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我们通常会被要求写教案,这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控制课堂时间。教案怎么写?以下是我整理的10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仅供大家参考。让我们看一看。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1活动目标
1.尽量和同年级的其他同学交流。
2.能够用适当的语言交流。
3.积极大胆地主动沟通,提高沟通的主动性。
活动重点是尝试与同年级的其他同学交流。
活动中的困难可以用适当的语言沟通,提高沟通的主动性。
要准备的活动
大一大二大三大四每个班四个孩子,给孩子的礼物一份。
音乐《寻找朋友》
活动过程
一,对话导入
老师:请互相看看。我们班的同学今天和以前有什么不同?
儿童自由理论,教师
第二,孩子找朋友
尽量与同年级组的同龄人交流,在交流中使用恰当的语言。
1.第一次交流:孩子自由交流,老师观察问题。
老师:今天在座的有一班、二班、三班、四班的小朋友。你认识他们吗?请自己找个朋友。
(1)孩子自己交友
(2)请个别小朋友介绍自己的朋友。
老师:你们是怎么认识的?
刚才我们找到了所有认识的朋友,还有很多不认识的朋友。怎么才能认识?
(3)儿童讨论
(4)根据问题交友。
老师:告诉别人你的名字,你的年龄,你在哪个班,你住在哪里。
2.食既
老师:刚才有的小朋友已经认识了,有的小朋友还不认识。现在请大家重新认识一下。
(1)孩子又交朋友了。
(2)在小组面前介绍今天刚认识的朋友。
老师:请说说你们是怎么认识他的(谁主动谁被动),你们说过什么话(交流中的语言),你们有过什么约定。
3.与朋友交换礼物(提前准备)
老师:“现在,孩子们,把你们自己的有效材料拿出来,送给你们刚认识的好朋友。”
三、音乐游戏《找朋友》。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第二课:有益的经验;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语言就是在长期的劳动中形成的。有了语言,人们可以自由交流,文化可以传播。对孩子认识和了解世界上语言的相关知识是非常有益的。
内容和分析:
本次活动以“语言”为重点,让孩子认识世界上几大语言,进而了解汉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从而激发孩子对祖国和中华民族的热爱。并且多接触一些国外的英文歌曲,加深孩子的理解。
教学过程及建议:
活动:谈论“神奇的语言”
活动目标:
1,引导孩子学会用连贯的语言谈论自己知道和听过的语言,了解语言的类型。
2.帮助孩子学会倾听同伴的对话,快速掌握他人对话的内容,并在他人对话后进行补充。
活动准备:
孩子有一定的语言知识。
活动流程或建议:
(1)唱英文歌《我会说A,B,C》,介绍主题。
让孩子们谈论这首歌是用哪种语言唱的。你知道其他语言吗?
(2)引导孩子围绕“语言”这个话题畅所欲言。
1,孩子可以自由的互相陪伴,谈论他们所知道的使用该语言的国家。
2.老师总结孩子的对话: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种语言,包括汉语、英语、俄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等。一些国家使用一种语言,例如日本。有些国家使用几种语言,例如瑞士。汉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3)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本民族、本地区的语言。
1.世界上有很多语言,中国也有很多语言,叫做“方言”,比如粤语、上海话、北京话等等。你说什么方言?
2.你的方言和「普通话」有什么区别?
(4)背诵方言童谣《二虎》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第三部分活动目标:
1.感知阴影的颜色和形状,获得关于阴影的具体经验。
2.能够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发现。
3.尝试用替换法模仿儿歌。
活动准备:
小黄花和小黄花的黄影图片;小红花和小红花的红影图片;小蓝花和小蓝花的蓝影图片。
活动流程:
1.谜语
(1)老师:请猜个谜语:
你有我,他有我,黑色的身体,黑色的腿,黑色的头。他在月光下与你同行,但他从不说话。
我去,它就去,我停,它就停。光线弱的话就不会有,但是光强度会显现出来。
(1)老师:对,答案是“影子”。你什么时候会有阴影?阳光、月光、电灯等。当它们照在我们身上时会有阴影。)
学习儿歌
(1)老师完全读儿歌。
(2)幼儿阅读后跟随,教师展示小黄花及小黄花的黄影图片;小红花和小红花的红影图片;小蓝花和小蓝花的蓝影图片。
(3)孩子完全读儿歌。
创作儿歌
(1)老师:要求幼儿将儿歌中的“小黄花、小红花、小蓝花”替换成自己喜欢的动植物,创造出新的“阴影色”。
(2)孩子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创作。
外联活动
探索阴影的奥秘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第四部分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诗的内容,并能动情地背诵。
2.了解自然界万物的相互依存关系,尝试写散文诗。
活动准备:
1.散文诗ppt课件,背景音乐。幼儿园ppt课件的制作
2.散文诗相关图集。
3.每个人都有一张纸和一支马克笔。
活动流程:
首先,谈谈介绍。
老师:孩子们,你们见过河流吗?你见过的河是什么?
第二,欣赏散文诗。
1.第一次欣赏。
老师:你刚才听到了什么?河流和树说了什么?
2.第二次享受。
老师:小河说什么?大树说了什么?
3.集体读散文诗。
第三,创作诗歌。
1.老师:在我们的大自然中,除了河流和树木,还有谁是好朋友?为什么?他们之间会说什么?
2.孩子们讨论并表演。
3.幼儿操作:画一对好朋友,创造一个对话。
4.个人交流。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第五部分活动目标:
1,学会用拟人化的手法展现水滴的可爱形象。
2、能大胆想象,愿意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小水滴落下的场景,体验雨天的乐趣和美好。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的结合,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培养孩子说话大胆、说话完整的好习惯。
活动流程:
一、手指游戏“下雨了”激发孩子的兴趣。
1.让我们玩一个手指游戏。两只小手做雨滴,雨滴从空中落下,啪嗒,啪嗒。两只小手做伞,伞遮着我。华,华。两只小手做一只船,雨水落在桨上,船驶向大海。
孩子们,这几天一直在下雨。你看到雨滴了吗?雨滴是什么样子的?怎么掉的?
二、展示雨滴的动态图像,引导幼儿观察。
1.这里有一些非常特别的雨滴。让我们看一看。看,雨滴看起来像什么?怎么掉的?(跳下来,飞下来等。)给雨滴画眼睛,嘴巴,四肢。我们把小雨滴拟人化,让它们看起来更可爱更调皮。
2.小雨会落在哪里?(继续播放课件,边看边聊)
第三,一幅示范画,引导孩子观察。
1.在这幅图中,雨滴去了哪里?它的下落动作有哪些?请学习。
2.展示雨滴不同的肢体动态。
第四,儿童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老师巡视引导,鼓励孩子大胆想象雨滴落在哪里,会有什么调皮的动作,提醒孩子注意绘画套路和画面的合理布局。
第五,展示儿童作品,描述小雨滴落下的场景。
1.尔介绍他的作品。老师:你的小雨掉在哪里了?它是怎么从天上掉下来的?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有趣的动作。
2.说说你最喜欢的作品?
老师:雨天的景色真美。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教学反思:
下雨是孩子们最常见的现象。因此,儿童对雨滴有一些生活经验。活动以手指儿歌为引子,直奔主题,一下子把孩子们带入了雨的世界,引起了他们对雨的兴趣。活动中,我没有直接展示雨滴图。而是让孩子们回忆一下下雨的场景,说说自己对雨滴的印象。然后在孩子们印象的基础上,我展示了自己的PPT课件,让孩子们观察雨滴的动态图像。孩子们被雨滴可爱调皮的样子逗乐了,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创作欲望也被激发出来。PPT课件的后半部分是让孩子看图,说说雨下在哪里。只做了几张落在荷叶、小花、草、玻璃等上面的图,数量上有点不足,可以再充实一些。模板画的呈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孩子理解构图,感受雨滴的美景,但从孩子的绘画过程来看,模板画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一些孩子的思维和想象力,一些孩子不假思索地照着模板画画。考虑到雨滴宝宝的形象对于大班的小朋友来说比较简单,之前没有自己演示,而是请了班里一个绘画能力很强的小朋友来演示,因为我相信对她来说可以做得很好。从老师的示范“地位”到孩子们自己的示范,不知道这样的角色转换,这样的放手,在这个活动中是否可行。
最后的评论环节,我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种是邀请小朋友上来介绍自己的作品。告诉我小雨落在哪里。它是怎么从天上掉下来的?然后通过表演雨滴一起落下的动作来感受小雨滴的可爱形象。二是请孩子谈谈自己喜欢的作品。在交流和讨论中,学习一些孩子比较好的绘画思路和方法。在评论中,我可以关注个别专题作品的重点传达,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纵观整个活动,现在的孩子课堂常规都不是很好,尤其是最后的评价环节,个别孩子的注意力不够。我们需要在这方面加强和努力。
百科全书:
雨滴是一种自然降水现象。大气中的水汽凝结成小水滴,大量小水滴形成云。当云中的水滴达到一定质量时,就会落到地表,这就是降雨。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6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学习故事中的角色对话。
2.尝试独立阅读,通过语言和动作积极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3.知道朋友关心,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是一件幸福的事。
活动准备:
1.白板课件和电子书。
2.一些图画书。
3.颜文字和单词卡。
活动流程:
一、导入的作用,激发兴趣。
老师:这是谁?你感觉如何?
第二,仔细观察,猜测故事内容。
1.阅读1-5页,理解故事的前半部分。
老师:当当出去玩遇到了谁?当当怎么问的?他们是怎么回答的?
老师和孩子,孩子和孩子有对话练习。
2.独立阅读,理解故事内容。
孩子和同龄人独立阅读。第6页:他们在做什么?引导幼儿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并说出图片的内容。
3.阅读第7页-11,了解故事的中间部分。
老师:小动物发现当当偷看会怎么做?你觉得当当会放弃吗?当当会想到什么进家门?
4.自己读故事的结尾。
(1)儿童和同龄人独立阅读12-16页。
(2)交流感情。老师:当你收到朋友的礼物时,你有什么感觉?它会对它的好朋友说什么?
第三,充分欣赏故事。
介绍故事名称,总结当当在故事中的情感变化。
第四,独立阅读,结束活动。
孩子们和他们的同伴完整地阅读故事并讲述故事。
活动扩展:
1.区域活动:在表演区摆放表演道具,鼓励孩子和同伴进行创造性的表演。
2.家庭合作:鼓励孩子大胆地给父母讲“生日快乐”的故事。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7活动目标
1.尝试参与数量、身高、体重、时间的比较,做出判断,解决故事中的问题,完善故事。
2.体验故事有趣的内容,对胜利者的机智、勇敢、认真、负责产生认同感。
要准备的活动
孩子从一个多媒体课件,统计和笔开始。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引出话题
1.我们来听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前半段多媒体演示,边欣赏边梳理剧情)。
(1)问题:山里的狼越来越多,羊村的羊越来越少。为什么?
(2)问题:山羊爷爷和小羊在森林里贴广告。他们说了什么?为什么要招警卫?
2.导致“超级挑战”。
(1)问题:这么多动物都来应聘了。我们能做什么?山羊爷爷用什么方法?“超级挑战”是什么意思?
(2)总结:《超级挑战》就是让动物们进行PK,谁赢谁就成为守卫。
二、个人比赛成绩统计
(多媒体演示“挑战赛”四场比赛的内容和记录。)
1.了解“挑战竞赛”这个项目(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多媒体图像)。
让我们看一看,说一说:* *有哪些项目?每个游戏的获胜标准是什么?
2.孩子们试着当裁判,记录比赛结果。
3.孩子的交流和验证。
抓飞盘比赛——观察几个裁判的记录,说是否正确?有没有更快更方便的统计方法(多媒体展示,同时圈出接住飞盘的动物让孩子对比)?
身高比赛——这个比赛的获奖标准是什么?100 cm在哪里?赢了几个动物(多媒体横向拉出一条100 cm的身高线让小朋友对比)?
举重比赛——告诉我哪些动物举起的重量超过110 kg,如何记录(多媒体展示统计结果,供小朋友比较)。
跑步比赛——获胜的标准是什么?怎样才能知道动物的比赛结果(多媒体提示比赛要在12: 00和10: 00之前结束)?
第三,竞赛总成绩
1.单项成绩已经出来了。谁是最后的赢家?
问:如何才能知道谁是最后的赢家?
2.孩子认为。
3.展示统计数据并交流获胜结果(三只动物获胜)。
4.总结:如果把四场比赛的结果放在一起,就可以看到最后的结果。你的统计方法真好。
第四,宣布故事结束
(多媒体演示故事结束。)
1.如何选择最后的赢家?
2.看羊爷爷的方法(请三位中奖者随羊上山)。
问题:你知道谁能成为羔羊的守护者吗?为什么?
3.总结:因为小狗机智勇敢,认真负责的照顾羊群,赢得了大家的肯定。最终,它以多数票获胜。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祝贺它获得了警卫工作。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8活动目标
1.学习童谣,感受童谣之美。
2.培养孩子认真听讲、敢于表达的好习惯。
3.进一步巩固水果名称,丰富词汇:红、黄、紫、绿。
4.让孩子大胆表达对儿歌内容的猜测和想象。
5.鼓励孩子大胆猜、说、动。
重点和难点
重点:感受儿歌的押韵美。
难点:孩子认真听讲、敢于表达的好习惯。
要准备的活动
1,四大挂图(苹果树,杏树,葡萄架,西瓜田)
2、水果图片。
3.画水果线的刷子和图画。
4、儿歌挂图。
活动流程:
I)开始部分
1.老师带领孩子观察水果。
老师:“今天天气真好!孩子们,我们去果园吧,好吗?”
2.在来到挂图前,请孩子们说出水果的名称。
老师:“孩子们,请看一看。这是什么水果?”
请用“这是……”的句子结构说出水果的名称和颜色。
2)展开部分
1,老师背诵童谣,提示孩子注意听童谣。
老师:“我们把看到的水果编成一首好听的儿歌好吗?你想听吗?”
老师背诵儿歌。
2.老师一一展示水果的图片,对应儿歌。
比如老师展示一个苹果图片,问“这是什么?他是什么颜色?”引导孩子说:“苹果是红色的。”
3、孩子感受儿歌,并理解内容。
(1)老师和孩子* * *合作,回答问题——老师让孩子回答。
比如老师:“什么水果是红色的?”孩子:“苹果是红色的。”(这里可以用图片和语言来引导。)
(2)游戏:我说你找找看。
玩法:把图片放在地上,小朋友围成一个圈,老师提问,小朋友边走边回答。(播放2-3次)
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讲述。
老师:“还有什么水果是红色的?什么水果是黄色的?什么水果是紫色的?什么水果是绿色的?”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讲述。
3)结尾部分:整体感受并背诵儿歌。
让孩子集体背儿歌(感受儿歌的节奏美)。再读儿歌,引导孩子添加动作。
教学反思
水果是孩子们经常吃的东西。要把孩子无意识的观察和老师有意识的引导结合起来,走出教室进一步巩固水果的名称,通过苹果树、杏树、葡萄、西瓜的图片关注孩子的生活,从而引起孩子极大的学习兴趣。我是这样做的:我让孩子在图片前集中注意力,观察这里有什么水果,并让孩子使用。说出房间结构中水果的名称和颜色,用童谣的形式把水果变成一首优美的童谣。老师一个个问水果的问题;这是什么?那是什么颜色?引导孩子说苹果是红色的。老师问,什么水果是红色的?幼儿;苹果,苹果是红色的。可以用文字和图片来引导。通过说童谣,让孩子观察水果,认识水果的颜色。孩子们特别认真兴奋,对果歌充满了好奇,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的注意力非常集中。这个活动贯穿果果,就是让孩子在活动中认真倾听,敢于表达,在游戏中体验儿歌的节奏美,在游戏中体验快乐。
百科:水果是指肉质可食的植物果实,主要味道是酸甜的。水果不仅营养丰富,还能促进消化。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9活动目标:
1.学会用更连贯的句子来描述同龄人的外在特征,比如发型、衣着。
2.能够认真听同伴说话,并根据语言描述做出正确判断。
3.帮助孩子体验和理解故事,并尝试解释简单的事情。
4.感知故事中拟声词的趣味。
活动准备:
1.一个洋萝卜。
2.孩子们学过童谣。
活动流程:
首先,孩子们坐成半圆形,老师展示萝卜。
说明:春天到了。我们应该在地里种萝卜。过一段时间就会发芽,长出叶子。今天,孩子们被要求扮演地上土壤的角色。老师把这个萝卜种在土里,大家玩了一个“种萝卜”的游戏。
第二,老师讲规则,玩。
扮成泥土的孩子,一定要闭上眼睛,不要偷看。直到儿歌唱完,他们才能睁开眼睛。儿歌结束前,萝卜种植者必须把萝卜放在一个孩子手里,用简短的语言描述这个孩子的特点,让大家猜。被猜测的孩子必须重复他的外貌特征。
第三,孩子玩游戏。
孩子们围成半圆形,双手放在背后,手心向上,眼睛紧闭。老师一边读童谣一边走在每个孩子后面,悄悄把萝卜放到一个孩子手里,最后走到中间描述孩子的样子。比如“我在一个男生手里种了萝卜。他穿着白色毛衣、蓝色裤子和黑色鞋子。”那孩子就是下一个种萝卜的人了。
注意:老师带领你玩几次游戏后,你就可以让孩子独立玩游戏了。老师可以请一个能力很强的孩子种萝卜,大家一起读儿歌《种萝卜》,老师会引导你提醒孩子大声描述人物的长相。如果猜不到,可以再描述一遍,让游戏顺利进行。
附儿歌:《种萝卜》
来吧,孩子们,我们来种萝卜吧。
你有一个,我有一个,萝卜是谁种的?
活动反映:
设计变更后,孩子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在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孩子由于平时缺乏锻炼,各方面都比较弱,所以在以后的活动中要加强个体锻炼。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10活动名称:颠倒世界。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借助“倒挂”引起的搞笑新鲜感,自然地进行倒挂前后的对比和对比。
2.你可以大胆地用语言和绘画表达有趣新奇的“颠倒的世界”。
活动准备:故事磁带、绘画工具等。
活动流程:
首先,听故事
1.乌鸦亚伯来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2.为什么这是一个奇怪的地方?
3.亚伯看到这样一个颠倒的世界会怎么想?
第二,讨论
1,听完这个故事,你心里有什么想法吗?(引导孩子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如好笑、滑稽、可笑、奇怪等。)
2.在颠倒的世界里,一切都是颠倒的。你知道乌鸦亚伯颠倒看到的其他奇怪的东西吗?如果你愿意,你可以和你的好朋友聊聊天,或者画下你所想的。
三、绘画:颠倒世界
1,孩子会以绘画的形式想象自己颠倒的东西。
2.你说我猜。孩子可以猜别人画的意思,听作者自己的介绍。
故事:颠倒世界
有一只叫亚伯的乌鸦。它喜欢飞到各种地方去看。
一天,亚伯飞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它看见一只小老鼠在追一只大猫。亚伯想,真奇怪,猫在别的地方追老鼠。为什么这里有老鼠在追猫?
就在这时,亚伯看到了更奇怪的事情:一个人在拉车,但马却坐在车里。很奇怪,其他地方都是马车,人坐车。这里怎么会有人拉车,马带车呢?
乌鸦亚伯又看到了奇怪的东西。有个小孩摇着摇篮哄爷爷睡觉!阿贝尔想:这真是一个颠倒的世界。一切都颠倒了。爷爷坐在摇篮里,孩子们哄他睡觉。乌鸦亚伯在这个世界上飞来飞去,看到了许多奇怪的事情。
你知道乌鸦亚伯颠倒看到了什么奇怪的东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