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参谋团里有张怡宁、王楠、李,但是刘为什么没有邀请邓亚萍?
短短几句话,刘表达了几个意思:参加本届奥运会的国乒女将成绩不佳,但因为疫情原因,比赛延期,大家都获得了上位的黄金机会。这不难理解。如果比赛在2020年7月举行,刘和丁宁仍有很强的竞争力。当时陈梦没有获得世界杯单打冠军,孙颖莎基础浅薄,更不用说王曼昱的成功了。即使上述三个人抓住了机会,也不意味着陈梦现在是主导者。在刘看来,她和、的水平差距并不大,而所谓创造一个时代,肯定是远远领先于所有队友和对手的,所以现在说是领袖,确实为时过早。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国家乒乓球女队其他几位公认的领军人物。他们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都是相当多次的世界冠军,尤其是单打金牌远远超过别人,至少都想做到大满贯——之前有邓亚萍、王楠、张怡宁、李、丁宁,但是距离大满贯还有一个世乒赛冠军,单打冠军总数只有两个,确实有差距。前领军人物的地位不是很快建立起来的,至少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安定下来,要等结果稳定了才算数。比如李和丁宁的决斗重演,最终在一定时间内确立了“一姐”的地位。但陈梦之的崛起是去年才开始的,这么短的时间内领先还远远不足以说明整个女乒已经被她“统一”了,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而且,相比之前的大满贯姐妹,陈梦还有一个缺点,就是登顶时间有点晚。
单打世界冠军陈梦,26岁获得单打世界冠军,27岁获得奥运会单打金牌。其他大满贯呢?
同样是在单打赛场上,邓亚萍以18的年龄夺得世乒赛金牌,次年奥运会再夺双冠;王楠19岁登顶世界杯,21岁获得世乒赛冠军;张怡宁20岁获得世界杯冠军,23岁获得奥运会冠军。丁宁21岁获得世乒赛和世界杯冠军;李20岁赢得世界杯,24岁赢得奥运会——与其前辈相比,起步太晚了!
不过,陈梦可以向马龙学习,马龙23岁就获得了世乒赛单打冠军,但直到26岁才获得世乒赛金牌,27岁在奥运会上实现了大满贯。即便如此,五年过去了,马龙依然是乒乓球最强的选手。32岁的他,刚刚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男子双打冠军,成为真正的“常青树”传奇!
虽然陈梦年龄不小了,但她也能赶上师兄们,用更长的运动寿命和更好的成绩建立自己的时代。我们也期待新的“大魔王”的诞生,带领女乒走向新的辉煌:加油!
邓亚萍谈邓亚萍。很多人对她的第一印象是,她是中国乒乓球史上第一个“魔鬼”人物。她是第一个赢得四枚奥运金牌的国家乒乓球运动员。她在运动员时期的成绩在中国乒乓球历史上名列前茅,但邓亚萍没能进入国家乒乓球队,其实是多方面原因决定的。
第一,虽然邓亚萍在运动员时期表现不错,但她的性格不一定适合教练这个角色。众所周知,邓亚萍是一个非常努力的球员。她身体天赋不高,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也离不开她默默的努力。但是,教练毕竟不同于球员的工作。作为教练,他必须认识人,善用人。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邓亚萍可能并不适合国家乒乓球队。
其次,刘之所以没有邀请邓亚萍回国家乒乓球队,也与邓亚萍当时的地位和环境有关。退役后,邓亚萍先是出国深造,2002年,邓亚萍还在国际奥委会担任要职。后来北京奥运会期间,邓亚萍也加入了北京奥组委,管理奥运村。并于2008年6月5438+065438+10月升任国家体育总局装备管理中心副主任。可以说邓亚萍的事业发展还是很不错的。之后,邓亚萍也开始经商。2016年6月,她与新东方创始人余一起,搭建了国内首个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平台。可以说,从个人意愿来看,邓亚萍没有必要再次加入国家乒乓球队。
所以,对于国家乒乓球队的教练来说,刘作为乒协主席,需要考察的是他个人的意志和能力,而不是去关注他老乡之间的关系。毕竟现在已经不是看关系的时候了。只有有能力有意愿的人才会得到最合适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