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暴云体的电荷分布
雷暴云体电荷分布一般为上正、中负和下正的电荷结构,强降水时在地面有强的正电场,闪电放电主要在下部正电荷区和中部负电荷区之间进行。
雷暴云的一种圆盘和圆柱状电荷分布模式,并与观测结果进行了对比。二者基本一致,尤其是能解释当降水停止或雨区移过测站时电场由正向负的急剧转变现象。
雷暴云中不同电荷的分布状况。大多数雷暴云云顶带正电荷,云底带负电荷,云底强烈降雨中心带正电荷。少数雷暴云由于云中、云际、云地的放电和感应等机制的作用,云内电荷分布并不如此。
发展到一定强度之后产生雷暴的积雨云叫做雷暴云。一个雷暴云叫做一个雷暴单体,其水平尺度约十几公里。多个雷暴单体成群成带地聚集在一起叫做雷暴群或雷暴带。其过程可以分为形成、成熟、消散三个阶段。
雷暴云(产生雷暴的积雨云)中正电荷主要位于云体的上部,负电荷主要位于云体的中下部,电荷分布越高,对地面放电概率越低,闪电的发生与强对流云的发展有密切联系。气温升高时,大气的对流运动会增强,因此云地闪次数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