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班级小跳蚤历险记教案
1.初步欣赏音乐,感受A曲和B曲的区别。
2、能用肢体动作来表达音乐内容。
3.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充分体验和同伴一起玩游戏的快乐。
4.借助已有的经验、图片和老师的提问来理解和记忆歌词。
5.感知多媒体影像的运动,体验活动的快乐。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感知a段和b段音乐的区别。
难度:可以用肢体动作表达音乐的内容。
要准备的活动
“跳蚤”指的是木偶、“小猴子”胸饰、自制跳蚤球拍、音乐(由《弹拨插曲》、《小老鼠和泡泡糖》剪辑而成的A、B段音乐)。
活动过程
1,导入:
(1)老师带领小朋友扮演跳蚤王国的小跳蚤,进入活动室。老师夸张表演导致“跳蚤宝宝”
(2)让孩子像“跳蚤宝宝”一样跳。
2、在“挠痒痒”的游戏中,感知一段音乐。
(1)看到小朋友蹦蹦跳跳,这个调皮的“小跳蚤”就想挠痒痒(老师用A段的音乐示范,跳蚤走到哪里就动到哪里)。
(2)让几个孩子和老师一起跟着A段表演(老师引导孩子动肩、头、脚等部位)。
3、在“捉迷藏”的游戏中,感受b段的音乐。
(1).小跳蚤的游戏好玩吗?但是有一天一只小跳蚤爬到了一只小猴子身上,但是小猴子不喜欢,因为它喜欢睡懒觉,但是小跳蚤喜欢挠它痒痒,所以它真的睡不好,就使劲拍跳蚤。你认为小跳蚤应该做什么?(幼儿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藏”的方法)
(2)两位老师示范玩捉迷藏游戏。
(3)让几个孩子扮演小跳蚤的角色,一个孩子扮演小猴子,和B段的音乐玩捉迷藏(引导孩子避开“跳蚤苍蝇拍”)。
4.跳蚤小冒险。这个故事有趣吗?现在,请让所有的孩子都是跳蚤,而我是猴子。让我们一起来表演这个有趣的故事(老师和学生用A段和B段的音乐表演)。
5.小猴子拍了这么久,一只跳蚤都没拍到,气冲冲地回家了。小跳蚤又开始了它的下一次冒险(放一段音乐,老师带着孩子玩小跳蚤,跳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根据小班小朋友的年龄特点,我选择了一款适合小班小朋友玩的音乐游戏《小跳蚤历险记》。孩子天生喜欢快乐,快乐的活动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也可以调动孩子内心的创造潜能。小班的孩子年纪小,情绪化。在生活中,我发现小班的孩子天生喜欢捉迷藏和挠痒痒。于是,我找来了《弹拨的插曲》和《小老鼠和泡泡糖》编辑的A、B两首曲子,作为小跳蚤挠痒痒和小猴子拍跳蚤的游戏背景音乐。两段音乐充满童趣,孩子们在活动中亲切有趣,体验到和同伴一起做游戏的快乐,这也是活动的主要目的之一。快乐的游戏是孩子学习、探索、尝试的动力。在整个活动中,我一直是孩子们快乐的玩伴和支持者,引导他们感受音乐,体验快乐,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快乐的体验者。
但是活动中也有很多问题,因为是第一次参加音乐活动,给音乐不太好的我带来了一些挑战。首先,节奏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太难了,我自己也没找到翻拍的。有时候创作挠痒痒游戏动作找不到节拍,有点紧张。在小猴子跳蚤游戏中,由于我没有提前给小朋友讲解游戏规则,小朋友在游戏中很兴奋,很开心,所以在这个环节感到很迷茫。我设计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欣赏两段音乐,感受两段音乐风格的不同,体验和同伴一起做游戏的快乐。孩子在活动中总是快乐的是肯定的,但是大部分孩子还是感觉不到两个曲子的区别,所以在音乐情感和情感的教育上还有很多我想学的知识。虽然孩子们在活动中一直是快乐和幸福的,但是活动真正带给孩子们的音乐情感和情感体验还是很不足的。还有就是我在活动中缺乏激情,因为整个活动我都用同一个语气,所以感觉活动没有重点,都是直白的,换了激情还是放不下。这些都是我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要改正和提高的地方。
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加倍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百科全书;跳蚤完全变形,属于跳蚤目。俗称皮革,跳蚤体型小,无翅,跳跃性寄生昆虫。成虫通常生活在哺乳动物体内,少数生活在鸟类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