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拿下年度第一HTC M8长体验评测?
相关链接:5299元,点击查看HTC M8移动4G版购买链接。
?在评测之前,我们先梳理一下这款M8的研发背景,顺便从一个侧面了解一下这款HTC M8。回顾过去几年的HTC,应该说是喜忧参半。一方面,HTC作为早期Android阵营的“开国部长”,确实风光无限。当时的三星电子,在产品上还远远比不上HTC不过,当时间已经步入2011,对于HTC来说应该算是“失落的一年”了。去年,金属美颜机M7的出现,标志着HTC产品思路的转变,但仍然不是其公司转型后的大作为。时隔一年,M8的发布无疑是HTC给用户的一份答卷,所以对于一个注重设计理念的厂商来说,M8在造型上的成功也就不足为奇了。
▲从产品转向营销HTC的思路依然清晰明确。
除了产品,如果回顾过去几个月,你会发现HTC在产品之外做了很多重大调整。其中,三星前首席营销官PaulGolden在年初悄然成为了HTC在王雪红的顾问,而HTC的官方用户论坛社区也在一周前上线。这种在细节上的调整,意味着HTC在营销上也有重大转型。作为同期发布的旗舰机型,压力很大的HTC One M8似乎是成功的必经之路。
最后,我们来回顾一下这款旗舰的大致参数,评测部分即将登场。HTC M8采用高通骁龙骁龙801四核芯片,Adreno 330 GPU,配备5英寸1920x1080 S-LCD 3屏(441 ppi),内置2 GB RAM。存储空间分为16 GB和32 GB两个版本,支持最大128 GB的扩展卡。同时采用400万像素UltraPixel双摄像头和500万像素前置摄像头。
HTC M8外观体验:
1分钟入门结论:超薄握感很惊艳。
1小时结论:相比M7金属,手感更好,边角圆润细腻。
前两周体验:距离完美度有待提高。
机器是永远做不完的,任何产品在长期使用中都会暴露出自身的问题。这次笔者以M8为例,试图还原这款产品在不同时期的感官体验。不得不说,初一开始用M8的时候,这款手机给笔者留下了极其惊艳的第一印象。触手可及的地方温润如玉,顿时有种说不出的喜悦感。
而接下来的一个小时,虽然这种最初的惊艳感还在,但从理性的角度来看,这款旗舰机有惊喜,但槽点还是有的。先说惊喜。HTC M8沿用了经典的三段式设计。正面由两块类似金属的材料(其实是塑料贴片)和一块屏幕组成,侧面覆盖了一块金属,整体感觉和质感比M7强很多。
当然,如果只把这种优秀的体验归结于材质,对M8是不公平的。环顾整个智能手机市场,虽然金属设计理念不是很常见,但还是可以挑出几款。抛开iPhone这一家独大的厂商,国内的联想和中兴其实已经用上了金属元素。但是整机外观可以用金属覆盖,却几乎没有留下直角的产品。除了HTC,我们还没有找到第二家。
但说起来容易,但技术上HTC的处理难度极大,所以去年的M7获奖无数,但终究留下了塑料边框。在过去的一年里,HTC选择了对整块金属进行切割加工的技术,通过超过50分钟的基础打磨,塑造了这种“温暖而完整的金属触感”。从表面上看,机身最后的“塑料影子”被彻底抹去了。另外,关于手机壳的工艺,我们也有相关评测,有兴趣的可以关注一下。
如果你耐心看完这一页,不难发现我们之前对HTC M8用了很多好评。其实文章这样下去,作者难免会陷入“甘当马前卒”的名声。但是,机器并没有完蛋,任何产品都是这样。所以笔者反复考虑这部分外观,觉得还是有话说的。
诚然,“成品金属败于金属”价格昂贵,制造工艺难度大,加工时间较长,触感和视觉效果容易与“质感、味道、风格”等字眼产生反应。然而这种感性的天然优势其实掩盖了金属材料的一些天然劣势。
其中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其实是之前最大的卖点——手感,相信之前用过M7甚至One S的用户都能理解。虽然金属在精细度和触感上都很优秀,之前作者用了润如玉的形容,但此时的“滑滑”并不为过,一种“无法控制的感觉”已经从中蔓延开来,而造成这种弊端的原因其实不仅仅是材质问题。
回顾HTC经典的金属设计手机,ones的屏幕是4.3寸,M7的屏幕是4.7寸,边框切角也增加了摩擦力。M8中,机身比One S更圆润,尺寸也比M7大。最后,锁屏键安排在机身顶部。所以当你的手指在锁屏键和正常操作中游走的时候,感觉真的很难控制小中文纸和妹纸。
同时,外观设计上的另一大槽点应该是虚拟按键的设计,要回归M8的外观。M8采用了经典的三段式设计,在屏幕玻璃底部留下了HTC的Logo。虽然去年的HTC ONE也采用了类似的设计,但这次M8并没有在Logo区域留下任何功能按键,不经意间进一步降低了屏占比,减少了单手操作的可控区域。虽然官方解释说这种设计是基于下层电路板的考虑,但无形中用金属质感放大了单手操作的难度。
最后要说的是HTC Dot View。作为一个手机配件中的“小东西”,HTC Dot View带来的酷炫科技感简直逆天。而宣传中的点阵显示效果和不用翻盖接听电话、查看日期时间的功能也足够实用新潮。回到技术本身,简单的“霍尔磁铁感应+高敏触控”就完成了这一巧妙的应用实现,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HTC对“设计”理念的全面贯彻。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过去两周的使用中,HTC Dot View基本属于“拆了一段时间,过两天再装回去”的过程。毕竟你不可能同时拥有炫酷的科技和金属质感,所以每天只能纠结很久。
至此,对外观的评价彻底结束。应该说,HTC仅仅从技术、外形、手感上,又一次树立了安卓手机的新标杆。虽然槽位部分占据了一整页,但这仍然只是“小手”中文纸的一点点无奈,中等手大小的用户完全没必要太在意。同时HTC M8加入了最新的双击屏幕唤醒功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单手操控的不足。我们将在下一页讨论这个问题。
说完了外观,细心的网友应该不难发现,用很大的篇幅来解释主观的“手感”和“触感”。其实对于平时摸不到真机的用户来说,最不能理解的就是这一块;同时M8主要侧重于造型和材质,所以在这次体验评测中多一点空间也是合理的。接下来的评测重点是系统、拍照和续航。可以期待一下。
HTC M8体验系统:
1分钟入门结论:简洁感好看多了。
1小时结论:双击唤醒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单手操作。
前两周的体验:熟悉的感觉,熟悉的“近乎完美”
这次HTC M8搭载了基于Android 4.4的Sense6.0定制UI。应该说,相比M7的Sense5.5,Sense 6.0有在扁平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趋势。同时,一改以往“我只有这样一个主题色彩风格”的态度,Sense 6.0还特别加入了多种色彩混搭主题。在应用中会根据不同的主题改变颜色,不同的展示风格可以搭配不同的壁纸。当然,美这个词是不一样的,边肖把界面放在这里,大家可以自己感受一下。
在功能方面,HTC的升级是一次细致的调整。不过在这方面,Sense 6.0有点太强了。以锁屏界面为例,锁屏键面上排列的操作逻辑多达六种。向上滑动底部会进入语音搜索,解锁标志上的上、左、右分别代表解锁、BlinkFeed和主界面。在快捷图标上向上滑动,会直接快速进入通话、短信、浏览器、照片界面。然而,多样性是多样的,但我原谅边肖的智商受到重创。一般我只用直接解锁和绘制图标进入应用的功能,其他的真的没用。
值得一提的是,HTC M8在通知栏和虚拟按键方面做了一些可喜的调整。其中下拉菜单的按钮可以调节,具有直接进入相应菜单的功能。另外,HTC也终于提高了下拉菜单的系统级别,可以在任何界面随时调出通知栏。虽然还是小改进,但无疑会是广大全屏游戏党的福音(某星某家某米早就做了这样的调整),虚拟键完全透明,增加了UI界面的透明度。
其实近两年HTC Sense最大的亮点就是BlinkFeed的多彩聚合。虽然像“Flipboard”这样优秀的RSS整合资源在发布前已经获得了相当的人气,但是基于系统底层的HTC BlinkFeed的整合带来了更加定制化的体验。其中,HTC为中国网民特别定制了适合国内用户的来源,如腾讯财经,并高度整合了微博微信账号,使其基本可以在一个界面中容纳资讯和社交。
该系统的最后一个惊喜应该是Motion Launch,它使用高通SOC芯片中的低功耗编解码器来实时识别用户的具体动作。比如在HTC M8上,可以识别出不开屏上下左右滑动可以实现不同的效果,可以实现语音唤醒,不开屏水平持手机按音量键可以快速开启相机。
其实类似的设计在搭载低功耗协处理器的手机上也能完成,包括LG G2和Moto X,只是体现在M8上,这样的设计几乎挽救了其解锁键的设计缺陷。但遗憾的是,HTC在系统上似乎总是“近乎完美”。虽然锁屏键的问题几乎被Motion Launch解决了,但是当你需要锁屏的时候,你发现顶部的锁屏键又一次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至此,系统评测部分到此结束。应该说,HTC Sense6.0今天给出的概念还是很有思想的,只是细节上有所欠缺。从当年Sense对Android的独特性,到如今“社交体验和交互理念”的主旋律,可以看出HTC在大方向上始终是正确的。但“解锁动作太复杂”、“可以双击解锁但只能用实体键锁屏”等细节不足,总是导致“HTC,你设计完产品后写反馈报告了吗?”这样的问题。回顾过去的M7,海带条的出现也产生了类似的感觉。虽然这些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刷电脑和网民的智慧来解决,但对于小白用户来说,Sense6.0毕竟近乎完美。
HTC M8体验照:
1分钟入门结论:对角线稳定牢固,照片色彩极佳。
入门1小时结论:功能太多,用户体验差。
前两周体验:2014最有趣最值得买的拍照手机之一。
在评测的最后一章,作者留了双后置镜头。毕竟你仔细分析HTC M8的拍照技术,400W像素的Ultrapixel镜头,后置双镜头技术,这些听起来都很神秘。那么实际拍照体验如何呢?这次真的要布局硬件技术了。
感谢去年M7的火爆,其实400W像素的Ultrapixel镜头对你来说并不是很陌生。虽然用的是400W像素,但实际上在相同感光面积下,通过减少像素数量来提高单个像素的质量,最终400W像素的画质PK了几千万像素。今年这个镜头又出现了,用的是同样的原理。
同时,用于收集景深信息的摄像头是当今的焦点。根据目前的数据,HTC通过这个镜头记录了画面中涉及的物体相对于手机的距离位置。用户后期编辑照片时,最终的焦点会完整显示,其他不在焦平面的物体会根据记录的距离信息进行人为模糊,最终达到“后焦”和“浅景深”的效果。那么效果如何呢?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证明来展示一下。
从实际样张来看,HTC M8很好的利用了这个辅助摄像头的位置捕捉能力。无论是UFocus还是模糊背景,都能拍出不同于其他手机的艺术效果。包括四季效果,Dimension加三维摄影,多重滤镜,增加手机摄影的可玩性。讲个笑话,HTC M8的拍照功能在刚上手的时候能给人一种“功能太乱,体验太差”的错觉。
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你会发现通过景深效果的调整,HTC后期制作的照片会有很强的个人风格和品牌,会让人一眼就认出这张照片是M8的,对艺术调整的兴趣也会逐渐产生。同时,良好的对焦速度和标准的色彩呈现,HTC M8在拍照的体验和乐趣上应该是非常不错的。
当然,HTC M8毕竟无法避免照片细节表现的不足,实际样张放大后总是比旗舰机差。这方面,其实笔者是愿意拿出“听分析”这个词汇来类比的。毕竟,照片或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只是感官印象,是追求“严谨全面的数据”,还是选择“舒适的音乐体验”或“值得分享的有趣照片体验”,这样的决定最终取决于你。在我自己看来,M8无疑是2014值得购买的产品。
硬件性能方面,笔者评测的HTC M8是移动4G版,采用高通骁龙801四核2.5GHz处理器,而欧美销售的HTC M8采用2.3GHz版本。应该说HTC M8的理论价值要高于欧版。但是,实际的差别,我们“拒跑一分”,就很能说明问题。但从今天来看,即使是2000元的性价比机,依然是高通801;即使是高通800,实际上也很难有什么不同的体验。所以,与其“拒跑分数”,不如趁着测评时间长,“一起继续一次飞行”。毕竟多用三个小时远比多跑3000点实际。当然,对于真正对高通801感兴趣的用户,可以看到我们之前的评测,点击查看。
▲高通801与800的参数对比。
其实回顾HTC M8的发布,HTC的双后置摄像头是一个特色,金属质感是一个卖点,但是HTC一直不忘加强续航。从目前外媒的评测消息来看,HTC M8虽然功率提升不多,但续航水平极强,HTC One的待机容量提升了40%。所以是不是像传言一样,一测就知道了。
评测之前,首先要说明的是,为了消除网络和光线的影响。这个续航测试是在WIFI下关闭GSM网络,把屏幕亮度调到最大。所以实际续航水平可能比较高。
首先是日常轻量级应用模式环境的还原,笔者特意进行了半小时MP3播放和半小时QQ/微博/微信实用评测。实际测试显示,HTC M8在半小时音频播放过程中仅耗电3%,社交软件运行时仅耗电6%。在影音娱乐体验中,笔者选择了“离线视频播放、3D游戏试玩、在线视频观看”的形式,时长半小时,HTC M8在这三个环节的耗电量分别为6%、15%、6%。
最后,在两个半小时的高强度测试中,HTC M8的总电量损耗约为40%。日常生活中,微博微信用户或者地铁用户看一段视频,保证每天都有充值,相对容易。而如果只是一个社交应用游戏,充两天电也不是不可能。另外,超级节能模式其实也是我们感兴趣的部分。
根据HTC官方宣传,HTC M8在超级省电模式下可以保证24小时10%续航。但实际测量中,在超级省电模式下,手机只保留了主界面中的“电话、短信、日历、邮箱、计算器”六大基本功能,屏幕颜色也调整为黑色,包括拍照、下拉通知菜单等功能。至此,“切断绝大部分硬件模块的电源,让手机接近功能机”的设计思路表露无疑,而作为功能机,支持10%电量一天也不是太难的事情。
至此,整个HTC M8的长篇评测到此告一段落。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款旗舰新机。在技术方面,M8再次为Android阵营树立了新的标杆。它改善了系统,但仍略显温和。拍照极其有趣,续航也非常出色。但评测中暴露出的系统问题,比如虚拟键位降低屏占比,只能通过解锁键锁屏来解决,后期刷机就能解决。所以,仅从横向来看,这款手机无疑是今年最值得一提的旗舰。
从行业来看,HTC从一段时间的“叫好不叫座”到近两年的“叫好不叫座”。无论从企业发展还是品牌建设的角度,都迫切需要一款产品宣布强势回归,M8就是最好的信号。同时,从水货市场的“口碑晴雨表”来看,在索尼三星HTC的三款旗舰中,HTC M8的水货价格最高,这也证明了这款手机在大众眼中“购买价值”更高的结论。眼看HTC第一季度财报即将出炉,除了媒体的评价,销量将是评价这款手机好坏的最好证明。可以关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