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是沉迷游戏,家长该如何应对?

当一个孩子全神贯注于一件事时,他能体验到快乐。而游戏就是这样一个东西,它可以创造一个环境,利用游戏设计的一些正反馈机制,让人轻松达到一种不费力的专注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从而体验到身心的愉悦。

其实做很多事情,比如唱歌、跳舞、学习、工作、科研,只要你专注到一定程度,就能体会到这种内心的满足。但是这些东西,是有一个门槛的,你需要主动给自己创造一些条件,然后你才能达到一种专注的状态,享受其中。

但是游戏不一样。如果其他的事情都像骑自行车,打游戏也是骑自行车,但他是骑着一个后面有两个轮子的孩子在练习骑车。玩游戏的重点不是孩子的主动,而是在别人设计的环境中的被动。因此,当孩子离开游戏环境时,很难保持他们投入游戏的高度专注。

所以游戏越简单越好,越简单的游戏对环境的依赖越低。你可以尝试引导孩子从高度设计的电子游戏到对抗性的球类游戏,通过与他人对抗来保持注意力集中。然后就是简单的手工游戏,比如编绳,看似简单的重复,但是你参与其中就能体验到乐趣,而且一旦不够专注,绳结马上就会出错。

这样游戏环境不断简化,专注的能力也随之迁移。最终不是要靠环境被动形成专注力,而是要主动投入专注力,哪怕是在枯燥的事情上。那么将这种专注的能力运用到学习中会有好处。

围棋是一种古老的游戏。下一盘围棋一般需要两个小时左右,可以锻炼人的专注力。柯洁考上清华,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清华看中了他坚持不懈、高强度的专注,又因为围棋规则简单,很容易把他对围棋的专注转移到任何专业领域。而这种专注程度几乎已经预定了他未来在其他行业的成就。

我们认为上瘾只是注意力不集中。只要家长引导得当,孩子的专注力是可以用在正确的地方的。专注不仅能带来快乐,还能创造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