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意外伤害的提示

1.幼儿园事故知识

幼儿园意外伤害知识1。孩子容易发生的意外伤害有哪些?

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首要原因。随着家庭拥有的自行车、摩托车、汽车越来越多,在郊区和农村,大量的货车、无牌农用车、摩托车等重型车辆,对在路边行走、骑自行车上下学的孩子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家长应该做的:不要让12以下的孩子独自骑自行车。12岁以上青少年必须遵守交通规则,在慢车道骑行;过马路时,一定要注意来往车辆;转弯时伸出手,不要急;不要在高速公路上追逐打闹;走人行道,走人行横道过路口。

扼杀

儿童窒息多为异物进入气管,气管被压迫,口鼻被捂住所致。比如花生、瓜子、笔帽等异物。,由于儿童喉头的保护性反射不足,加上哭闹和玩玩具时的不小心,特别容易将异物吸入气管。

家长应该做的: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应该立即送医院,因为异物堵塞气管会引起窒息,甚至死亡。平时要防止孩子在说话的时候跑着吃东西。告诉孩子,进入气管的异物,如果不马上取出,会有生命危险。吃饭时不要玩耍、吵闹或大笑。平时不要把花生、豆子等坚果、纽扣、石头等小物品放在嘴里玩;不要把小东西放进你的鼻子里。此外,意外窒息也是造成婴儿受伤的一个因素。婴儿俯卧位比仰卧位或侧卧位更容易猝死。

因跌倒而受伤

在所有儿童意外伤害中,跌倒是最常见的非致命伤害。男孩的发病率是女孩的三倍。

家长应该做的:如果家里有孩子,阳台要封闭;成人患有癫痫、高血压、低血压、低血糖等特殊疾病,容易引起晕厥,抱孩子时一定要注意,不要站在危险的地方;损坏的门窗要及时修复,防止儿童攀爬坠落。

动物咬伤

儿童被动物咬伤也较为常见,但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减少。这是因为幼儿喜欢与狗、猫等各种小动物亲密接触,却不知道如何与它们安全相处。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和动物玩耍的时间越来越少,也逐渐知道了其中的危险。

家长应该做的:养狗家庭要按时服用狂犬病毒预防。被狗咬了必须马上送医院,刻不容缓。

烧伤

烧烫伤在幼儿期发病率最高,也是导致终身残疾的主要因素。烧烫伤造成的伤害不仅给孩子造成大的疤痕、毁容、失明,也给他们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心理障碍和负担。

家长应该做的:给孩子洗澡时先放冷水后放热水;让孩子远离热水瓶、火炉、电熨斗等热源;养成用密封保温杯喝热水的习惯,不要因为杯子倾斜烫伤孩子。

2.幼儿园卫生安全常识有哪些?

1.教育孩子不要带玩具和利器去公园,更不要放在口、鼻、耳中,以防受伤。

2.教育孩子不要和同伴一起玩玩具,不要更不用说抓、咬或殴打同伴。

3.上下楼梯要靠右,不要从楼梯扶手上滑下,不要做爬窗、撕窗、跳楼梯、玩门、高处跳下等危险动作。

4.去公共场所观光、外出散步或户外活动时,教育孩子远离变压器、工地等危险场所,听老师(或大人)的话,不要随便脱团。如果发生什么事,告诉老师。

5.教育孩子在运动或游戏时听从老师的安排,遵守纪律,有秩序地进行活动,避免互相追逐、乱跑、碰撞。

6.向孩子讲解、宣传安全知识,让孩子明白玩火、玩电、玩水的危害,防止意外发生。

7.引导幼儿了解消防栓、灭火器的用途,知道幼儿园的安全通道出口;教育孩子养成在公共场所遵守消防标志和疏散指示的习惯;知道各种报警电话,知道怎么报警。

幼儿园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8.下午放学后,教育孩子带上大人,不要自己乱跑,也不要在幼儿园逗留,以防发生意外。

9.教育孩子知道自己的名字,园名,父母的名字,单位,家庭住址,电话,他们会表达清楚在紧急情况下如何保护自己。

10.教育孩子不要随意相信陌生人,不要私自和陌生人走在一起,不要让陌生人触碰自己的身体。告诉孩子,只有父母、医生、护士才能触摸他们的身体。如果陌生人想这么做,一定要尽快逃离。

11.教育孩子在家不要自己锁门,不要玩煤气、火、打火机、水壶、饮水机、药品等危险品。

12.教育孩子不要在没有大人引导的情况下自己过马路。过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走人行道,不要在马路上停留玩耍,走在街上靠右走。

13.教孩子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不要随意开门。当他们听到敲门声时,不要开门。你可以说“我爸妈不在家,请晚点再来”,防止大人不在时小偷入室。

14,外出旅游或野外行走时,不要随便摘花摘果,抓昆虫,更不要放在嘴里,以防意外。

3.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和措施有哪些收获?

专家提醒

家长要增强防范意识。

“意外伤害”是指突发事件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包括中毒、窒息、溺水、交通事故、烧烫伤等六大类。孩子生命力最强,健康问题最少,意外伤害最多。统计显示,意外伤害在14岁以下儿童死亡中所占比例最大,其中意外伤害前四位分别是跌倒、烧伤、窒息和中毒。

据专家介绍,意外伤害的原因大多与玩耍和运动有关,因为孩子有两个可爱又非常危险的特点:无知和多动。他们在玩耍或运动时,根本不会想到可能会有意外伤害,缺乏自觉的保护心理和意外安全意识。

中山医院儿科教授陈博士说:“虽然大多数家长经常担心孩子会发生意外伤害,但对一些可能导致意外伤害的家庭环境因素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近1/3的人不注意在家里保管好自己的药品,放在孩子能拿到的地方。他们没有想到这可能会导致他们孩子的家人药物中毒。比如北京非典期间,很多家长带消毒液回家,一个8岁的孩子不小心喝了‘消毒液’。”另有数据显示,52%的儿童意外伤害发生在家中。可见,对家长和孩子进行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的教育迫在眉睫。

给父母的建议

意外伤害也是可以预防的

像所有的疾病一样,意外伤害也是可以预防的。关键是家长要提高防范意识,不要小看意外。

预防跌倒:经常发生跌倒的地方:床、楼梯、窗户、树木、自行车、娱乐设施等。爬行的婴儿最容易从床上摔下来,蹒跚学步的婴儿最容易从窗户和楼梯上摔下来。在家最容易摔倒的时候是吃饭前后。室内楼梯、台阶要安装防滑条,室外楼梯要有人帮助宝宝上下。儿童椅一定要比坐面宽,这样才不容易摔倒。同时椅子上要有安全带固定宝宝。不要把宝宝单独留在成人床上。

吞咽异物的预防:除了家长普遍认可的小纽扣、硬币,一些质量不好的塑料小勺子也可能成为伤害孩子的武器。质量差的塑料勺子比较脆,处于嘴馋的宝宝会喜欢把勺子送到嘴里玩。如果被牙齿折断,塑料勺子会形成一些尖锐的碎片,可能会引起儿童口腔、咽部、食道和胃肠道的不适和危险。

预防窒息:保鲜膜、塑料袋、花生可能会堵塞孩子的气管,造成窒息。在吞咽异物的情况下,如果异物* * *咽喉黏膜,会引起剧烈咳嗽,并因反射性喉痉挛和异物阻塞而出现呼吸困难,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喘息、失音、咽痛等。最糟糕的是,如果异物较大,嵌在声门内,很快就可能造成窒息死亡。

简单的急救知识

专家表示:一旦发生儿童意外伤害,如果有关人员具备抢救和自救知识,能够冷静迅速地采取急救措施,往往可以争取时间,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儿童意外伤害按严重程度可分为以下三类:

1。如溺水、触电、雷击、外伤出血、气管异物、车祸、中毒等。这种事故必须争分夺秒现场抢救。

2。另一种意外伤害,虽然不是瞬间致命,但也很严重,比如各种烧伤、骨折、蛇咬等。如果延误或处理不当,也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3。还有一种是轻微的意外伤害,比如刀割了一个小口,破了一点皮,可以在家简单处理,必要的话可以去医院处理。

儿童意外伤害前两类需要紧急处理,紧急处理的原则是:

救人:首先要注意的是受伤孩子的呼吸和心跳是否正常。如果受伤的孩子心跳、呼吸不规则,即将停止或刚刚停止,当务之急是设法用人工力量帮助患病的孩子暂时呼吸,以恢复自主呼吸。在常温下,呼吸、心跳完全停止超过4分钟,生命将危在旦夕;10分钟后,病童很难恢复。如果不马上进行急救,就等着送到医院抢救,往往会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

并发症的预防:尽量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留有后遗症。例如,当儿童摔倒或跌倒时,会发生脊柱骨折。当病童出现背痛和疑似脊柱骨折时,禁止让病童四处走动,运送时必须用木板作为担架。如果让患病儿童四处走动,或用绳子等柔软的担架运送,或背在背上,可能会因脊柱的活动而损伤脊髓神经,导致截瘫。

4.对儿童进行事故预防和急救培训的体会。

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自我保护能力差,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意外。为了保证幼儿在幼儿园的安全,我园除了做好各种预防措施,教育幼儿做好自我保护外,还要求老师有一定的意外伤害,快速腾空急救知识和技能。针对这种情况,近日,我园专门组织开展了一场针对众多儿童意外伤害急救知识的创意培训。在本次培训中,我园保健医生就日常生活中如何防止儿童误伤空间,以及如何处理儿童常见的几种伤害,如流鼻血、异物入鼻、烧伤、皮肤挫伤、扭伤、磕碰、腹痛、呕吐、抽搐等进行了讲座。通过培训,老师们纷纷表示,今后除了做好安全防范,还懂得了如何更科学地处理孩子的意外伤害。这是一门伟大的学问!

处理流程:

1,处理伤者。将伤者送至就近医院,并先行垫付医疗费用。

2.安抚周围的情绪。事故的理性信息输出。永远不要隐瞒任何事情,这会造成信誉的丧失。

3、请有关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找到真正原因,查明事故责任。

4.做好事故善后工作。在相关调查结果的支持和相关部门的指导下,进行合理补偿。我们不能支持不合理的要求。并将信息告知公众,使事故得到圆满解决。

5.如何防止孩子在公园意外受伤?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师应当把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

但近年来,幼儿园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原因很多,有幼儿自身的原因,有教师的原因,也有幼儿园设施和管理的原因。那么如何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减少或杜绝幼儿意外事件的发生呢?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的责任感。第一,完善幼儿园日常安全制度。

比如,要不断完善和严格执行儿童进出园接送制度、一日安全作息制度、一日巡查制度、门卫制度、安全奖惩制度、中午值班制度、外来人员接待制度等。比如孩子入园,家长要一张一张地刷卡,亲自送到老师那里;晨检时,值班老师遇到吃药的生病孩子,要和家长沟通,询问孩子的病因、吃药的剂量和时间,做好记录,让家长签字;离园时,家长要用卡接孩子,老师要交给家长。外国人参观时,必须得到园长的允许和签字才能入园。

此外,园区领导要与教职工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分工到人,责任到人,并根据园区制定的“奖惩制度”进行奖惩。安全工作必须用制度的约束力来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提高教师的安全意识。

2.加强学习,提高安全理论知识。每学期要定期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认真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经常召开班组长、教师、护士座谈会,研究各班的安全工作(如用餐时的冷热餐、活动时教师护士的配合等注意事项),讨论总结经验,把日常安全工作做细做细。

3.加强日常活动中的安全工作。我园成立了以园长为组长,后勤主任、保健医生、各班班长为成员的安全领导小组,检查各班安全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召开安全会议,分析问题原因,查找根源,在今后的工作中起到警示作用。

比如在孩子午睡的时候,值班领导去各个班级检查老师的值班情况,发现有一节课,一个睡不着的孩子嘴里有一个尖尖的小螺丝。如果孩子不小心吞了螺丝,后果不堪设想。值班领导立即严厉批评了值班老师,随后幼儿园分组召开安全紧急会议,分析事故原因和未及时发现的后果。

原因是:上午和下午的巡查不细致不到位,值班老师监管不力。针对此事件,我们制定了以下措施:(1)部分孩子晨检后来晚了,上课前再补检。

(2)下午的考试要更细致,仔细观察孩子的精神面貌,让孩子脱下饰物,放在固定的地方,由老师集中管理。(3)值班期间,值班教师不得看书、看报或做其他事情,不得休息。他们要加强巡查,及时纠正孩子的睡觉姿势,及时给推被子的孩子盖好被子,及时提醒爱尿床的孩子,遵守作息制度,不能拖拖拉拉。

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理能力。俗话说,管好自己不如管好自己。《纲要》明确指出,“安全、营养与健康教育要与儿童生活紧密结合,提高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因此,教师在保护孩子安全的同时,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教给孩子必要的安全知识、自我保护方法和技能,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意外伤害发生的可能性。1.通过经常性的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一天生活的各个方面和活动中,都需要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这就需要具体明确的要求,建立良好的生活秩序。入园时,不要携带杂品和危险品,如小钉子、小刀、花生等小件物品,手腕和脖子上不要佩戴首饰,外套上不要佩戴绳链;吃饭要小声,细嚼慢咽,不要开玩笑;睡姿要正确,不要带杂物上床玩,睡觉什么都不带;走路时,抬头挺胸,双手自然前后摆动,学会靠右行走,不要用力奔跑,不要推搡或绊倒;参加游戏等活动时遵守游戏规则和集体纪律;上下楼梯要靠右,扶好楼梯,不要拥挤推挤;出园时的有序活动,等待家长,安全回家等等。

2.抓住身边的事例进行安全教育。教师在做好孩子常规教育的同时,要抓住身边的榜样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比如孩子活泼好动,课间经常在教室里嬉闹。磕磕绊绊时有发生,老师要抓住身边的例子及时教育孩子。

有一天,万宇的孩子在和牛牛的孩子玩,不小心万宇的嘴撞到了桌子的边缘,嘴唇被牙齿划破了。下午老师抓住这个例子组织小朋友讨论。今天我们班发生了什么危险的事情?为什么会这样?在课堂上我们应该注意什么?通过讨论,孩子们意识到:不能在教室里乱跑,不能推别人,人走了要把椅子推到桌子底下,还要排队洗漱上厕所。

孩子们把这些注意事项画出来,贴在墙上,随时提醒大家注意安全。3.在游戏中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孩子最好的学习方式。他们通过各种游戏,自然融入安全教育的内容,在有趣、愉快的游戏中尝试解决各种问题,让孩子们获得力所能及的防灾、避灾、逃生、自救的方法和经验。

比如不跟陌生人走,和父母走散了怎么办?孩子生病了怎么办?家里停电了怎么办?如果你看到火了怎么办?让孩子记住家人的电话号码,学会拨打11O、120、119和家人求助,学会不玩火、不使用明火等安全常识,让孩子在快乐的游戏中致富。

6.有哪些儿童安全教育常识?

幼儿园安全知识孩子好奇心很强,往往不知道危险。

为了保证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使幼儿顺利成长,家长应积极配合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下面是一些介绍家长的方法:1。教育孩子不要玩火和电,让孩子知道玩火和电是很危险的。

2.教育孩子不要爬楼窗台阳台,让孩子知道自己很容易掉下去。当孩子在电视上看到一些超人的动作时,要及时告知他们,只有采取强有力的保障措施才能做到这一点。

3.教育孩子不要放大头针、图钉、回形针、花生、小塑料颗粒等。进入耳朵,鼻子和其他地方。这样容易掉入气管导致窒息。

厨房对孩子来说是个不安全的地方,炉子、火锅、水壶、刀叉都很危险。应该教育孩子们不要在厨房里玩耍。

5.教育孩子不要玩塑料袋。一旦戴在头上,会引起窒息。

因为小孩子着急的时候不会把塑料袋从头上摘下来,如果袋口收紧就更危险了。6.教育孩子不要在路边玩耍、追逐,有意识地帮助孩子学习一些交通知识。

7.不要一个人去公共厕所,坐公共汽车,去看电影等户外活动。8.不要告诉陌生人你的家庭住址和电话号码。

9.陌生人逼着你大喊救命,跑开。10,不要去偏僻的空屋和僻静阴暗的地方。

11.不要接受陌生人的礼物。12,不要答应陌生人的要求。

13,不要一个人进别人家。14,遇到狗等动物是很危险的。不要引起狗的注意,不要看它,慢慢离开,不要跑。

15,为了避免成为歹徒攻击的目标:(1)不要把自己的家告诉陌生人;(2)不要单独与陌生人乘坐电梯;(3)不要单独外出;(4)不要去偏僻阴暗的地方。16.你一个人在外面被跟踪怎么办?(1)去人多的地方(2)唱歌或大声喊叫引起别人的注意(3)向警察求助(18)。火太可怕了。万一发生火灾,我该怎么办?(1)拨打119报警;(2)切断电源,关闭煤气;(3)如果火势较小,可以用灭火器灭火;(4)如果火势太大,可以放弃随身物品逃离现场;也可以用湿毛巾等针织品捂住嘴,弯着鼻子逃跑;(6)告诉邻居不要坐电梯;(7)如果着火,应立即睡在地上,打滚直到火熄灭654

20.如果你接错了电话,孩子应该这样做:⑴说对不起,没有你要找的人;⑴问对方拨的是什么号码;如果和家里的不一样,就说你打错了,然后挂掉;⑴不要在电话里和陌生人聊天,把家里的情况告诉我们;⑴如果对方是陌生人,留给大人;一个人的话,不要说大人不在家。21,迷路了怎么办?(1)向警察求助(2)打电话告诉家人你在哪里,请他们来接你(3)如果是晚上,尽量回家,不要在外面逗留(4)不要坐陌生人的车,找不到熟悉的路也不要冲进去,以免越走越远。

22.出门和父母走散了怎么办?(1)站在原地等待(2)向服务人员求助。23.家里没大人,有人敲门怎么办?(1)如果对方是熟人,你也要给爸爸妈妈打电话,让他先在门外等着,等他父母回来后再请他去拜访。(2)对方说爸爸妈妈要他带你出去,你不能和他出去。(3)父母告诉孩子,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不管有什么理由,都不能开门保护自己。

24.如果煤气泄漏了怎么办?(1)如果闻到煤气味,告诉大人(2)迅速打开门窗,关闭管道总开关(3)严禁有任何火星,不要开灯开关,以免煤气爆炸。25、预防烧伤、烫伤要注意:(1)先洗澡测试水温(2)家长要远离汤(3)热水、热汤不能马上喝(4)火锅不能碰(5)不要进厨房开煤气(6)不要玩火。26.如果发生地震怎么办?(1)有秩序地撤离到室外,不要乱跑;(2)关闭电源和煤气开关;(3)来不及躲避时,躲在坚固的桌子下。

27.溺水时大声呼救,寻找附近的悬浮物抓住。发现别人溺水时,大声呼救,找个能浮起来的东西扔到水里让溺水者接住。更多幼儿园安全知识> & gt幼儿园的实力优秀幼儿园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是什么样的幼儿园?孩子好奇心强,好动,爱探索,生活经验不足,自我保护能力差。他们是社会成员中最脆弱、最弱势的群体。

所以,孩子的安全教育很重要。幼儿园必须优先保护儿童的生命,促进他们的健康。

应该说,大部分幼儿园都非常重视幼儿的安全,但目前幼儿安全教育的成效并不尽如人意。2006年的一项调查显示,76.6%的孩子在游戏中有摔倒或磕碰的经历。66.8%的孩子有过从床上摔下来的经历;25.8%的孩子有摔下楼梯的经历。

2010我国幼儿园连续发生恶性安全事件,幼儿安全事故频发。意外伤害已经成为威胁儿童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的第一杀手。目前幼儿园安全教育主要存在两个问题:1,强调保护,忽视家长和老师对孩子采取全方位保护,认为少活动可以减少危险事故。

有些公园甚至减少孩子户外活动的时间,剥夺了孩子通过实践锻炼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机会。虽然老师和家长都在尽最大的努力呵护孩子,也尽了最大的努力减少意外的发生,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大人对孩子的保护毕竟是有限的,所以在关注和保护孩子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给孩子必要的安全知识,增强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2.重视安全知识的灌输,而不是安全行为的训练。在进行日常安全教育的时候,大部分都是老师在教育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