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想玩手机和游戏”:孩子沉迷手机不发脾气怎么办?
和朋友出去吃饭,隔壁桌的孩子看起来不大。他们5-6岁,也就是幼儿园的中班和大班。和大人一起吃饭可能会很无聊。后来,他们会向父母要手机。“妈妈,快把你的手机给我。我想玩游戏。”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当时就懵了。然后我看了看父母,很自然的把手机给了孩子。然后,大人谈大人,小孩跟小孩玩。
看到这么小的宝宝,我就玩手机。作为一个母亲,我觉得很难受,很纠结...我就是想和你聊聊这个话题。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已达9.89亿。
当然,现在手机也不是成年人的专属了。很多孩子在玩游戏、刷短视频、看影视、交友、看小说等方面也非常精通。,甚至比成年人还要精通。
我们见过许多这样的场景:
去年,我们看到了很多关于疫情的报道。孩子打游戏,偷偷用父母的钱充值游戏币,一下子就打赏给了主播,让家里的父母苦不堪言。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沉迷手机的孩子,大多数情况下是学习成绩下降,对学习不感兴趣,情绪激动。
所以手机不能给孩子玩,但是怎么给孩子玩是一门学问。
这个时候,最忌讳的就是父母采取两种极端的方式来解决:
1,彻底屏蔽手机。家长直接没收手机,不让孩子碰,同时严格管教孩子,让孩子注意学习;
2.我觉得没必要对孩子那么苛刻,放松教育。既然孩子喜欢玩手机,而且孩子玩手机也不会打扰父母,那就陪着玩吧。时间长了,就给他们喊一声。该休息了,一会儿再玩。
这两种解决方案都是从表面看问题,没有实际解决孩子痴迷手机的原因。粗暴的干预和散漫的关怀都不是办法。
在这里,给家长一个很有帮助的方法:根据孩子对手机的痴迷程度,方法有所不同。
以我们的孩子为例,玩手机是有时间控制和要求的。
无论是老大还是老二,在家里,玩手机看电视,自由支配时间,都需要父母为孩子商量和规划。
例如:
老大上学,寒假在家,然后* * *提了三个要求:
1.每天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才是最重要的。作业量,作业大概需要的时间和标准要求需要和孩子沟通讨论,记在本子上,形成固定的标准要求。家长下班后会检查。
2.完成学校的作业,以及协商好的辅导资料。这是双方为小升初以后的学习协商的一个安排,也是需要完成的。当然也有一些家庭的安排,比如画画,读书,玩耍。
3.电脑晚上可以自由安排30分钟。检查完作业,整理好错题本,今天一切做完之后,如果没有休息,可以安排30分钟让电脑自由安排。但是我们周一到周五不打游戏。
这个过程可能不是很顺利,但是家长要做的是引导孩子,坚持检查作业,让孩子一步步习惯,认识到时间管理和作业要求的重要性。
在这里,可能会有家长提出疑问,如果孩子已经对手机很痴迷了,怎么办?
这里需要先做一件事,就是帮助和引导孩子慢慢戒掉手机瘾。被直接立马封杀,孩子情绪失控,真的有一种想打家长的冲动。
让孩子自己完成这个过程是不现实的。毕竟手机的诱惑太大了,很多家长都沉迷其中。而且,孩子的自制力是有限的。戒掉手机需要帮助孩子找到做其他事情的兴趣。
在这个过程中,你一定要多陪陪孩子。当你的孩子内心充实,不感到孤独和没有安全感的时候,他就会愿意和父母一起尝试更多好玩的事情。
比如一起做手抄报,一起看书讨论,一起出去散步等等。,并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拥抱和表扬。同时和孩子讨论,决定手机的播放要求,这需要强调和确定一个好的位置。
让孩子在手机之外取得其他成就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孩子就会找到新的兴趣点,对手机的执念就会减轻。亲子关系也会改善,父母也会找到和孩子相处的小窍门和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