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教幼儿辨别粗细?
一、教育目标 ?
1、会运用感官比较两个以上物体的粗细、厚薄 ?
2、知道物体的粗细、厚薄是相对的。
二、重点和难点 ?
1、重点:物体量差异的相对性。?
2、难点:词与概念的匹配。物体量差异的相对性。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教具:厚薄不同的书、纸、布若干。粗细不同的毛线、小棒、笔若干。?
学具:每个幼儿一份厚薄不同的纸、布。粗细不同的毛线、小棒笔。每个幼儿的物品不必完全相同,以便交换使用。彩色的篮子若干只。数学角内放粗细、厚薄不同的物品和分类盒。(分类盒上用形象的图画表示物体的粗细、厚薄。)
四、活动流程?
分类—>指认—>命名—>分类 ?
1、通过分类活动使幼儿积累有关粗细、厚薄的感性经验。?
(1)在来园活动区域活动时让幼儿用数学角里的材料进行分类活动。教师可通过提问了解幼儿的分类水平,如:“为什么把这支笔放在这个盒子里?”等。?
(2)该分类活动是个别进行的,教师应尽可能了解每个幼儿的操作情况。 ?
2、通过指认活动帮助幼儿在词和有关概念之间建立联系。?
(1)幼儿每人一份粗细、厚薄不同的物品。?
(2)听指令取出相应的物品。如“找出一张厚的纸。”“把粗的 毛线举起来。”指令可由教师发出,也可让幼儿发指令,以提高幼儿活动的兴趣,并向命名过渡。 (3)要求幼儿说出完成指令的方法(即采用什么方法比较出物体的粗细、厚薄的)。
3、通过命名活动使幼儿完成概念与词的匹配。?
(1)让幼儿说出教师出示的物体的粗细、厚薄。?
(2)让幼儿按指令介绍自己盒子里的物品的特征。如:“请说说你盒子两根小棒的不同”。?
4、通过分类活动让幼儿体验物体量差异的相对性。?
(1)让幼儿根据语言标记分类。如:“请把粗的小棒放在红的篮子里。”?
(2)向幼儿展示分类结果,让幼儿思考分得对不对。?
5、通过讨论使幼儿理解物体的粗细、厚薄是相比较而言的。?
(1)检查分类结果。如:“红篮子里的小棒是否都是粗的?”?
(2)讨论:为什么大家都把自己盒子里粗的小棒放进去,现在却是有的粗有的细。 ?
6、通过变化粗细、厚薄的操作活动让幼儿进一步理解物体量差异的相对性。?
(1) 让幼儿按指令作变化粗细、厚薄的操作,如:“请你让盒子里的毛线变细”。?
(2)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如可以用分解的方法使毛线变细,也可找出比它粗的毛线作比较。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
7、通过智力游戏发展幼儿初步的推理能力。?
(1)智力游戏“谁更粗?”毛笔、钢笔和铅笔比粗细。钢笔比铅笔粗,毛笔比钢笔粗,毛笔和铅笔哪个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