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小鸡破壳而出”教案
幼儿园初中班《小鸡破壳而出》教案1活动目标
1.了解小鸡宝宝是怎么长大的。
2.知道鸡的父母是什么样的。
3.遵守游戏规则,与同伴一起体验合作游戏和受控活动带来的快乐。
4.愿意大胆尝试,与同行分享经验。
重点和难点
小孩子很难理解鸡是如何孵化的。
要准备的活动
1.用一个大纸箱做一个鸡窝。
2.女老师装母鸡妈妈,男老师装鸡爸爸,孩子们都是鸡。
活动过程
老师带领孩子们玩“鸡从蛋里出来”的游戏。老师拿出一个自制的纸箱,女老师是母鸡妈妈,躲在鸡笼里下蛋。母鸡下了65,438+00个蛋。10孩子和老师一起躲在鸡窝里当鸡。我开始孵小鸡。一天,两天,三天...许多天过去了。小鸡用嘴咬开蛋壳,就要出生了。小鸡睁开了眼睛,母鸡问小鸡:“小鸡,你看到了什么?”有人说:“我看见鸡爸爸了。”鸡爸爸向他们招手。有的说:“我看到母鸡的样子了。”还有人说:“我看到了花和太阳。”老师问:“小鸡孵化的游戏有趣吗?”孩子回答:“很好玩。我想再玩一次。”“那好吧!”
教学反思
1.课前带孩子观察生活中母鸡如何孵小鸡,并做好记录。
老师和孩子的配合不是很好,我以后会注意这方面的。
如果我再上这门课,我会加入电脑图片,让活动更吸引小朋友。
幼儿园初中班《小鸡破壳而出》第二课的设计意图:
如今正是春光明媚,万物复苏的季节,我们班也在开展“春天真美”主题活动。小班的孩子特别喜欢可爱的小动物。鸡当然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动物之一。课间休息时,我播放了小鸡破壳而出的视频,孩子们对那只黄色毛茸茸的小鸡很感兴趣,尤其是小鸡破壳而出的时候,孩子们异口同声地惊呼。“鸡出蛋”这个音乐游戏,不仅能让疑惑的孩子清楚地明白鸡蛋是母鸡下的规律,鸡是从母鸡体内孵出的蛋里出来的。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音乐活动,让孩子模仿、探索小鸡睡觉、打哈欠、破壳而出、走路等动作,让孩子喜欢音乐游戏,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活动目标:
1,能随着音乐节拍模仿小鸡在蛋壳里睡觉,打哈欠,走路。
2、能大胆创造各种小鸡破壳的动作。
3.喜欢音乐游戏,积极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母鸡、小鸡、老鹰头饰;鸡睡觉、打哈欠、走路的图片;鸡身体各个部位的图片;草原和彩蛋场景创作。
2.看了小鸡出壳的视频。
重要和困难的活动:
能大胆地创造出各种小鸡破壳的动作,并与音乐合拍配合演出。
活动流程:
一、熟悉音乐旋律,模仿鸡走路、吃东西的动作。
1.春天真的很美。宝宝们会跟着母鸡去草地找东西吃吗?
2.宝贝,你刚才吃饭的时候还听到了什么?(音乐)
结论:吃饭的时候要随着音乐有节奏的吃,不然会被食物呛到。
看,草地上有许多美味的食物。我们边走边找点吃的好吗?
第二,探索小鸡孵化的过程,创造小鸡孵化的动作。
1.婴儿吃饱了。快点回家,让妈妈看看你们是不是都在。嘿,为什么还有一个婴儿不见了?帮妈妈找到他在哪里。你怎么知道的?
总结:原来小鸡是从蛋里孵出来的。(展示鸡的图片)
2,创造各种破壳而出的动作。
小鸡宝宝说:“我想从蛋壳里出来,但是蛋壳太硬了,出不来。请帮我做点什么。”
孩子们创造了各种各样的运动,打破了他们的外壳。(依次展示图片)
第三,根据音乐做游戏,用动作表达音乐的场景内容。
1.听,这是什么声音?(展示鸡睡觉的图片)
2.小鸡宝宝醒了,打了个哈欠,想尽一切办法孵化,终于和妈妈一起找到了食物。(展示鸡打哈欠吃东西的图片)
3.宝贝们,我们用音乐玩“小鸡破壳而出”的游戏好吗?
4.一会儿你会和你妈妈在草地上玩吗?但是听说草地上有一只特别凶猛的鹰,专门抓小鸡。如果一只鹰来了,小鹰们应该尽快跑回家。
幼儿园中学《小鸡破壳而出》第三课一、设计意图
《纲要》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要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幼儿园音乐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幼儿舞蹈对幼儿的身体素质、情感、审美、注意力都有重要意义。他直观、生动、活泼的特点受到了广大小朋友的喜爱。跳舞的小鸡破壳而出,旋律活泼,内容生动。让孩子在轻松欢快的舞蹈中认识小鸡孵化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式主要是具象思维,对音乐形象和情感的感知需要多种感官的帮助。所以在这个活动中,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表达自己。整个活动以生动有趣的舞蹈形式串联起来。
二、活动目标
根据儿童的发展和这项活动的特点,目标如下:
1,了解一下感觉小鸡破壳而出的过程。
2、大胆创作小鸡破壳而出的舞蹈动作,可以有节奏的表现出来。
3、孩子体验用音乐作曲舞蹈动作的乐趣。
活动重点:了解感受负车壳的过程。
活动难度:创造出小鸡破壳而出的舞蹈动作。
三、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本次活动的目标,完成活动的内容。我做了一些准备:
1,25鸡头饰。
2.25个呼啦圈。
3、小鸡破壳闪随音乐。
4.录音机。
幼儿知识经验的准备:带领幼儿认识鸡,让幼儿了解鸡从壳里出来的现象。
四、活动过程
1,听音乐带孩子入场。和孩子一起做鸡动,让他们大胆想象。
2.学会分段跳舞。
(1)鸡,你出生前住在哪里?你们都在小蛋壳里做什么?引导孩子思考一些简单的动作。并邀请做得好的孩子一起表演,一起学习。
(2)现在让我们听音乐,表演小鸡在蛋壳里的动作。纠正孩子的一些错误动作,用诗歌的形式提醒孩子做动作。手和腿埋得很深,身体紧紧圈着。
(3)鸡慢慢长大会怎么样?小鸡从蛋壳里出来后会做什么?引导孩子做出鸡蛋壳喜悦的表情。用诗歌激发孩子的兴趣。振翅转头,身体完全展开。向东向西看。这个世界真的很奇怪。
(4)鸡开心的时候会做什么?(舞蹈)解决难题行为。往前走一点。
(5)小鸡破壳而出,看到了很多好朋友,让我们跟他们打个招呼,好好玩玩。孩子们跟着音乐,和旁边的孩子一起跳舞。
3.完整演示
小鸡们,坐下来休息一下吧!现在,一只小鸡即将孵化。让我们看看结果如何。
4.集体表演
小鸡们,现在让我们拿一个蛋壳来表演。呼啦圈是蛋壳。纠正一些错误的动作。然后请表现好的小朋友来示范。可以要求孩子们想象他们自己的动作。跟着音乐反复练习。并请创造一个好孩子一起表演,一起学习。
5.结尾部分
天黑了。小鸡应该和母鸡一起回家。
幼儿园中班“小鸡破壳而出”教案4教学目的:
1,根据音乐节奏,展现小鸡破壳前在壳内的状态,小鸡出壳(小班音乐教育)。
2.孩子们可以用各种肢体动作来表达鸡破壳的场景。
3.通过游戏聆听同一旋律在不同声区的差异,根据声区的变化体验创作的乐趣。
教学准备:
1,熟悉小鸡孵化的音乐。
2、一个鸡蛋,一个头饰。
3.提前帮助孩子积累关于下蛋、孵蛋、孵鸡的知识。
教学过程:
首先,母鸡下蛋。
1,老师模仿母鸡下蛋的动作。
2.老师和孩子们随着音乐有节奏地模仿母鸡走路。
第二,鸡醒了。
老师和孩子们随着音乐有节奏地模仿小鸡醒来的动作。(动动手脚,转过去看看)
第三,小鸡破壳了。
1.鸡香的时候啄壳要花很多时间。如果你是一只鸡,你会怎么做才能让自己快点走出来?
2.请一些孩子介绍自己的动作,并请其他孩子模仿。
3、用音乐带领幼儿完成小鸡出壳的动作。
游戏:老鹰抓小鸡。
1,引导孩子听音乐展示小鸡孵化后自由行走的可爱模样。
2,不,老鹰来了!我们很快变成了老鹰不爱吃的高大上的东西,一动也不动。
3.老师玩过一次母鸡游戏。问题:你刚才改了什么?
4、启发孩子变矮,不会搬东西继续游戏,说说自己是什么物件?
五、游戏结束。
孩子们通过模仿小鸡走路的动作离开活动室。
第五课“小鸡破壳而出”幼儿园中班活动目标:
1,在学习歌曲的基础上,初步学习歌曲表演的动作。
2.培养孩子对唱歌和表演的兴趣。
3.让孩子大胆地在群体面前表演和表达自己。
4.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5.愿意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一个头饰,录音。
活动流程:
(1)回顾歌曲:
今天真热闹。听,小鸡在蛋壳里唱了一首欢快的歌。
1.复习歌曲《小鸡出蛋》,用好听的声音唱出来。
2.唱第一句“小彩蛋开门”的时候要用点力,出来的歌要轻柔悦耳。-每两次唱一次。
(2)“看,真的孵出来了一只鸡。每个人都应该仔细观察小鸡是如何从蛋壳里出来的。”
1,老师戴上头饰再次示范动作。
2、幼儿谈论小鸡是如何孵出来的,并学会做这些动作。
3、第二次演示
说出未说出口的动作并学习它们。难度:转身跳过去。
4.请几个有能力的小朋友一起出壳吧。带上头饰,其他小朋友看看是不是像音乐一样,到时候要从壳里出来,不然太早了,太晚了,会闷在蛋壳里。
5.请邀请更多的孩子来学做。
6,全班小朋友学习表演歌曲,帮着歌曲可以有力量从壳里走出来。
(3)复习节奏:小星星
小鸡破壳而出。看着黑暗。有这么多星星。让我们一起数星星。-复习节奏:小星星。
1,第一次,不要一起错过。
2、第二遍,摇篮要轻轻的摇,轻轻的,天黑了,鸡是家端的。
活动反映:
小班的孩子节奏感很弱,老师只强调跟着音乐的节奏跳。小班的孩子可能对节奏的概念不是很清楚。如果按照音乐的节奏给孩子配上生动形象的童谣,就让他们在做节奏的同时有节奏地读童谣。这样,孩子就可以跟着儿歌的节奏,有节奏地做动作。
第六课“小鸡破壳而出”幼儿园中班活动目标:
1,愿意亲近小动物,帮助它们。
2.学会用不同大小的圆圈和线条来表达鸡的特征,用涂抹的方式给鸡上色。
3.在富有想象力的创作过程中,你可以用简单的材料进行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4.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在同龄人中大胆交流。
活动准备:
一张大背景图(母鸡、草堆)、画纸中的几个“蛋宝宝”、每人一张餐巾纸、彩色棒活动流程:
一、情境导入教学:宝宝们,听说母鸡妈妈生了很多蛋。让我们找出蛋宝宝藏在哪里。
二、母鸡孵蛋:蛋宝宝快孵化了,母鸡帮它一把。
1,小鸡破壳而出加图小鸡的外貌特征:尖尖的嘴、眼睛、翅膀、脚有儿歌:一个小鸡蛋开门,一张小嘴出来;小蛋开门,圆眼睛睁开;小蛋打开门,拍打着翅膀,要从壳里出来;小鸡蛋打开门,小鸡站了起来。
2、宝宝们也来帮蛋宝宝(小朋友参与示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3、鸡的梳理首先用梳子(彩棒)梳理身体周围的毛,然后用小毛巾擦拭。从上面擦,从下面擦,这里擦,那里擦,中间擦。现在鸡更漂亮了。
三、扮演母鸡妈妈一起孵蛋的角色:宝宝们也会来一次母鸡妈妈那里找你的蛋宝宝(从后台取的),帮它孵蛋,修剪毛发。
教学:母鸡妈妈把孵出的小鸡送回农场(贴回后台)(快小朋友,请给农场多添些草,给它们吃)
第四,欣赏和分享
1,教学:农场里有那么多可爱的鸡,母鸡妈妈立下了汗马功劳。让我们来看看哪只鸡的身体最好,皮毛最亮。寻找病鸡。
2.学母鸡妈妈,一起读儿歌:小鸡蛋开门,小嘴出来,圆眼睛睁开,翅膀扇动,小鸡站起来。
活动反映:
我今天组织的活动是由小班主题活动“小鸡诞生”修改而来的。选择这个活动后,我反复推敲,反复调整,通过生动的多媒体课件丰富孩子的感性经验,激发孩子的模仿和探索欲望,下学期根据小班孩子的能力水平适当增加难度,让孩子有更多的勇气挑战困难。
活动一开始,我就用夸张的吃鸡动作来引起孩子们参与活动的兴趣,让孩子们动起来,也是整个游戏活动的热身运动。然后,利用大屏幕上鸡蛋的图片,提出两个问题:谁住在里面?小鸡在蛋壳里是什么样子的?通过孩子们的回答和模仿表演,演绎出活动的目标。小鸡住在蛋壳房子里,孩子们都知道小鸡是如何啄穿蛋壳的,但孩子们都很奇怪。这时,我用直观的多媒体课件突破了这个难点,为孩子们模仿和表演小鸡的诞生铺平了道路。
小班儿童对动作的记忆是无意的。我编了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来模仿小鸡破壳而出。孩子们充满了兴趣,他们非常积极主动。下一步用鸡抓虫子,我会先强调游戏规则,让小朋友明白过马路要一个一个跟着走,培养小班小朋友遵守规则、自觉排队的意识。玩第二局的时候,我加大了难度。游戏中增加了一个小桥,让孩子们在保持平衡的前提下一个一个的过桥。既达到了穿越狭窄道路的目的,又锻炼了孩子的平衡能力。
最后一个环节是放松活动。我准备了一些舒缓的小鸡音乐,让孩子们在优美的节奏中放松身体的各个关节,结束活动。
当然,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我有时只关注活动的全过程,忽略了对个别孩子的关注,没有督促他们遵守游戏规则,导致个别孩子不是从一开始就踏上路径,而是从中间插入队列。可能我组织的过程中还有一些疏漏是我自己没有发现的。请指正。
第七课“小鸡破壳而出”幼儿园中班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让孩子了解凹承载力的经验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投票表,鸡图,注射器,桥牌课件。
学习工具:一支削尖的铅笔,半个蛋壳,一根吸管。
活动流程:
1,用小灰鸡和小黄鸡的对话引出内容。
2.通过试验,初步了解了拱承载力现象。
3.了解拱承载力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1)小黄鸡:我啄了外面的壳帮你出来。
(2)小灰鸡:我用嘴啄了一下壳,自己出来了。
4、幼儿将猜对的答案贴在相应的桌子上,老师进行引导,并说说猜对的原因。
5、儿童操作,对比实验。
(1)理解实验材料:凸蛋壳和凹蛋壳,铅笔尖代表鸡的嘴。
老师讲解了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对准凸起的蛋壳或者凹陷的蛋壳,让它自然落下。
孩子实验,得出结论。
6.孩子们把实验结果贴在相应的桌子上,谈论实验中的发现。
7、通过视频了解凸的承载力,比凹的坚固原理。
老师:为什么凸面难啄,凹面易啄?我们一起看个视频吧。
老师:凸面比凹面强度大,承受的载荷更大。人们利用这一原理建造了许多建筑物。(播放课件)
总结:这些建筑非常坚固,因为它们都是拱形的。阿奇真是个大力士。它能承受很大的力。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拱形建筑。这些建筑还有很多秘密。让我们下次来探索它们吧!
幼儿园初中班《小鸡破壳而出》第八课的活动设计背景
这个班的孩子比较活泼,对数字比较敏感,数字1-9刚学会。为了让孩子认识数字0,设计了这门课。
活动目标
1.感知数字“0”的外部特征,能够正确确认读数。
2.理解数字“0”的实际意义,提高对数的抽象理解。
3.感知数字游戏的乐趣。
4.发展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孩子主动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数字“0”
难点:理解数字“0”的实际意义
要准备的活动
数字卡0-9,糖果(装在小袋子里)和一些积木。
活动过程
首先,猜谜语,介绍活动
说谜语,老师出示数字卡0,小朋友通过触摸。
第二,集体活动
(感官知觉)要求孩子正确读数字。可以用不同的音色,不同的速度来练习朗读。
(游戏体验)
老师把数字卡从0到9倒过来,让10的孩子随机拿一个,然后去教室根据数字把相应的物体放回去,把取回的物体和数字卡放在一起。你一共数了几个?
老师问得了0的孩子:你去了几个东西?你为什么不接受?引导孩子明白0没有任何意义。
第三,探索操作
让孩子们把10个积木放进一列火车里。把数字依次放在上面,然后读出来。老师要问:如果要按数字装糖果进火车,每节车厢要装多少糖果?那辆车不需要糖果?为什么?
四、“0”在哪里
让孩子在各种生活用品上找“0”。如秒表、体重秤、记分牌等。告诉我它们都是什么意思。
5.组织孩子讨论:0有什么用?没有0可以吗?
活动扩展:
在课堂上贴“0”,在日常活动中随时引导孩子阅读。
教学反思
这节课,幼儿活动积极性高,师生配合好。大多数孩子都明白数字0的实际意义,教学效果不错。但在第三届“探索操作”中,我高估了孩子的理解能力,部分孩子在操作中出现失误。如果再上这门课,我会在“游戏体验”环节设计更多的游戏,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
第九课“小鸡破壳而出”幼儿园中班活动目标:
1.了解和感受小鸡孵化的过程。
2.通过小鸡破壳而出的情境,寓教于乐地做小鸡破壳而出的动作,大胆地创造出小鸡破壳而出的简单动作。
3.感受音乐,快乐参与活动,体验小鸡破壳而出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鸡身体部位图片和课件。
2.经验准备:积累关于下蛋、孵蛋、孵鸡的知识。
活动流程:
首先,引导孩子做小鸡躲在壳里的动作。
1.听着!那是什么声音?仔细听着。
2.问:是谁?哪里又黑又挤?那它要见谁?
然后我们所有的宝宝都躲在蛋壳里,变成了蛋壳里的鸡。
总结:我们现在都是藏在蛋壳里的小鸡。
第二,根据音乐,创造小鸡孵出来之前的动作。
1.母鸡来了。听听母鸡妈妈会怎么说。
2.问题:妈妈说了什么?
总结:母鸡妈妈在告诉我们,我们可以用自己的身体打破蛋壳。
3.小鸡们,想想吧。我们可以用身体的什么部位去摸蛋壳?(老师根据小朋友的回答展示相应的图片,小朋友愉快的尝试。)
4.听音乐,创造肢体动作。
(1)现在,让我们试着用自己的方式随着音乐有节奏地触摸这个蛋壳,看看这个蛋壳会发生什么变化。
(2)播放音乐,孩子们会跟着音乐用自己的身体部位创造出小鸡孵化的动作。
(3)妈妈发现宝宝们很聪明,尝试了各种方法去摸蛋壳。
5.母鸡妈妈的好主意。
(1)我们的蛋壳呢?但是虽然蛋壳在抖,但是我们的鸡宝宝能出来吗?
(2)没关系,妈妈说。它有一个独特的技巧。它想告诉我们一个好方法。你想听吗?
(3)我们来听听,妈妈用了什么好方法?
小嘴,小嘴,啄,
老板,老板,拿顶帽子,
翅膀,翅膀,用力,
稍微踢一下,
扭扭屁股,
扭起来,扭起来。
(4)哎哟!母鸡妈妈告诉我们的方法是什么?
我们的小宝贝刚才没有想到的办法是什么?
总结:原来妈妈的方式是让我们的小宝贝们使用刚才我们想的所有方式。小鸡们,你们能做到吗?
6.孩子听音乐,做节奏。
(1)那我们要加油了。让我们使用所有妈妈的方法,看看我们的蛋壳会发生什么变化。准备好。(听音乐)让我们看看我们的蛋壳会发生什么。它裂开了。
(2)一定是我们的力量不够强大,再来一次,有节奏地敲打蛋壳。母鸡,这次我们能做到。来吧,我们的蛋壳就要打开了。(再听一遍音乐节奏)
第三,小鸡破壳而出。
1.我们的蛋壳怎么办?我们终于把蛋壳推开了。
2.看看小鸡出来了没有。
多亏了你的辛勤工作,小鸡破壳而出。我太高兴了。
第四,小鸡走出活动室。
让我们带着小鸡宝宝出去散步吧。
幼儿园中班《小鸡破壳而出》教案10活动目标:
1,看图了解鸡出生的过程。
2.配合音乐做简单的动作。
重点和难点:
1.看图了解鸡出生的过程。
2.配合音乐做简单的动作。
积极准备:
1.音乐“临阵脱逃”
2.图片大纸箱
活动流程:
1,依次展示小鸡出壳的图片,让宝宝观察小鸡出壳的过程。
-鼓励宝宝大胆猜测。
——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宝宝一张一张地看。
2.引导宝宝跟着老师背诵歌词,感受歌词的幽默,激发宝宝唱歌的兴趣。
3.让宝宝欣赏并学会唱歌,可以重复2~3遍。
-鼓励宝宝一边唱歌,一边模仿小鸡孵化和拍打翅膀的动作。
4、一边放音乐,一边引导宝宝躲在纸箱里玩小鸡出壳的游戏。
-用语言指令引导宝宝改变动作。
——对宝宝自由创造的情节和动作给予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