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几种光盘?

光盘分类:

(光盘)光盘。CD由liad-in(开始记录数据的位置)组成;然后是目录区,从内向外记录数据;在记录之后,添加导出轨道结束记录标记。在光盘上,模拟数据是用大刻录机刻在光盘上的,肉眼看不到很多小坑。

CD-DA: (CD-Audio)一种用于存储数字音效的光盘。1982年,索尼和飞利浦制定了红皮书标准,以音轨的方式存储声音数据。光盘具有兼容这种规格的音乐电影的能力。

CD-G:(compact-disc-graphics)CD-DA添加了图形,成为另一种格式,但还没有普及。这是对多媒体计算机的一种尝试。

Cd-rom:(光盘只读存储器)只读光盘播放器。1986年,索尼和飞利浦制定了黄皮书标准,定义了文件格式。定义了两种类型,用于计算机数据存储的模式1和用于压缩视频图像存储的模式2,使光盘成为一种通用的存储介质。并加入检错码、纠错码等比特位,保证计算机数据能被完整、正确地读取。

GD-ROM:千兆光盘是雅马哈公司生产的多媒体光盘,日本世嘉公司于1998年投入使用,用于媒体录制和游戏机。最大存储容量为1GB,用来替代当时市场上盛行的650MB-700MB容量的光盘。GD-ROM由雅马哈公司生产,其工作原理是在原有光盘的基础上重新打包压缩数据,增加存储容量。由于其结构和生产因素,GD-ROM的数据不能被传统的光盘刻录机复制。

CD-Plus: 1994,微软发布了新的增强型CD标准,也称为CD-Elure。它把CD-Audio音效放在CD的第一轨,然后放数据文件,这样CD只能读前面的轨,不能读数据轨,达到电脑和音频的双重好处。

CD-ROM XA:(CD-r om-Extended-Architecture)1989,索尼、飞利浦、Micuosoft对CD-r om标准进行了扩展,形成了白皮书标准。它分为FORM1和FORM2以及一个增强型CD标准CD+。

激光视盘。索尼,飞利浦,JVC,Matsu**a等。* * *是一起制定的,属于白皮书标准。指激光影视碟片的全动态、全屏播放。

CD-I: (Compact-Disc-Interactive)是飞利浦和索尼联合制定的一种绿皮书标准。这是一个交互式光盘系统。1992实现全动态视频图像回放。

Photo-CD: 1989,柯达公司推出的照片光盘orange book标准,可以存储五种格式的100张高分辨率照片。可以添加相应的解说词和背景音乐或剧集,形成一组音频电子图片。

CD-R:(可录光盘)1990,飞利浦公布了多段一次写入光盘数据格式。属于橘皮书标准。在光盘上加一层可以一次性记录的染料层,这样就可以刻录了。

CD-RW:在光盘上加一层可重写的染料层,可以用激光在光盘上重复写入数据。

SDCD: (Super-density-CD)是由东芝、日立、先锋、松下、JVC、汤姆逊、三菱和Timewamer生产的超高密度光盘的规格。双方都提供5GB存储容量,数据压缩比不高。

MMCD: (Multi-MDEIA-CD)是索尼、飞利浦等公司生产的多媒体光盘。一面提供3.7GB存储容量,数据压缩度高。

Hd-CD:(高密度-CD)高密度光盘。容量大。单面容量4.7GB,双面容量高达9.4GB,有的达到7GB。HD-CD光盘采用MPEG-2标准。

MPEG-2: 1994,运动图像及其声音编码的ISO/IEC标准。广播级图像和立体声信号的压缩和解压缩。

DVD: (Digital-Versatile-Disk)数字多功能光盘,基于MPEG-2,4.7G大容量,可存储65,438+0.33分钟的高分辨率全动态影视节目,包括一个杜比数字环绕声音轨。画质和音质都是VCD无法比拟的。

DVD+RW:可重复写入的DVD光盘,也叫DVD-e,惠普、索尼、PHOIPS * * *发布的标准。容量3.0GB,采用CAV技术,获得高数据传输速率。

PD光驱:(PowerDisk2)是松下的可写光驱和CD-ROM的组合,有两种型号:LF-1000(外置)和LF-1004(内置)。容量650MB,数据传输速率5.0MB/s,采用微型激光头和精密机电伺服系统。

DVD-RAM:由DVD论坛协会建立和发布的商业可读和可写DVD标准。它容量大、价格低、速度快、兼容性强。

UMD:(通用媒体光盘)索尼电脑娱乐公司(SCEI,俗称SCE)自主研发的UMD光盘被称为“通用媒体光盘”,并于2005年6月21日被Ecma国际正式认定为标准规范。尺寸(大约。):65mm×64mm×4.2mm,带塑料保护壳。UMD光盘采用660 nm红色激光双层刻录模式,最大容量为1.83GB,UMD光盘目前作为PSP的游戏光盘,但在索尼的计划中,这款新一代光盘将广泛应用于各种影音产品中。在去年的E3展会上,索尼集团旗下的索尼音乐和索尼电影展出了储存在UMD的MTV和电影片段。目前UMD的规范有“UMDAudio”和“UMDVideo”,分别采用新一代H.264/AVC图像压缩标准和索尼自主制定的ATRAC3Plus音频压缩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