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第十三至二十章主要内容(约50字)
1,第十三次
唐僧骑马西行。山边城,晚上爬双叉岭,被虎妖王的手下活捉。太白金星救唐僧。唐僧行至两界山时,忽听得喊声如雷:“我师父来了!”
2、第十四次
唐僧收悟空为徒。西行途中,悟空杀了六个截径的强盗,唐僧埋怨不休。悟空宗云离开了唐僧。观音给了唐僧一个魔咒,悟空接受了龙王的建议,回来保护唐僧。他施上魔咒,表示他不会违反老师的话。
3、第十五次
穿过蛇山,马在鹰愁溪被龙吞了。观音召唤龙,化为白马,赐唐僧为座。
4、第十六次
去观音寺,老方丈为了占袈裟,想放火烧唐僧师徒。悟空借天道用火盾护住唐僧,自爆让寺庙烧毁。黑风山熊怪趁火打劫袈裟。悟空上山找妖,要袈裟。
5、第十七次
悟空看到一个黑汉正在和一个道士、一个白衣秀士商量开佛服会的事,就杀死了白衣秀士蛇怪,和黑汉熊静打了起来。悟空在洞外杀了一个妖,得到邀请,成为老方丈参加会议。
识破了,只好请观音。观音出家为道士,劝说熊怪服下悟空换下的仙丹。悟空让熊熊感到肚子痛得难以忍受。我不得不归还袈裟并皈依佛教。
6、第十八次
高老庄,高太公,请求降妖,因为妖怪被他家收养了。悟空成了太公的女儿。迷惑怪物。再一次展现你原本的身体。那怪物化作一阵狂风逃走了。悟空紧随其后。
7、第19回
那怪入洞,取出九齿耙子,与悟空打了一仗。悟空说要经过这里保护唐僧,就扔下耙子,和悟空一起去见唐僧,被封为猪八戒。三人到浮图山、凤舞朝,得了一卷《心经》。
8、第二十次
黄凤玲黄风怪的先驱虎灵带着唐僧去了山洞。悟空和八戒冲到洞口打起来。虎先锋落荒而逃,被猪杀。
二、《西游记》介绍: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有章有节的言情小说。现存明刊百本《西游记》,无作者署名。清代学者吴等首先提出《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所作。
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刻画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书中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后遇到唐僧、猪八戒、沙僧,闹天宫的故事。他西行取经,一路降魔,历经八十一难,终于抵达西天与如来佛祖相会,终于五圣圆寂。
《西游记》是中国鬼小说的经典,达到了古代言情小说的巅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古典小说。
扩展数据:
《西游记》模拟了一个秩序井然的童话世界,带有明显的现实社会影子。威严的玉皇大帝,高贵的老先生,“重要的”佛教弟子和残忍的恶魔似乎都与现实格格不入。?
强烈的浪漫主义是《西游记》的基本艺术特征。作者在书中幻想了一个超自然的世界,其中的神话人物、他们的法宝、他们所处的环境大多取材于现实,同时又以魔幻的形式反映了人们的愿望。
在塑造各类鬼神形象时,既表现出其超自然的神性和动物属性,又从中找出社会人格的痕迹。
喜欢孙悟空灵活、急躁、好动的性格,显然是猴子的特点。这种动物特性与他乐观叛逆的性格和谐交融,使他的作品既有丰富多彩的奇思妙想,又有细节的真实性。
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西游记》作为鬼小说的杰出代表也不例外。正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简史》中所指出的,《西游记》“对当时的世界进行了讽刺和嘲笑,用一种铺张的方式进行了描写”。
百度百科-西游记(中国古典四大古典小说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