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第一册“操场上”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经常需要编制教案,有了教案才能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有什么特点?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高一上册语文《操场上》的教案,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一年级语文第一册《操场上》教案1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字,能写四个字“八、入、大、天”。认识“王、祖、寇、傅、桂”五个部首。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

教学重点:

直读式记录

教学准备:

1,游戏用品准备。

2.单词卡。

教学时间:2学时。

教学过程:

第一类

一、课前活动

听录音。学生们随着运动员的步伐前进。

老师:指着黑板上的挂图说:我们现在在哪里?

学生:(看完图片后,齐说:现在我们在操场上。)

老师:指着题目说:“请读拼音。”在操场上。(先写题目)

请坐下。

第二,看图。

1,老师:参考挂图,操场上的小朋友玩得很开心!谁能告诉我他们在做什么运动?学生答一个,老师会出示单词卡让学生先读拼音,再读单词,最后让学生把单词卡贴在对应的图片上。)

带领学生再读一遍。(不读拼音)

2.嗯,你们都说了图片上的体育活动。请读这些单词。下课了。操场上,真的很热闹。一些学生...一些学生...”指着照片。

学生们很棒,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识字了。

第三,集体活动。

1,等等,我们来分组比赛,看看哪一组孩子能全部认识这些单词。这些卡也要分两类,一类是用手的活动,一类是用脚的活动。教“足”字。而且知道“口”这个字。(在4号桌上)

黑板上的书写:手和脚

用球踢足球。

玩球和跳高

拔河赛跑

2.现在请小组长打开老师发给你的小信封,拿出卡片组织你的组员学习。

3.开始活动,让一组学生把它放到舞台上。

4.检查分类。

让我们看看他们是否做对了。这里是用手的活动(一起读),这里是用脚的活动。(一起读)

第四,记生词。

过渡:刚才孩子们学习很努力!这些新词娃娃迫不及待的想和你相处,都想和你做朋友。你想和他们成为朋友吗?(思考)

1,理解“打、拉、打”

(1)刚才,学生已经分类了。看这三个字(老师指着卡片)。都是用手的活动,所以都是“手”(出示卡片)

谁来告诉我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单词的。比如加“D”打。

②认识“球”字和“王”字。

2、知道“跳、跑、踢”

(1)请读一下脚上的字。然后看这两个字旁边是什么。你怎麽知道?(秀“脚”)看完之后。

(2)然后让我们做动作:老师出示卡片,全体学生起立做动作。

(3)那谁能说说为什么这些词都在“脚”旁边?

(4)“足”与“足”的比较

教学生认识“高”字。去掉拼音,读出来(投影)

上课活动:1 2拍手,3 4点头,5 6拍肩,7 8扭腰。

2 2伸手,3 4摇头,5 6耸肩,7 8跳,9 10赶紧坐下。

五、句子练习。

过渡:我们接下来的活动更有趣。首先,我们来比较一下谁认识的单词最多。第二,我们来比一比谁说的话最好。

要求:用“一些”说话...一些...其他人……”。使用本课所学的单词。

第六,找朋友的游戏。

让我们学习这节课的儿歌。

七、学儿歌。

1,先读生词的拼音。(投影显示儿歌)

2.学生们试着自己阅读。

3、老师读,请小老师读。

4.下面要插红旗,看看哪个组能拿到红旗。

5.分组阅读。哪一组读得好,给他们插上红旗。

6.练习背诵。

八、积极锻炼身体的思想教育。

九、巩固练习。

连接。将图片与相应的单词配对。

最后,铃声响了,学生们一边读儿歌,一边站起来走出教室。

一年级语文第一册“操场上”教案2学习目标:

1,认识14个字,认识足、口、言四个字根。

2.能够正确流利地阅读课文

3.有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愿望。

课前交流:

孩子们,老师知道你们生活中认识很多单词,现在可以给老师发作业本了。老师,这里有一些我们班学生的名字。让我们看看谁能喊出他们的名字。

出示学生的名片,让学生体验识字的快乐。)

老师:这里还有三个单词,你认识吗?(我识字),请大家齐声朗读。既然你们都能读,那就试着读黑板上的题目。(在操场上)

老师:同学们,你们平时在操场上上体育课都参加什么运动?或者你见过其他兄弟姐妹在操场上做什么运动吗?

学生们回答。给学生体育活动的新单词卡片,他们可以随时回答。

首先,学习图片上的9个新单词

老师:这是一张孩子们课后在操场上锻炼的照片。你想和老师一起去看看吗?(展示课件)引导学生看图,了解体育活动。只要学生能自己回答,老师就不要重复,然后给回答的孩子发卡片。

指导学生用拼音读生词。

老师:展示课件中的短语。请读一读,看能不能看完整。

老师:太好了。有些孩子可能会有点焦虑。我还不认识一些单词。我该怎么办?谁能给点建议,怎么认识这些娃娃,和他们做好朋友?

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分组学习这9个新单词。请孩子们帮助你学习。你应该表扬她,如果她学习好,帮助一些孩子。)

第二,交流学习情况

1.和同桌比赛,看谁读单词快。

2.请手拿单词的小朋友把单词放在黑板上。如果它们是不规则的,请观察一下,看看能不能发现其中的秘密。把手旁边的字和脚旁边的字放在一起。导致这两个偏旁。让学生知道这些单词与手(脚)的动作有关,让学生站起来试着做。在运动中学会阅读和作曲。(延伸: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兄弟姐妹的词?)

3.给学生一个纵横字谜:让学生猜:一点一横长,嘴巴放在中央,下面有一扇门,嘴巴是开着的。(高)看其他小朋友能不能给学生一些填字游戏。让学生积极动脑,快乐学习汉字。

4、构词法,单词的扩展,老师随机引导。

课间活动——12拍手,3 4点头,5 6拍肩,7 8扭腰。

2 2伸胳膊3 4摇头,5 6跺脚,7 8跳9 10快坐下。

第三,学习儿歌中的新词

师:刚才我们遇到了九个新生娃娃,五个新生娃娃藏在儿歌里。让我们一起去找他们,好吗?

1,课件——展示儿歌,听儿歌,找生词娃娃。请在你的书里找出这五个儿歌中的生词,边找边喊出它们的名字。然后和同桌交流,阅读,互相认识。

2.老师和学生玩听和学新单词的游戏。老师读新单词,学生听声音。然后他们用手抓住空气中的声音,迅速从自己的生词卡中找到这个单词,然后大声喊出新单词。我接住了,我接住你了!)

老师随机指导你如何记忆“身体”这个词,你能写出这些单词吗?(旁边是认识的字,旁边是嘴,旁边是人)

第四,识字比赛

1,找朋友游戏。找一组学生演示,把生词分成两部分,然后让孩子把一部分生词拿在手里找另一部分来合成生词。

2.分组工作。每个小组都有一个纸袋,里面装着这些单词的一部分。合作拼出本课的生词,然后让学生贴在黑板上。展示你的读写成绩。

3.坐火车查识字。课件,展示一个黑板,点击黑板就会出现新单词。学生可以阅读新单词和构词法。

4.益智识字游戏。奥运五环共有14个,每个环后面都藏着一个新字娃娃。打开一个,让学生读一读。读完14生词,找一组同学读这些生词,读一遍再翻一遍,就是一张图的一部分。当这些文字都被阅读和通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将出现。)

本设计的第一个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主要是体现本节课的思想内容,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老师向学生们介绍了中国印,让他们知道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并鼓励他们去操场积极锻炼。

动词 (verb的缩写)结论

运动员的进行曲响起,

老师:孩子们,音乐正在播放,上课的铃声也在响。今天,老师真的很开心。我想从你开始。

老师很乐意学习新单词。谢谢你们,孩子们。我们一起去操场假装运动吧。

——评钟石老师的《操场上》

新课程重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在课堂上,学生的外显情绪主要表现为强烈的学习兴趣,表现为积极的状态和主动参与的热情。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希望孩子每一步都能有学习的兴奋点。为了让孩子们保持高昂的情绪,保持精力和专注力,我们不遗余力地设计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游戏。所以在课堂上,场面热闹,师生互动频繁。然而,当我们从兴奋恢复到平静,然后测试学习效果时,发现并不尽如人意——学生们掌握得并不扎实。

针对钟石老师的这节课,结合我自己的上课经历,我想谈谈我对这节课的想法,请大家一起学习、讨论、指正。

新教材给教师留下了足够的创作空间。在编写教案时,可以充分挖掘教材内部资源,进行拓展和创造。比如钟石老师的拼图游戏,就很好的把体育和中国举办2008年奥运会结合起来了。孩子们不仅在课堂上学习新单词,还了解国家大事。我相信,当钟石先生深情地给我们讲述中国申办奥运会的艰难历程时,我们每个孩子都会有一种民族自豪感。

与传统教材相比,新教材增加了内容,原来的识字课也发展成了现在的识字阅读课。在教材处理上,不要求一个固定的模式,让每个识字课的课堂目标和教学环节都是固定的。我们的老师要做教材的开拓者和挖掘者,灵活运用教材,针对每一篇课文的特点,妥善处理,让书本成为我们的藏宝图。我们的角色是精心设计寻宝路径,带领孩子们找到宝藏。因此,我不太同意钟石先生关于这门课应该作为入门课的建议。学的好的话,就按照这个思路来。这不就是回到老路的开始吗?

然后我想谈谈课堂教学的“实”和“活”。上了近两个月的课,我常常对这种“现实”和“人生”感到困惑。

1,新课程注重活跃中学,学习体验。我误解了游戏贯穿整个教室。课堂上,游戏太多,让学生的精力都指向游戏,不仅费时,而且不扎实。现在我尝试在课堂上计算学生的疲劳期,安排相应的游戏,效果不错。

比如学完ai的发音和拼写,课刚过15分钟(前面还有复习),这时候孩子听课的效率会明显降低,继续学ei效果会打折扣。我让我的孩子拼写小白图,并在教室里模仿白兔。

跳一跳,行动起来,孩子的兴奋感又上来了。再比如,我在拼音12课学习了“左”和“右”两个字后,让学生们玩了一个“对与错”的拍手游戏(我指“左”他们就在右边拍手,反之亦然),他们也很投入。

这些游戏在课堂上可能只需要一两分钟,但如果使用得当,它们可以让整个班级变得精彩纷呈。相反,为了巩固生词,连续设计几个游戏,我觉得在平时的课堂上并不实用,而且孩子玩多了可能会产生负面心理——上课就等着玩游戏,不去想其他的学习方式。

既然钟石老师的课是引导课,我觉得游戏设计也应该贴近日常教学。

2.新课程对识字的要求是读出正确的读音,并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辨认出来。钟石老师的教案教学层次清晰,步骤明确,让学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值得学习。我整理了一下他识字的主线,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有图识字——无图识字——拼音识字,同学互助识字——竞赛巩固——分类。

我在想能不能把“拼音阅读”放在最前面。学习汉语拼音的目的是帮助识字。能否通过拼音的方式培养学生识字的习惯?这样,他们可以独立学习新单词,阅读课外书。其次,为了满足在不同语言环境下再现的要求,钟石老师是否可以考虑增加“混淆单词,分别记忆”的步骤,避免学生只能在单词中识别该单词,而无法在其他单词和句子中再现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