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婴儿在公共场所哭闹

很多家长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带孩子在外面玩,孩子想玩就玩,看到什么就买什么,愿望得不到满足就在公共场合哭闹打滚...父母应该在路人面前管教孩子吗?怎么管教?为了制止宝宝不合理不合理的要求,家长需要找出宝宝哭闹的原因,从而有效地处理问题。

首先,了解孩子的确切需求

学龄前宝宝的语言能力还不够成熟。当一些需求得不到满足,无法用语言很好的表达时,他们会很自然的通过哭、闹的方式告诉父母。如果宝宝不哭,家长需要仔细观察宝宝的情况,了解其确切需求。

生理驱动

1岁左右的孩子,因为年龄小,每当身体不适,就会放声大哭。这时候,家长可以观察孩子的生理状况:是不是睡眠不够?你饿了吗?还是该换尿布了?我会哭着告诉父母——我不舒服。

心理需求

2岁左右,孩子逐渐有了自主意识,开始想表达自己的意见;3岁左右,孩子开始更加以自我为中心,无法理解为什么别人的想法和TA不一样。比如大家都在玩玩具的时候,孩子想玩,却得不到,可能会通过大声哭闹、吵架来表达自己的需求。

社会需求

5岁前的孩子还没有入学,对社会规范和游戏规则的理解并不明确。他们可以在家里享受自己的玩具,但在公共场所(如游乐场和公园),孩子们必须排队等候才能玩游乐设施,并与他人分享玩具。这点孩子可能学不会,但是父母会理所当然的遵守规则。如果不提前告诉孩子原因,一上来就问、逼孩子,孩子会觉得委屈,只能用哭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所以有时候有必要给孩子制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的规则。

二、稳定孩子情绪的有效秘诀

了解了孩子哭闹的根本原因后,家长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处理了。爸爸妈妈可以通过以下四个小技巧帮助宝宝稳定情绪,避免出现“肆意发泄”和哭闹求地的情况。

提示1:带孩子远离现场。

如果孩子哭闹的原因与现场的人和事有关,可以先把孩子带离现场,避免与“导火索”接触,等孩子冷静下来再处理。

技巧二:先安抚双方情绪,再沟通讲道理。

在孩子哭闹的时候,家长需要先意识到并稳定孩子的情绪,再去尝试了解孩子的需求是什么,然后稳定孩子的情绪。如果过于激动,父母很容易说出伤害孩子的话,或者做出不理智的行为。所以“先稳住自己,再沟通讲道理”很重要。当父母静下心来,认真对待孩子的需求,孩子就会逐渐停止“吵闹”。

技巧三: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有时候孩子哭的原因不是事情本身,而是父母的态度或者孩子自身的需求是否能被看到。所以,孩子的注意力反而可以从原来执着的事情转移到其他事情上。比如,当孩子想离开游乐场,但又想把玩具带回家时,可以用画纸或贴纸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放心,下次还可以回来。

技巧四:让孩子适当发泄。

当孩子已经哭到声嘶力竭,无法呼吸时,建议家长可以找一个安静的角落陪孩子发泄情绪,然后安抚孩子。这时候记得避免说:“你看,哭成这样好累啊?”激怒和责备孩子的话。

第三,对付“哭”不怕“丢脸”

宝宝现在情绪稳定,但是以后遇到这样的情况怎么办?家长应该怎么做才能“防患于未然”,彻底纠正孩子不良的表达习惯和发泄方式?

避免因为怕“丢脸”而不教

很多时候,“先教孩子后教别人”被简单理解为无视孩子尊严的粗暴行为,这是很多家长所否认的。他们认为,在别人面前教育孩子会让他们感到羞辱或羞愧,这会损害他们的心理健康。其实在公共场合,父母不应该因为“害怕”而完全放弃照顾孩子;只是不要严厉地教训或训斥孩子,你可以用温和而坚定的态度告诉他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为什么。

同时,家长在公共场合管教孩子时,要尽可能坚持原则,不要受外人影响。不像在家里,在公共场合,“别人”的反应会影响父母的行为。有些家长,为了面子,希望快点和好,只好马上满足孩子的要求。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妥协可能会让家长失去教育孩子的威信和主动权。

巧妙利用环境中的教育因素

环境因素在教育学龄前儿童方面尤为重要。因为对于这个阶段的宝宝来说,他们的学习大多是通过观察和模仿发生的。所以家长要好好利用这些因素。在公共场所,孩子们感受真实的事件和人。家长在这个时候适当的教导,可以在心里留下直观的印象,教育效果会更好。比如带孩子去图书馆看书、绘本的时候,告诉孩子不要大声说话,因为会打扰别人看书,影响别人。

提前制定规则。

很多时候,孩子在外面没有规则,大多是因为家庭内部缺乏明确的规则和原则,而学龄前是孩子规则意识建立的时期。所以,孩子要想在外面表现好,提前建立规则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带孩子外出,可以提前告知旅行计划,向孩子说明要求,让孩子按照确定的规则约束自己的行为,即使犯错也知道错在哪里。

摘要

婴儿当众啼哭固然令人讨厌,但也蕴含着一种“把坏事变成好事”的教育机会。因此,家长一定要摒弃因“怕”而不教的错误观念,巧妙地利用环境中的教育因素,帮助宝宝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渐成长为一个懂规则、讲道理、关心他人、温暖独立的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