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运动会幼儿园教案

活动目标:

1.理解序数的含义,用序数正确表达5以内物体的顺序。

2.从不同方向(从左到右和从右到左)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初步了解物体的排列位置随初始方向的变化而变化。

3.在活动中,让孩子体验到和同龄人一起玩的快乐,愿意和他们一起玩。

4.通过活动学会玩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让孩子感受到快乐和乐趣,不知不觉中就应该学到了知识。

活动准备:

“动物游戏”课件,一些小动物的图片,房子地图卡,儿童操作卡。

活动流程:

先用“小动物参加运动会”来介绍活动,引导孩子复习5以内的数字。

老师:孩子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运动会吗?

婴幼儿1:对,是比赛。

孩子2:有赛跑、游泳和球类运动。

孩子3:我们要评冠军什么的。

老师: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将举行一场运动会。(展示小动物图片)我们来看看一些小动物。他们是谁?

幼:有狮子、小羊、兔子、奶牛、猪和五种小动物。

孩子们的运动会还是熟悉的,但是老师的提问引起了孩子们的多次讨论。孩子们对动物运动会的话题很感兴趣,所以他们很关注它,并很快地数出动物的数量。

二、游戏:“小动物排队”。

教师引导幼儿用序数正确表达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老师:五只小动物快速排好队。(展示图片2)请告诉孩子们猪在哪里排队。

儿童1:小猪排名第四。

老师:你是怎么数的?让孩子演示点数。老师问各种动物安排在哪里?)

老师:小猪安排在哪里,大家有不同意见吗?

孩子2:排名第二。

老师:你也数数。你怎么会是第二?(请这个孩子示范要点)

(让孩子掌握序数是这个环节的重点,老师的问题是小动物排在哪里,而不是排在哪里,这样更能达到第一个目的。从孩子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对序数的掌握很清楚,能很快说出每种动物的位置。老师抛出问题“有哪些不同意见?”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同一个动物会有不同的排列位置,并引出下一个环节。)

第三,引导孩子理解物体的排列位置是随着开始方向的变化而变化的。

老师:为什么小猪一会儿排第四,一会儿排第二?

孩子1:第四,从这边数(中班的孩子还不清楚),第二,从那边数。

幼儿2:不同侧面的数字不一样。

老师总结:判断物体位置时,物体的位置也会因方向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相对性是序数确定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儿童学习序数的一个难点。通过让孩子观察、比较、思考,让孩子很快理解数字排列变化的问题。)

四、用“游戏开始了”(如图3)复习判断5以内物体的位置。

老师:小动物们开始比赛了。让我们看看他们参加什么项目的比赛。

孩子1:是赛跑。

老师:让孩子们告诉我们动物排在哪里,从哪里开始计数。

(在这一环节中,让孩子根据以上所学的经验,从不同方向数动物的顺序。)

五、幼儿操作活动,复习5以内的序数,进一步理解序数的意义。

1,出示房屋地图卡,了解小动物的新家,根据小动物上的编号将小动物送到相应楼层。

2.“快乐郊游”,根据提示画出动物的相应位置。

3.“查找并连接”。按照两个动物队列的顺序,按要求记下每次动物的数量。

活动反映:

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学会了5以内的单向序数,初步建立了序数的概念,能够按照从左到右、从右到左的顺序点数,为以后学习不同方位的序数打下了基础,也为孩子们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坐标。整个活动环节安排合理,思路清晰,孩子的学习效果更好。具体体现在:

1.注意孩子对序数的掌握。序数的掌握是序数教学的重点。在这项活动中,教师可以关注幼儿是否正确掌握了序数,用直观教具进行讲解和演示,帮助幼儿理解数字的含义,并用序数正确表达物体的顺序。

2.渗透性物体排列位置的相对性。相对性是儿童数学教育中一个重要的数量关系。在序数判断中,即物体的位置不变,但对其位置的判断会因为起始方向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在这个活动中,老师可以使用自然的问题,“为什么有些孩子说猪的位置在第二位,有些孩子说是第四位?”“激发孩子的思考和讨论,让孩子从不同的方向去理解要点,结果是不一样的。

3.注重通过操作和游戏来学习巩固。学习序数,不仅要让孩子掌握序数,还要注意让孩子在主动运算的过程中,建构最初的数的概念。在这次活动中,老师设计了“小动物游戏”的游戏情节,先展示五只小动物,讲“小动物在哪里?”让孩子学会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说出一整排动物的序数;然后展示动物大赛的图片,让孩子说说哪个动物站在哪个跑道上,利用刚学的关于序数的知识,帮助孩子解决新问题;最后,让孩子练习,根据能力不同分成三组,放入不同难度的操作材料,让孩子巩固对序数的理解。

4.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抽象、深奥的序数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将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变成生动有趣的教学软件,整个活动以小动物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每当电脑显示小动物参加比赛的画面时,极大地激发了孩子的学习欲望,同时电脑用不同的声音判断孩子答案的正确与错误,生动和谐,优化了教学情境。

缺点:

1.生活就是课堂,孩子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可以运用到孩子的生活中。比如孩子可以增加队列,让他们说自己的位置。

2.整个活动的信息内容不是很全,活动时间短,可以增加孩子练习的机会,让每个孩子尝试做各种难度的练习。

3.活动中注意避免无效问题。在活动过程中,老师的提问很重要,通过提问可以激发孩子的思维热情。但是活动刚开始,老师的介绍似乎有点流于形式。"你知道什么是运动会吗?"是与目标无关,没有有效利用集中教育活动有限时间的无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