蛇,蛇吃青蛙。游戏中三方相互牵制的关系,几乎和“石头剪子布”一样。直到日本江户时代和明治时代之交,才确立了现代“石头剪刀布”的手势和规则。

日本蠕虫拳的三种姿势

19世纪,随着日本与外国的交流更加频繁,“石头、剪子、布”的游戏也传到了西方。1842年,英国人在伦敦成立了第一个“摇滚纸”俱乐部。俱乐部在章程中声明:“俱乐部致力于探索和传播关于‘石头回形针’的游戏知识,为玩这种游戏提供安全的法律环境。”1918年,俱乐部更名为“世界RPS俱乐部”,并很快将总部迁至加拿大多伦多。到1925,该组织已有10000名活跃成员,并举办首届年度锦标赛。

锦标赛场景

在欧美人眼里,“石头剪子布”的原产国也被认为是日本。比如1927,法国某儿童杂志在介绍“石头剪刀布”时,称之为“日本游戏”。“石头剪子布”的法文名字“Chi-fou-mi”是根据日本古字“hi,fu,mi”的发音而来。

1932年,美国《纽约时报》在向公众介绍“石头剪刀布”时,也称之为“日本游戏”。日本文化研究者Lienhardt认为,“石头剪子布”在全球的成功来自于日本人对古老的猜谜游戏的简化。相比东亚其他复杂的猜谜游戏,“石头剪子布”更容易被外国人学习和传播。

但是国外出现了101元素的“石头剪子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