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雷诺阿的人物评价
作为雷诺阿一生中创作的最完美的电影,《游戏规则》雷诺阿说,这是一个识破骗局,知道真相的故事。虽然是一个古老的故事,但其沉重的悲剧意识是对人和社会的一种失望。
雷诺阿通过复杂的人物关系、追逐喜剧的情节和看似荒诞的艺术手法,讽刺性地揭示了战前法国资产阶级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态度:生活就像一场“游戏”,撒谎和欺骗是这场游戏不可侵犯的“规则”;同时,不同社会阶层的男女形象表明,情欲是人的本性,不允许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在浪漫领域的追求和斗争中相互混淆。此外,影片还运用隐喻的手法预言了“怪战”的悲剧结局,最终以这群百无聊赖的男女作为恢复正常社会秩序的手段。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当时欧洲社会错综复杂的阶级斗争和法西斯主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反动势力的猖狂,使得雷诺阿由痛并怒转为悲。《游戏规则》是他的宿命论和无望达到极致时绝望的呐喊。
雷诺阿曾说:“很奇怪,我的电影直到25年后才被人理解。”考虑到当初游戏规则的不幸经历和后来的诸多荣誉,确实是这样。这部电影完成于二战爆发前夕,上映后不久即被禁映。电影审查人员认为这是“不道德的”,军事审查人员认为这是“败坏道德”,许多观众认为这是对他们的“人身侮辱”。这个结果与雷诺阿的初衷背道而驰:“我本想让这部电影赏心悦目,却惹恼了大部分观众,我很惊讶。”雷诺阿将观众的敌意归因于他的“直率”。这部电影表面上描述了和蔼可亲的人们,实际上却展示了正在瓦解的社会。观众在影片中看到了自己,但“自杀的人不喜欢被人看到。”拍《游戏规则》的人自己都没有遵守《游戏规则》,结局可想而知。雷诺阿这样描述他当时的感受:“当游戏规则出来时,我对失败感到非常沮丧,我决定要么停止拍电影,要么离开法国。”
雷诺阿的另一部杰作是《大幻灭》。据其编剧查尔斯·斯波克(Charles Spock)称,这部电影主要表明“战争是愚蠢和丑陋的。战争摧毁了人们的生活。人活着不是为了自相残杀。只有职业军官才喜欢穿军装。”因此,影片中爱好和平的雷诺阿所表达的反战倾向非常明显,他还告诫人们:“无论胜利还是失败,没有一个民族能幸免于战争带来的堕落。几个月内,战争足以摧毁一个发展缓慢的文明用了几个世纪才建立起来的东西。”
雷诺阿纪录片式的质朴,真实准确的细节,生动的人物刻画,丰富的视觉形象,既表现了不同民族的士兵在战争时期对和平时期保持友好感情的向往,也反映了他们在国家、种族、宗教、社会、阶级之间的复杂关系。有时阶级关系超越国界,有时种族关系超越社会阶级,有时爱情压倒一切,有时爱国主义盛行。比如被俘的法国侯爵瓦尔迪厄与德国贵族冯罗森斯坦的阶级关系,就远远超过他与平民马雷夏尔的兄弟姐妹关系。马雷夏尔对这位言语生疏的德国农妇的感情,远远超过了他与犹太资本家罗森塔尔的友谊。
当然,也有人认为作为左翼电影人的雷诺阿在这部电影中哀叹法国贵族传统和军阶,让很多人感到困惑甚至愤怒。然而,法国著名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说:“大多数法国人所经历的时代记忆引起了我们的兴奋,因为我们在这些囚犯的痛苦和希望中发现了一些东西。面对今天原子弹毁灭的痛苦、恐怖和恐惧,那些东西在我们看来就像是一个失落的天堂。”也许让·雷诺阿前瞻性的诗意现实也在这里。法国诗化现实主义代表人物让·雷诺阿于1894年9月5日(卒于1979年2月2日)出生于法国巴黎,出生于大画家奥古斯特·雷诺阿的家中。奥古斯特·雷诺阿是法国早期印象派绘画运动的先驱,这给了让·雷诺阿童年良好的艺术熏陶,为他日后在电影色彩和构图方面的优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让·雷诺阿并没有步父亲的后尘,在学业还没有完成的情况下,就毅然走上了从军之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以准尉的军衔去前线打仗。几个月后,他回到巴黎养伤,并迷上了卓别林的电影。正是在这个时期,他开始对电影感兴趣。雷诺阿在这场战役中终身残废。康复后,他回到部队学习如何驾驶飞机,并在短期内成为一名侦察兵。他退伍后,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去了法国南部的独木舟和郊区的马洛特制作陶器。一个偶然的机会,被电影《爱的火花》感染,他决定投身于电影行业。一开始只是给别人写个电影剧本,后来在1924得到了拍摄《水女》的机会。影片以爱情为主线,讲述了一个女孩在水手的父亲去世后遭受了诸多不幸,最终得到一个地主的救助和爱情的故事。让·雷诺阿使用了印象派的电影手法,表现了一个女孩做梦时的情景,受到好评。从此开始了他真正的电影生涯。
1926年,雷诺阿根据左拉的小说拍摄了《娜娜》,这是一部耗资巨大的电影,片长120分钟。虽然没有取得应有的经济效益,但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影片将文学中的自然主义与绘画中的印象主义有机结合,用优美的笔触展现了妓女娜娜悲惨放荡的生活。这部电影是雷诺阿默片时期的代表作。此后,他拍摄了一系列无声电影:《查尔斯顿》(1926)、《马奎塔》(1927)、《卖火柴的小女孩》(1928)、《懒惰的士兵》(1928)、《卖火柴的女孩》。这些电影表现出了雷诺阿主题和风格的一些特点,如探索物质生活的意义,将现实主义与奇幻想象相结合。以最终形成“雷诺阿风格”的先锋作品。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雷诺阿进入了他多产和美丽的全盛时期。在此期间,他不仅形成了雷诺阿式的电影风格,还制作了《大幻灭》和《游戏规则》这两部一生闻名、后世推崇的电影,奠定了他在世界电影界的重要地位。就在世界电影有了历史性的飞跃(进入有声阶段)的时候,雷诺阿开始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叙事方式。后来拍摄的《托尼》是一部极其写实的电影,几乎没有内景,也没有大明星。它纯粹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成,被评论界视为像维坎蒂的《敌人》(1942)一样没有时间限制的杰作。他描述了从意大利和西班牙来到法国南部的农民工的爱情和经历,最后由抑郁和嫉妒引发的悲剧。一般评论家认为托尼是电影史上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先驱。
虽然雷诺阿的现实主义广受好评,但他的慢工出细活经常让普通的片主不满。找他拍电影的人大多看重他是一个擅长拍摄社会题材的制片人,欣赏他的写实风格。1935,让·雷诺阿拍摄《隆基先生的罪行》。影片描述了一家印刷厂面临破产,老板逃亡,但工人们联合起来组织合作社继续生产,最后反败为胜。这是一部表现工人要求权力的电影。另一部改编自著名作品《底层阶级》的电影《社会底层》,描绘了一群社会落伍者的生活。这些电影都显示了他广泛而深远的理解,总能忠实地反映人类世界,展现人类的本质。雷诺阿从小热爱艺术,有着深厚的艺术修养。这让他一开拍就迅速跻身著名导演之列。他与法国电影元老让·维戈、雷内·克莱尔、约克·费德勒、马塞尔·卡内等人并肩奋斗,在二战前的法国电影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
《托尼与隆基先生的罪行》被称为“法国电影的转折点”,“标志着法国电影的复兴”。影片中表现出的政治倾向带有鲜明的左派思想,影片接受了苏联的现实主义精神,被视为战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先行者。
雷诺阿在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两部电影《大幻灭》(1937)和《游戏规则》(1939),成功运用了景深镜头和长镜头的叙事手法,为电影语言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大幻灭》获得威尼斯电影节最佳艺术电影奖。雷诺阿喜欢用长焦距镜头拍摄,这样近景和远景同样清晰。他对这种摄影方法的实践和系统发展对奥逊·威尔斯日后拍摄《公民凯恩》产生了重要影响。
1939年,雷诺阿立即完成了诗意的现实主义杰作《游戏规则》。
这是一个关于上流社会道德败坏的老故事。与大幻灭不同的是,大幻灭充满了自信,这部电影是阴郁的基调。令人惊讶的是,游戏规则用了25年才被世人重视,仿佛人获得了重生,因为当时电影被禁止上映,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迫使雷诺阿离开了他深爱的国家。
总的来说,雷诺阿这一时期的作品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这使他成为战前法国诗化现实主义流派的代表。
从1940年到1950年,雷诺阿在好莱坞期间拍了六部电影:《大泽之水》(1941年)、《我的土地和我的人民》(1943)和《向法国致敬》(致敬。这条河,拍摄于1950,是雷诺阿取道印度回国途中拍摄的,也是他的第一部彩色电影。回国后的18年间,他只拍了五部电影,其中《法国康康舞》(1954)比较有名。虽然这几部电影在色彩运用上非常成功,有很多完美的镜头,但没有一部能超越他1930在法国拍摄的优秀作品。他一生拍摄了40多部无声电影和有声电影(包括黑白和彩色)。后来,雷诺阿的艺术活动转向舞台剧和电视,同时他还写电影,导演舞台剧,创作小说和剧本,写关于自己和父亲的回忆录。
雷诺阿继承并发扬了冯·斯特劳亨所信奉的电影原则和传统,形成了诗意的现实主义风格,成为法国电影史上的一座丰碑。他虽然没有追随父亲的脚步,却继承了父亲对艺术的迷恋,他一生都在电影艺术上,他尝试新电影语法的精神将永远活在同样热爱电影的人们心中。历史上父子齐名的文艺家例子很多,大仲马和小仲马,大施特劳斯和小施特劳斯,中国的曹石父子,苏的等等。法国著名印象派画家奥古斯特·雷诺阿和他的儿子让·雷诺阿同样世界闻名。不同的是他们的艺术门类不同,一个是画家,一个是优秀的电影导演。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在法国艺术界的地位,让·雷诺阿最初的艺术灵感也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他的父亲。法国画家奥古斯特·雷诺阿最初与印象派运动关系密切。他的早期作品是典型的记录现实生活的印象派作品,充满了耀眼的光彩。但在80年代中期(18世纪),他从印象派运动中分裂出来,转向肖像画和肖像绘画,尤其是女性肖像绘画,发挥他更严谨、更正规的绘画技法。
在所有的印象派画家中,雷诺阿可能是最受欢迎的一个,因为他画的都是漂亮的孩子,鲜花,美丽的风景,尤其是可爱的女人。这些会立刻吸引人。雷诺阿直接在画布上表达了他们的愉悦感受。他曾说:“艺术为什么不能是美的?世界上丑陋的事情已经够多了。”他也是女性形象的崇拜者。他说,“只有当我觉得我能触摸到画中的人时,我才能完成人体的肖像。”
1874雷诺阿带着画箱参加了第一次印象派画展,这标志着雷诺阿风格的成熟。但自由的艺术创作给家庭经济带来了危机,所以他一直想找到一种既能满足绘画爱好者的兴趣,又不丧失艺术良知的方法。随着游艇上午餐的成功,生活状况得到了改善。所以我决定走出法国,在东方寻找新的创作主题和灵感。他去了阿尔及利亚,途经英国。1881年,他去意大利游览了佛罗伦萨、威尼斯、罗马等艺术名胜。当他在罗马看到拉斐尔的画时,感叹道:“太精彩了。我应该看到他们的。这些画展现了真正的艺术技巧和智慧。”此时,他的艺术追求回归到古典学院派。他说:“我更喜欢油画里的天使。”这是他艺术生涯中的一次危机。但是在这个危机四伏的时代,他的印象派精神仍然保留在他的山水画中。
雷诺阿艺术的主旋律——女性身体的魅力,在他的一生中得到全心全意的表现。他所描写的女性,对外表的美丽感兴趣,而忽略了人格的深度,但就其自然魅力而言,却是高贵典雅的。他结合了洛可可和巴洛克的魅力和阳刚,创造了独特的雷诺阿风格。阳光、空气、自然、女人、鲜花和孩子。这是雷诺阿一生用丰富多彩的色彩演绎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