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旅游专业毕业实习报告怎么写?

一、实习的基本情况

1.实习时间为2009年7月6日-2009年7月12。

2.实习目的:

通过走访陕西、内蒙古和中国宁夏的优秀旅游城市,了解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的现状。重点了解当地餐饮业、旅游饭店、旅游交通、旅行社、4a级旅游景区旅游资源现状;学会用所学去观察、了解、分析这些旅游企业的现状;学习旅游企业员工的优秀品质和团队精神,树立劳动观念、集体观念和创业精神。

二、实习安排:

7月6日从十堰坐火车到达安康,在关江边、安澜楼、18: 14坐火车到达玉树。7月7日10到达玉林,休息。下午游览红石峡、镇北台,晚上入住玉林。7月8日上午,我坐车到东胜,然后转火车到包头。乘车前往塔拉,赛汉参观草原,傍晚游览市区购物,入住包头。7月9日上午,参观了全国重工业旅游示范点北方兵器工业城旅游区。15: 35下午22乘火车;39到达银川,苏银川。7月10上午乘车直达镇北堡华夏西部影视城,下午参观清真寺。17: 30坐火车第二天9: 00到达Xi安。7月11,上午休息,下午免费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晚上免费参观大雁塔广场和钟楼,观光购物。留在Xi安。7月12,早上11: 50坐火车,16: 05到达旬阳北,然后换乘火车,当晚返回十堰。

三、旅游意识实践的内容:

对于这次旅游实习,目的是通过这次实习让我们对自己的专业有更细致深刻的了解,认识到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不再局限于书本,而是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从而对自己的不足有更深刻的认识,但同时考虑到各种内容和艰巨任务的问题和困难,老师将我们36人分成食、住、行、游、购、娱六个小组进行组织学习,便于我们通过实际措施系统地、独家地学习和感受旅游资源和目的地。从而进一步学会分析游客的决策行为和空间行为。

作为“线”组的一员,我们收获颇丰。

“游”是旅游活动过程中的一个链条;这是旅游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旅游心理的一个侧面反映。说起“旅行”,自然想到的是与旅游交通、旅游行程(旅游线路的安排)密切相关。

为此,我在这次实习中总结了以下几点:

1.在旅游业中,交通始终是影响游客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1)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时间,出门在外尽量少花时间在路上已经成为很多人的首要原则。

我们实习采取的是“一步一步向北”的策略,所以坐火车是比较适合中线旅游的交通方式。事实上,目前有相当比例的长途游客选择乘坐飞机。一般情况下,很少有人会选择轮船作为旅游的交通工具,选择坐火车的游客也在减少。在中线游中,几乎所有的飞机都等于火车,而轮船只占很小的比例。这是整个旅游交通选择的发展趋势。

(2)同时,由于经济条件的改善,舒适度也开始影响交通工具的选择。

所以长途游客愿意坐飞机,相比火车,更舒适的旅游列车更受游客欢迎。在一些路线上,人们更喜欢乘船而不是更快的火车,只是从舒适的角度出发。在我们实习的过程中,景点和落脚点之间的交通工具也是公交车或者出租车。让班级(也叫团队)能够开展集体活动,显然不是最好的方式。相比之下,公交车上又挤又吵,大部分时间都没有座位。对老师的工作安排和学生的临时休息要求都是不利的。这就是团队活动和游客舒适度的矛盾。为了协调两者的关系,离不开下一个因素。

(3)价格。价格问题恐怕对运输方式的选择还是至关重要的。

可见,很多游客选择坐火车只是因为成本远低于坐飞机,价格因素制约了坐飞机游客数量的快速增长。毕竟,是否经济还是大多数人必须考虑和面对的问题。比如我们都是学生,实习的目的是从旅游中学习、了解、发现,所以会因为价格而选择交通工具,不会选择价格更高的交通工具。

那么,其实游客选择交通工具是基于内心的需求。游客需要的不仅是经济实惠,更是便捷舒适的旅游方式。将三者完美结合是不现实的。舒适的交通工具自然价格不菲,游客也未必适应方便快捷的方式。

所以我认为,旅游公司、旅行社和相关部门在制定和规划一条线路时,首先要调查差异较大的人群是如何看待和选择旅游交通工具的。需要明确这条旅游线路的身份或者设计这条旅游线路的人的年龄,相当于同一类型的游客组团旅游,会让游客在选择交通工具上保持相对一致。

(4)如何找到交通与旅游的契合点,也会很直接。

对游客有影响。

这一点非常重要。例如,在我们实习期间,我们在玉林-东胜段使用“汽车”作为交通工具。沿途风景很美,可以看到草原和蒙古包,会以“乘车观光”的方式给游客心理注入新鲜感。再加上沿途的风景,游客在车上也不会轻易觉得时间过得很慢,感觉很累,在目的地下车后会给游览过程增添新的活力。

一方面也是一种很好的游览方式,另一方面也满足了游客的需求。

在这方面,水路应该是可以借鉴的。长江轮渡公司也推出了节日专用船,短暂而充实的游览将为旅游业带来更多的力量。

看来新形势下如何针对游客的需求,才是成功的关键。而交通始终是关系到游客需求、影响游客满意度的重要因素。针对不同类型、不同身份的游客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是尊重游客自我要求的体现。同时,利用交通运输的特点开发和制定新的旅游项目,是旅游与旅游交通运输关系的升华。

2.作为旅游行业,设计好旅游线路,规划好旅游行程是重要环节。

(1).设计师应该根据不同游客的需求设计有特色的路线。

例如,许多商人在洽谈业务时也需要到处旅行。他们的旅行多为商务原因,消费高,住高档酒店,来去匆匆;退休老人的旅游线路要轻松、休闲、节奏略慢、费用适中等等。

旅游线路设计的关键是满足市场需求。具体来说就是必须最大程度的满足游客的需求,比如最低的成本,最方便的行程安排。因此,关注作为旅游活动主体的心理和生理需求,会给旅游活动带来便利,提高游客对旅游的满意度和积极性,进而促进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

(2)旅游线路的设计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为适应旅游市场的需要,应尽量依托原有交通线路,根据旅游发展的现有基础和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特色、组合、区位条件,有区别、有重点地确定线路,分步开发,满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比如我们在参观安康河的时候,了解到这是刚刚开发的,建成后会给安康旅游带来很大的好处;在旬阳,车站很简陋,很难和其他城铁车站相比。既然旬阳有站,说明这是个交通岔口。如果能挖掘和开发旬阳及其周边地区潜在的旅游资源,如果能把遗址变成旅游景点,带来可观的效益,从而达到更好地建设旬阳的目的,那么这就是旅游线路的设计,是对旅游发展的促进。

(3)旅游行程是旅游路线的具体体现,完善的旅游行程使旅游路线名副其实。

在这次实习中,行程安排紧凑,没有任何怠慢和默认,让我们意识到,作为一个游客,他需要的是旅途中的充实和不知所措,而没有略读。一天换一个城市的快速旅行安排,难免产生两种声音,“这让游客迅速投入到下一个目的地,紧凑而充实”和“这让游客觉得什么都没去过”。

所以我觉得行程安排要有序,要详细。哪个城市或景点有突出的题材和特色,值得我们留下来。所谓品牌响亮,有特色,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主题。在这样的地方,城市足够让游客流连忘返。旅游特色不太鲜明的景点,不需要花时间。这种细节与细节形成对比,从而增加了旅游目的地的感知机会,大大提高了旅游目的地的重游率。

(4)如果将“旅行”简化为简单的交通工具,如在路上、火车上、飞机上等。,导游是缓解游客疲劳,放松心情的方向盘。

开展不同的活动,谜语,魔术等。针对不同类型的游客,并处理游客因旅游而产生的兴奋、疲劳、烦躁情绪。但同时也要找准时机。当游客普遍疲劳需要休息时,导游最好不要打扰。这次实习,在去火车的路上,老师带领我们参加了一些游戏,都缓解了我们长途跋涉的疲惫。

现在旅游越来越时尚,旅游市场发展日新月异。通过这次实习,我学会了把实习过程当成一个旅游产品(旅游线路),体验这个产品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

这项实习计划的有效实施,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和指导老师的良苦用心。在此向我的团队成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大多数游客出去参观名山、名河和名胜古迹。放松、娱乐、增长见识是他们的主要需求。及时掌握旅游市场动态,注重新产品、新线路的开发,根据市场情况及时推出新的特色旅游线路。同时,为不同类型的游客选择合适的旅游交通工具。是旅游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我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旅游业发展旅游业的努力,中国的旅游业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