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节俭,杜绝浪费。

"看看以前的圣贤和他们的家庭,他们变得节俭并被奢侈打败了."勤俭节约是事业成功的关键,也是一个人高尚品格的标准。勤俭教育要从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做起,教师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才能在学生生活中实施勤俭教育。

新学期伊始,我校仍实行集中供餐制度。发现学生在用餐过程中浪费现象较为严重,部分学生对餐中倾倒鸡排等食物表示担忧。为了杜绝浪费,我将从以下几点帮助孩子杜绝浪费:

第一,节俭教师第一。

学生的身心发展已经具备了跟随老师的能力,所以老师应该带头对学生进行勤奋的教育。自从我们学校实行集中供餐后,我们班的老师要吃完午饭,带领孩子们向老师学习不挑食。老师带头把自己多出来的饭菜分好,让他吃的量合适,不浪费。学生吃完后,师生互相监督餐具。教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身作则,示范行为,营造积极节俭的氛围。

第二,加强节俭的思想教育。

“每一种食物都让我想起农耕的艰难,每一件衣服都让我想起纺织的艰难。”帮助孩子树立强烈的节俭意识。因为小学生处于思想成长的初级阶段,孩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发展都不成熟。孩子需要不断强化自己的机械记忆。为此,我们班会在学校分餐前加强学生的节约教育。要求学生在饭前背诵沈李的《为农民着想》。“除草的时候是中午,汗水顺着泥土往下滴。..... "“春天种下一粒谷子,秋天就会收获一万粒种子。……”这样熟悉的诗句。让学生从古诗词中体会到食物的不易,让学生体会到节约的重要性。这种饭前背诵古诗词与饭前文明礼仪制度相结合的方法,有利于增进学生的理解,提高文明用餐礼仪。

三、定量餐,实行饭前第二餐。

因为学生年龄小,吃的也有一定量,学校饭盒里的食物远远超过学生需要的量。很多学生吃不完饭。针对这种现象,学生吃不完饭。我们及时与餐饮企业沟通,让餐饮企业在第一次分餐时适当分餐,尽量少优先考虑盒饭的食物,增加第二次加餐量,保证学生吃好,吃饱肚子。素未谋面的师傅和学生无法因地制宜地把握食物的量,所以我们班实行每餐前分餐的制度。需要分餐的同学用公筷给需要加餐的同学分餐,既减轻了加餐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又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

第四,建立饭后互相监督表扬制度。

班级实行餐后监督制度后,学生需要值班老师在用餐后检查餐具。过了一段时间,发现有些同学的餐具比较干净,但是他们的汤碗里有一些剩菜。为了保证饮食节俭有效,我采用了小组监督的方法。同时每天拿出小组里最干净的食物进行表扬,分发老师的辅食作为对吃到最干净食物的同学的奖励。

帮助孩子树立节俭意识,形成餐桌节俭习惯,需要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圣人诸葛亮曾说:“静以修身,俭以修身。”帮助孩子形成节俭意识,任重道远。让我们一起走在帮助孩子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