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秋节习俗

开灯

每年中秋节,搜狗、太古等港内各大广场都会相应开展各种活动,如购物打折、促销等。大型公园将会亮灯。元宵节会场挂满了各式各样鲜艳的灯笼,节日气氛瞬间被点燃。

中秋节晚上会举行中秋活动,树也会竖起来,也就是说灯会高高竖起。孩子们在父母的帮助下,用竹纸做成兔子灯笼、杨桃灯笼或方形灯笼,横挂在短杆上,再竖在高杆上。它们科技含量高,色彩鲜艳,为中秋节增添了另一道风景。孩子们经常互相比赛,看谁站得高,高得多,灯光最精致。

放上天灯

此外,还有天灯,即孔明灯笼,由纸制成,扎成大的形状。灯下燃烛,热气升腾,使灯在空中飞舞,惹人嬉笑追逐。在以前的新界,大多数人是农民,8月15日远不是庆祝的日子。在收割稻田前的中秋节,新界的香港大部分人都会燃放灯笼祈祷。

吃冰镇月饼

上世纪80年代,香港市场有磨砂皮月饼出售,但当时只有一家面包店推出。之所以叫“冰皮月饼”,主要是因为它与传统的月饼制作方式不同。以前,传统的月饼是用糖浆做的,颜色是金黄色的。冰皮月饼的部分原料是糯米。月饼外观是白色的,放在冰柜里,卖的时候放在冰柜里。

与传统月饼相比,冰皮月饼的含油量和含糖量更低,更健康。冰皮月饼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在意“冰”字,给人以清爽的感觉,让人从不喜欢传统月饼的油腻胃中解脱出来。好的冰皮月饼像冰一样光洁,放在冰箱里冷藏一夜后还是软软的。它经过精心切割,切面上的馅料光滑如镜。

石蜡沸腾

对于早期的香港市民来说,烧蜡也是他们最喜爱的中秋月夜活动之一。中秋宴后,公园赏月,吃月饼,月饼盒马上空出来。孩子们喜欢用它来烧蜡。蜡融化后,他们喷水。最后蜡液飞溅,产生高温蒸汽。

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个简单刺激的娱乐节目,却极易造成烫伤、烧伤。因此,上世纪末,香港政府开始呼吁市民不要烧蜡。

舞龙

舞龙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期间香港的一种民俗。据说舞龙之后可以招财避邪,天气也不错。过去舞龙是用稻秆扎成龙头和龙身的形状,插上燃香,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们赤膊上阵,挥着手跳舞。

还有一个关于香港中秋舞龙的传说:很久以前,大坑区遭遇台风袭击后,出现了一条蟒蛇,到处作恶,村民们到处寻找,终于将它杀死。没想到,第二天蟒蛇就不见了。几天后,坑里爆发了瘟疫。这时,村里的长辈突然得到菩萨的一个梦,说只要在中秋节跳火龙,就能赶走瘟疫。巧合的是,它确实起作用了。从此,舞龙的习俗流传下来。

伸手摘月亮

过去,在香港,人们在中秋节后仍然如火如荼,他们想在十六夜再狂欢一次,这被称为浪漫和“追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