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室内团队游戏

儿童室内团队游戏大全

孩子玩游戏时的天性,那么你知道哪些比较安全的游戏?以下是我的儿童室内团队游戏全集,欢迎大家来看看!

首先,把猪拉走

目的:练习蹲姿,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

准备:4个藤圈,一些猪头帽,一些“猪圈”。现场布局如下所示:

怎么玩:班里的孩子分成两队。每队两个孩子为一组,1和2报数。老二扮演猪的角色,戴上头饰。第一个孩子扮演“拉猪人”的角色,把藤条圈往前拉,“猪”蹲着。孩子们都拍手说童谣:“耳朵大,眼睛小,猪全身都是宝。快把猪拉进猪圈,猪要走好了。”把“小猪”送到端线的椅子上坐下(进猪圈),扮演拉猪人的小朋友跑回来把藤圈交给第二组,依次进行。

规则:“小猪”必须蹲着走路,不能站起来。

第二,把猪赶入栏内

目的:让孩子学会侧身击球,培养孩子的准确性和判断力。

准备:6-8个凳子,2根棍子,2个球。

玩法:全班分成人数相等的四队,分四列站在两端(如图),一队和三队相对,二队和四队相对。听到口令后,1队和2队的两个孩子用手侧向握住木棍的上端,用木棍的另一端将球(猪)向前滚,使球(猪)依次滚过凳子,直到球滚到第三对和第四对孩子的前面,互相接替,滚的孩子站在尾排。游戏继续进行,直到第一队和第二队的孩子交换了位置。最后,跑得最快的人获胜。

规则:

(1)球必须滚过凳子才能有效。球没有滚过的地方,必须再滚一次。

(2)不允许踢腿。

第三,小守门员

目的:训练孩子踢球和控球的能力。

准备:A队每人一个球。

玩法:把孩子分成A、B两队,每队站成一条横线,间距6米。各队队员之间的距离为1米。A队队员每人脚下放一个球,B队队员张开腿,与左右同伴碰脚(如图)。

比赛开始,A队的孩子同时踢球射门,B队的孩子拦截(用手接球或用脚挡,踢回来)。射门成功(球越过二队防守)一球得一分,老师记下总分。然后A队和B队交换位置,交换射门,守住球门。得分多的队获胜。

规则:

(1)投篮时,必须站在线外。只能用脚踢,不能用手扔。

(2)可以直线射门,也可以斜线射门,但必须在有效范围内,也就是在两端守门员的外侧脚内。

(3)守门员不得离开球门拦截。

提示:根据儿童的年龄活动情况,拍摄距离可适当缩短或延长。

四、触球

目的:培养孩子的视觉能力,锻炼手臂肌肉。

准备:几个球。

玩法:请4个小朋友分别站在A、B、C、D四个位置得到1个球,A为一组,B为一组。听老师指挥,A把球滚给丁,丁把球滚给A,两个球在半路相撞。b和C的动作是一样的。台球多的队获胜。

提示:这个游戏也可以在桌子上玩,孩子们站在一个角落里。方法同上。

五、绳球各种玩法。

目的:培养动作的敏捷性和协调性,训练儿童的传、踢、顶、投、抱、跳等技能。

准备:绳球很好做。用彩布或塑料布做成一个球,中间包一些石头、锯末、乒乓球,用绳子绑住,再用一根50厘米左右的短绳子绑成一个绳球。

(1)绳索传球球

玩法:将绳球上的绳子绕在球上后,将绳球堆成一堆,一群孩子面向球站成一列,两腿左右分开,与肩同宽。第一排的孩子把绳球从腿上一个一个向后传,第二排的孩子把绳球一个一个放在身后。绳球传过去后,孩子们集体回头,排在最后的孩子成为头。然后头人们用手将绳球从头部一个一个上传,头人们将球放在一起,直到结束。然后尾排又变成头排,然后球从腿下面传过去。游戏可以反复玩。

(2)踢毽子

玩法:幼儿手持一根绳子,一只脚站在地上,用另一只脚的内侧连续踢毽子(绳球)。内踢之后,难度可以提高。

(3)头球

玩法:把绳球的绳子绕在球上套在头上,然后走在平行线中间。要求不能踩线,不能掉球,否则再走一次。可以来个正面接力赛。

(4)跳扣球

玩法:把绳球挂在横线上。孩子手臂抬起后球比手指高25厘米左右。双腿原地跳起,手掌触到悬浮的球,或者跑几步,跳起,触球,扣球。

(5)空中乒乓球

玩法:孩子拿着乒乓球板,击打绳球使其振动。当球落回后,继续像打乒乓球一样击打绳球。但是两个人打,没打中的一方被打败,失分多的一方被打败。

(6)角度跳跃

玩法:幼儿用脚内侧握住绳球,原地跳跃,将绳球向前抛,看谁扔得远或准。也可以把绳球放在膝盖之间,连续向后跳。跳得最远的人获胜。

第六,各种玩法的球

目的:训练幼儿的滚球、排球、传球等技能,以及协调性、敏捷性。

准备:排球、篮球、足球、大小球等。

如何玩:

(1)滚球

①双手滚球:一对孩子面对面蹲着,用对方的手滚球。

②单手滚球:用左手或右手将球滚向对方。

③滚球进门:3人成一条直线,如图。甲乙双方面对面站着,丙方双脚隔成一扇门。a和B滚球,球必须穿过C的球门。如果有人的球没进门,和c交换位置,可以重复。

(4)击球:可以用球击打保龄球、圆木圆柱、积木、酒瓶。将上述物品放在距投掷线3~7米处,将幼儿分成若干组,人数相等,排列在投掷线后方。游戏开始,老师发出口令,每组第一个孩子单手持球,从后向前直线滚出,撞倒1个物体,得1分。把对象拿好,继续让各组第二名竞争,以此类推,依次进行。最后,得分最多的人获胜。

⑤保龄球比赛:每队6人,站在场地两端(如图)。A队的一个孩子把球滚到B队,B队的孩子接球后滚到A队,A队接球后滚到B队,B队接球失败,A队得一分,B队发球。最后,得分最多的队获胜。

(2)球拍球

(1)原地单手拍球。

(2)原地左右手交替拍球。

(3)单脚站立,拍球。

(4)双脚踢球:拍一拍,跳一次,像兔子一样。

⑤摆球:用最大的臂力把球向上弹起,然后旋转一次再把球弹起,也可以连拍几个球再旋转一次。

⑥花样拍子:单腿左右交替拿球,或蹲下用手指拍。

(3)传球

(1)击鼓传诵:幼儿坐成一圈,教师击鼓或敲钟,集体说童谣或唱歌、数数。孩子一个个传球,声音停止。谁有球,谁就做图案球拍。

②两人传球:A、B面对面站立,距离由近及远逐渐增大,互相抛球、接球。

③自接自投:双手将球抛过头顶后在球位接住高球,将球抛过头顶作为低球。听老师指挥投高球或低球。

(4)过头顶传球:站成一列纵队,头部的孩子双手持球,过头顶传给后脑勺,第二个孩子接球,依次过头顶传回来。

⑤腿下传球:站成一列纵队,两腿分开站立,领头的孩子弯腰把球从腿下传给第二个孩子,然后第二个孩子从第二个孩子后撤,依次传给第三个孩子。

⑥互相传球:孩子们站成两列,A队第一个孩子传给B队第一个孩子,B队第一个孩子把球传给A队第二个孩子,依次互相传球。或者从左往右,从右往左传球。

(4)运球

直线运球:直线运球。

2左右手运球:幼儿走直线或圆线,在白线两侧左右手交替运球,球不能压线。

③弧形运球:放小椅子、积木、保龄球等。随意变成直线或者几何图形,然后以曲线的方式绕着物体运球。

4双人运球:两个人走在一条直线的两侧。a把球拍从左边放在白线的右边,B把球拍从右边放在白线的左边,运球时向前移动。

⑤运球跳跃:在场地上画出间隔为1米的平行线代表小河沟,宽度为10 ~ 30cm。运球时要跳过沟,球不能掉进沟里。

⑥蹲下运球:身体半蹲,双膝分开,双脚张开,双臂垂于身体前方持球,在跳跃运球的同时,学青蛙一样呱呱叫。

⑦报纸运球:每人一份报纸,一个球。老师发出命令后,孩子们把球放在纸上,向前拉。球落下后,他们应该在向前移动前把它放好。

⑧花样运球:两人一组持球,夹球向前,头对头;腹对腹球推进;背靠背向前传球。

七、没有鼻子的“大象”

目的:通过游戏培养孩子的幽默感,通过笑声培养孩子唱节拍歌的兴趣。

如何玩:

一半的孩子围成一个圈,另一半扮演站在圈里的猪的角色。

(1)-(2)在该部分中,孩子们在圈内边唱歌边拍手。扮演猪的孩子身体前倾,手臂弯曲时,双手按在耳朵上,做出大耳状,一步一个脚印。

③-④段“小猪”走路时双手呈弧形挂在身体两侧,显得很胖。孩子们在圈子里的动作保持不变。

⑤-⑤,“小猪”的动作和⑤-⑤一样,圈里的小朋友动作不变。

⑦——⑧小节中,“小猪”左手放在臀部同一位置,右手指指向右侧。孩子们在圈子里的动作保持不变。

⑨-⑩段,“小猪”拍手走着,围着一圈找孩子。

八、五指歌

目的:练习手指灵活性,培养孩子的节奏感,发挥孩子的创造力。

玩法:全班小朋友围成一个圈,让一个小朋友扮演一个小猎人的角色,跟着歌词表演,其他小朋友跟着歌词的节奏一个一个地伸、弯手。⑦ —— ⑧小节中“猎人”做出一个射击动作,谁瞄准它就立刻做出一个松鼠动作,跳出来。⑨-⑩儿童可以自由创作和表演歌词。

九、鸡吃米饭

玩法:在地上画一个圈当鸡舍,玩鸡的小孩站在圈里。另选一个孩子扮演饲养员的角色,站在圈外,手里拿着一些小纸板或塑料茶。准备好前奏。歌曲开始时,“饲养员”边唱边在节奏圈外撒“米”。当你唱到“你也捡,我也捡”的时候,“鸡”就出圈去争取了。当音乐结束时,捡得多的一方获胜,成为“看守人”。

十、小鱼追虾

玩法:小朋友围成一圈,让两个小朋友分别扮演小鱼小虾。音乐响起,“小鱼”追“虾”。“虾”至少向前跳三次,“小鱼”必须站着不动。“小虾米”跑了,“小鱼”也可以开始追了。音乐一停,“小虾米”就跑到原来的位置,没被“小鱼”抓住的那个赢了。

十一、顶角

目的:训练孩子的机智灵活,巩固所学知识。

准备:在纸上写一些算术题。

怎么玩:把孩子分成两组。音乐开始时,两组中的第一个孩子(背上有算术题)会在其他孩子的伴奏下模仿小动作:低头、弯腰、垂手。谁先看到对方背面的问题并算出数字,谁就赢了。音乐又开始了,第二对小朋友开始做游戏。如果双方都没有算出数字,其他小朋友会为他们拍手数。

规则:被要求当看客的孩子不允许“打电话”。

十二、双跳

目的:练习跳跃动作。

准备:每人1个沙袋。现场布局如下所示:

玩法:所有小朋友面向圆心站在大圆外5米处,说童谣:“小沙包真乖。拿起沙袋,跳起来。一、二、三,使劲扔,看谁分数真高!”儿歌唱完后,孩子在脚内侧前方握住沙袋,向前一跳,走到第二圈线外,用脚握住沙袋,向前抛。沙袋落在中间得3分,每向外一圈少得1分。三次后计算总分,得分最高者胜。游戏可以反复玩。

规则:只能双脚夹着沙袋往前跳。

提示:老师要告诉孩子找到沙袋要记住分数,强调教育孩子做诚实的好孩子。

十三,一起去

目的:培养幼儿团结、合作、同步的能力。

准备:1米长、儿童脚宽的木条2条,木条上钉2根宽松紧带。

玩法:两个孩子同时站在两块木头上,把脚伸进钉好的松紧带里,同时用左脚或右脚往前走。为了增加游戏的难度,可以让两个孩子在熟练的基础上面对面站着,朝同一个方向走,这样一个孩子会往前走,一个会往后走。

提示:玩游戏时,可以采取比赛的形式,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玩法:幼儿握住绳球的绳端,向侧面伸展手臂向一个方向旋转,使球随身体快速旋转。老师喊着“一,二,三!”孩子松手,让球飞起来。绳球飞得远的队获胜。

十四、狐狸和兔子

目的:训练双脚跳起的能力。

准备:兔子头饰若干,1狐狸头饰若干,小椅子若干。现场布局如下所示:

玩法:一个孩子扮演狐狸,几个孩子扮演大树站在椅子上,剩下的孩子蹲成一个大圈当森林。游戏开始,老师扮成兔妈妈说:“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去树林里玩吧,好吗?”小朋友戴着兔头,一边用脚跳进圈里一边说童谣:“长耳朵的小白兔,在树林里捉迷藏。采蘑菇,开心,当心狐狸!”念完童谣,“小兔子”围着“大树”跳着、跑着、蹲着采蘑菇,“树枝”随风自由摆动。当“兔妈妈”说:“狐狸来了!”“狐狸”跑出房子去抓“兔子”,被抓的“兔子”自觉地蹲在“狐狸”家门口。如果“兔子”蹲在“树”旁边,说明“兔子”已经进洞,“狐狸”抓不到洞里的“兔子”。抓到6~10只“兔子”后,互换角色,重新开始游戏。

规则:

(1)“小兔子”要说童谣,双脚跳起。

当狐狸来的时候,狐狸开始抓兔子。

(3)“兔子”蹲伏在树旁,“狐狸”再也抓不住了。

十五、跳圈运粮

目的:练习单腿跳跃。

准备:几个沙袋(比参与游戏的孩子多)。

玩法:儿童与成人人数相等,站成四列,分四个方向。老师一声令下后,每队第一个孩子一只脚跳进中间圈拿出一个沙袋,另一只脚跳回来打第二个孩子的手。依次进行。做得正确且快速的团队获胜。

规则:只能单脚跳,来回要换脚。

玩法:一手将绳球的绳子缠绕在球上,以盒子或纸箱为靶子,命中得分,得分最多的一方获胜。

十六、三人五足步行

目的:训练儿童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

准备:2把小椅子,放在终点。

玩法:把孩子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每队三人一组,每队在起点依次排列,面向终点,面向终点后面的椅子。每组有3个人。两边的孩子扮演着帮助别人的角色,手拉着手在里面。中间一个孩子扮演残疾人,一只脚站着,另一只脚弯在两个“助人者”的手上,两只胳膊搭在“助人者”的肩膀上。老师给出口令后,“助人”驱使“残疾人”前进,“残疾人”单身。到了终点,“残疾人”围着小椅子跑,三个人恢复原状,依次跑回起跑线。最先完成的队伍获胜。

规则:每队在两组之间接管时,前一组必须扮演残疾儿童,并拍后一组的手,后一组才能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