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吸引分散的孩子玩集体游戏?
表演游戏往往根据故事、童话的情节,对激发孩子参与游戏的主动性有很大的影响。教师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有趣的故事情节为切入点,激发孩子日后参与游戏的兴趣。
1.选择情节简单、生动有趣、跌宕起伏、重复情节的表演作品,能有效激发孩子积极参与游戏。
比如伴唱歌曲《兔子乖乖》的敲钟情节,以及打断狼尾巴、兔子与狼斗智斗勇的情节,赋予了这款表演游戏强大的生命力。孩子们努力成为狼、兔或兔妈妈,并积极参与活动。再比如“拔萝卜”,各种角色相继出现,一个拔一个萝卜掉在地上,然后送回家,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表现出极大的参与游戏的热情。
2.加入有趣的故事情节,激发孩子对表演的兴趣。比如“下雨的时候”这个故事,可以加上小猫和小鸡抱头大喊“雨下大了”的情节,在雨中打喷嚏,匆忙倒地避雨,兔子冲过去帮忙;《人人都爱干净》这个故事可以为剧情锦上添花:兔子太脏了,小狗、小花猫、小鸭不跟他玩,喊“小妖怪来了,小妖怪来了”;兔妈妈没认出她的孩子,叫她走开。小白兔照镜子,被镜子里的怪物吓得趴在地上,不敢照镜子。
3.让孩子自主选择游戏主题。游戏的创造性是否发挥出来,首先取决于孩子是否有自主权。游戏开始,孩子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朋友,然后协商讨论,确定自己喜欢的游戏主题。儿童根据所学的文学作品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充分发挥想象力,大胆确定和创造新的游戏主题。比如孩子特别喜欢玩“狮子、狼、狐狸”的游戏,我就让孩子自由组成角色群,自由创造剧情来玩这个游戏。这样,既给了孩子游戏的自主权,又调动了孩子对游戏的兴趣,为孩子在游戏活动中的创造性表现奠定了基础。
第二,形象的道具诱导孩子参与游戏。
生动的道具可以直接吸引幼儿参与游戏活动,同时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或制作游戏素材,让幼儿更容易进入表演情境。
1.为小班儿童或表演游戏前期提供生动的道具。在“拔萝卜”的游戏中,给孩子准备红色的衣服和红色的有亮边的裤子,让他们戴上绿色的大帽子(萝卜叶)来玩萝卜。
在“小兔子乖乖”游戏中提供漂亮的兔屋、大树和狼毛茸茸的尾巴,可以极大地激发孩子参与表演的欲望,提高他们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情境创设可以给孩子提供一定的游戏环境。比如在“小熊请客”表演游戏之前,我让孩子自主策划、布置主题需要的场景,鼓励孩子自主选择不同的素材。有的用红色塑料做家,用白色大积木当桌子;有的用木椅组成一个家,用可移动的柜子当桌子;有些用栅栏组成一个家,用纸箱当桌子...加上花,围巾,餐巾纸等装饰品。每一个家都是那么温馨、简单、美好,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表演的兴趣。
3.鼓励孩子参与道具的设计和准备。在中大班游戏素材的准备上,应该多一些半成品和自制的素材,让孩子有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平时,让孩子多收集一些废旧物品——饮料罐、纸箱、泡沫板、快餐盒、果冻盒、旧日历等。,让孩子认识到这些东西的价值后,让他们根据故事需要设计制作各种道具:挖几个纸箱,组合成狼的头饰;装饰性的圆形塑料筐做成猫或鸡鸭的头饰;大果冻盒上色做机器人头盔;易拉罐被做成木偶舞台上的小桌椅。在表演“小蝌蚪找妈妈”这个游戏之前,我组织小朋友们讨论:除了头饰,还要准备什么道具?孩子说“大荷叶”、“小草”等等。后来,孩子们想出了主意:你可以用报纸、雨伞、绿垫子,或者吹塑的纸剪做成荷叶;用皱巴巴的纸剪出一个大圈作为池塘,或者用绿色的胶粒和塑料插片拼出草,形成一个“草”。这个过程既激发了参与游戏的热情,又提高了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
第三,鼓励孩子创造性地分配角色。儿童在游戏过程中,在角色分配上差异很大,任务往往过多或过少;演角色也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女生更喜欢温柔的角色,男生爱演强势的角色。所以我主要是通过孩子自由组合,相互约定来解决角色分配的问题。教师作为合作者和促进者加入游戏。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以一种暗示和启发的方式给予帮助,启发他们多方面考虑问题,找到合理的分配方法。比如《白雪公主》玩一个游戏,孩子们想出一个办法,由同一个人来扮演猎人和王子,以解决人太少,角色玩的机会少的问题。
第四,深刻理解文学作品,结合作品研究如何发挥作用。
声音也是有表现力的,各种声音传递着不同的信息。声音表现本质上是通过声调、语调、语速的变化来表现人物不同的情绪、情感和音色的差异,代表人物不同的形象特征。孩子在学习声音的表现技巧时,首先要明白声音有不同的表情,不同的声音表情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
如果用更高的音调、更快的语速、向上的语气说同一句话:“下雨了”,可以表达一种愉快、喜悦的心情;用较低的音调、较慢的语速和向下的语调说话,表达一种沮丧和失望的感觉。通过这样具体生动的例子,我逐渐引导孩子不同程度地理解声音表达的重要性和正确使用声音表达的方法。其次,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训练声音表达表演技巧。在孩子理解的基础上,给孩子简单的训练和引导,设置一些场景,让孩子用合适的语气、语调、语速来表达一句话。比如狼看到白兔说:“我要吃了你!””小白兔说:“救命啊!救命啊!“等一下。然后让孩子区分并学会使用不同的音色,让他们对比分析场景中的人物应该用什么音色。比如:狼和白兔,狼应该用粗嗓还是尖嗓?小白兔应该用什么声音来表现自己,引导孩子自己分析判断,培养孩子用不同音色表现人物的能力,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在语言上,老师着重启发孩子找到角色的性格特征,然后创造性地表演。同一个角色,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比如演狼的时候,可以抬头挺胸,提高嗓门表演狂傲的狼;可以表现出狼张牙舞爪,喉咙沙哑,脚步沉重的凶狠姿态。也可以三步回头看看,以显示狼的贪婪点。同一个角色,在不同的故事情节中,可以体现为不同的语气、动作和表情。另外,尽可能多的谈论性别角色,给孩子留下更多的创造空间,让孩子知道,女孩不仅仅适合扮演温顺的兔子和小猫,有时候也可以扮演大象和老虎。
故事表现离不开文学作品。要表演好故事,必须引导孩子深刻理解文学作品的情节、形象特征、内心活动和情感变化。比如表演故事《咕嘟》引导孩子用尖、细、快的声音和慌张的语气表达小白兔。我问小朋友:为什么要用这样的声音表达兔子?能不能用粗慢的声音?兔子在想什么?等提问。让孩子用不同的声音表达狐狸和猴子,让他们思考:狐狸的性格是怎样的?谁更焦虑?通过分析比较,幼儿表现出声音缓慢曲折的狐狸和声音直快的猴子。要求
当孩子表现得像大狮子时,他们会问:大狮子是什么样的?故事里是什么样的大狮子?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达?引导幼儿用浑厚、缓慢、有力的声音展示大狮子威武的形象。
第四,用灵活的组织鼓励孩子创新,让孩子大胆创造故事情节。
儿童不是简单机械地在表演游戏中再现作品,而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头脑的加工,重新想象,创造想象。
以前我们一般会选择一部表演起来比较轻松,动作和对话比较多的文学作品,让孩子在玩游戏之前熟悉一下,要求他们根据原文中的句子进行对话。后来我发现,孩子们已经不满足于复制内容,他们热衷于自导自演。在表演游戏中,开发新的游戏情节,就像“兴奋剂”一样,会让孩子越来越有活力。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