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蒙特梭利数学教案
幼儿园小班蒙氏数学教案1的活动目标
1.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来比较物体的大小。
2.在生活中寻找和发现大小不一的物体。
3.能够在活动中积极参与,积极探索。
要准备的活动
1,趣味练习:对比
2.不同大小的物品,如碗、盘子、勺子、玩具、衣服、鞋子等。
活动过程
首先,说出来
观察图片
看看图中的东西。(衣服)
你知道这是谁的衣服吗?(妈妈的衣服,孩子的衣服)
妈妈的衣服在哪里?孩子们的衣服在哪里?
你怎麽知道?
妈妈的衣服大,孩子的衣服小。)
其次,寻找它
1.让孩子拿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然后在教室里找一个比自己大或小的玩具。
2.请小朋友说说手中哪个玩具比较大?哪个更小?
三,比较一。
让孩子们观察图片。
老师:图片里有什么?(苹果、草莓)
你喜欢苹果还是草莓?
苹果和草莓谁更大?
小狗和蜜蜂谁更大?
大象和蚂蚁谁更大?
四、游戏:大与小
老师随意展示一个物品,让孩子们找出它比老师手里的物品大还是小。
为了激发孩子的兴趣,可以以比赛的形式进行。
幼儿园小班2的蒙台梭利数学教案一、目的要求:
1.巩固幼儿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认识,并根据图形特征进行分类。
2.培养孩子耐心工作的习惯。
3.培养孩子关心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活动准备:
教具:图形娃娃,三个口袋,一个儿童游乐场,教室里还有一个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学习工具:每人一套图形娃娃。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1,老师:我们四班来了很多客人。你知道他们是谁吗?(出示图文妈妈)问:“这是什么?”(图文妈妈),图文妈妈怎么了?(哭)我们一起问:“图文妈妈,你为什么哭?”
2.原来他们的宝宝不见了。让我们帮助他们找到他们,并把他们送回他们的母亲身边。
(2)让孩子把图形娃娃寄回家。
1,老师:这些娃娃都是在儿童游乐场玩的。当我们找到他们的时候,我们会对他们说:_ _娃娃,我带你回家。
2、老师示范,然后请个别小朋友上前将娃娃找给对应的妈妈。
3.孩子们寻找洋娃娃并把它们送回家。
老师:我们先帮圆圆的妈妈找到娃娃,然后对它说:_ _娃娃,我带你回家。
你现在给谁找娃娃?怎么说呢?
还有谁没回家?你送他回家的时候说了什么?
4.老师:这些宝宝都回家了,图文妈妈应该很开心吧!但是你为什么还在哭?
原来图文妈妈还有很多宝宝没回家。原来他们还有很多宝宝藏在孩子的课桌上。赶紧送他们去新房,边送边说一句话。_ _娃娃,我带你回家。
(3)小朋友再操作,把课桌上的图形娃娃送到新家。
幼儿操作,老师指导。
(4)游戏:参观图形娃娃的家。
1,图文妈妈现在怎么样了?(笑声)图文妈妈说我们4班的孩子真能干。为了感谢大家,我们会被邀请去他们家,看哪个妈妈出来,所以我们会去他们家。
2、孩子看了图形,到相应的图形娃娃家里做客。
3.老师:我们在图形妈妈家玩得开心吗?好了,现在我们回家吧!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孩子来说是一门非常享受的课程,因为游戏多了,孩子操作的机会也多了,但要让孩子真正理解这种教学活动的内容,并熟练、灵活地掌握,却不是那么容易。
蒙台梭利数学教案3幼儿园小班目标:
1,可以按对象数量分类。
2.通过活动培养孩子的分析能力和比较能力。
准备:
1-5的实体卡若干,1-5的数字卡和泡沫板各一张,还有若干个插针。1-一些5元的硬币。
流程:
1,老师出示数字为1-5的泡沫板,要求孩子准确读出数字。然后每个人拿一张上面画有不同数量物体的卡片,看看自己的卡片应该放在泡沫板的什么地方。老师和孩子们正在一起检查。请告诉孩子们你有哪些卡片。你把它放在哪里了?为什么?
总结:个别孩子放错的原因。
2.孩子们将再次拿起卡片,分组比赛,看谁把卡片放对了,放得快,获胜者将获得红色五星。
3.奖励小朋友的优秀作品:每人一枚写有1-5元的硬币。看你多少钱?老师说,请举起三元钱,有三元硬币的孩子举卡,看谁举的对,重复多次。
4.活动延伸:在角色中,孩子可以用钱购买商品。
蒙特梭利数学教案4幼儿园小班活动目标:
1.带着兴趣参加“找圈”的活动,你可以从日用品和玩具中找出带圈的面孔,也可以找到别人没有找到的圈。
2.愿意参与操作活动,并能遵守操作规程。
3.让孩子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做事有条不紊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一些圆形物体,PPT。
2.缺少轮子的放大图。
活动流程:
1,展示实物,引出话题。
老师今天给你带来了很多有趣的东西。这是什么?
-与孩子一起观察和介绍物品:硬币、眼镜、手表、钟表等。
看看这些东西哪里是一样的。或者都是什么形状?
——老师示范画圆,小朋友打开作业资料,跟着圆走。
2.找一个圆。
老师展示了一张没有轮子的放大图:孩子们,看看图上有什么。
嘿,这些车能骑能开吗?为什么?
——孩子的眼睛真聪明。原来这些车的轮子都没了。我们做什么呢让孩子们帮忙,好吗?找找看。我应该在哪里画它?
——老师示范在一辆车上画画,另一个让孩子自己找,自己画。
——孩子操作,老师观察引导。
3.寻找生命中的圆。
刚才我们帮助汽车找到了它们的圆形车轮。现在请孩子们找出我们教室里什么是圆的。回家看看家里什么是圆的。我们让爸爸妈妈帮我们画出来,带到幼儿园给大家看。
教学反思:
孩子很感兴趣,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孩子讨论的这个阶段,我要创造情景让孩子去体验。我会多看多学,这样以后的教学活动才能更好。
蒙特梭利数学教案5幼儿园小班活动目标:
1.发现生活中的数字,知道数字无处不在。
2.用数字玩游戏,体验活动的乐趣。
3.激发孩子对数字的兴趣,培养孩子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
4.培养孩子识别数字的能力。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收集生活中常见的数码物品,在教室周围摆放。
2、0-9组数字卡,在老师衣服上贴一组数字。
3.分发调查问卷:你知道你生活中的哪些地方和事物上面有数字吗?你家最喜欢最有意义的数字是什么?
活动流程:
首先,展示0-9岁的数码宝宝,以引起幼儿的兴趣。
今天,老师穿着一件奇怪的衣服。你在我的连衣裙上看到了什么?有哪些数码宝贝?
(孩子们说数字,老师贴在黑板上。)
第二,发现并回忆生活中的‘数字’。
1,激发孩子主动探索的欲望:“最近我们在讨论“生活中的数字”,知道我们身边到处都有数字。今天有许多数字婴儿向我们走来。你想找到他们吗?”
2、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发现:
(1)如果发现什么东西上有数字,请告诉附近的好朋友。
(2)谁愿意大胆地来到面前,告诉大家你的发现?
3.回忆生活中更多的数字。
老师:原来数字就在我们身边。除了这些,孩子在哪里见过数字,见过什么数字?
孩子告诉。
三、与自己相关的数字,介绍一下自己喜欢的数字。
老师:数字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与我们的孩子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你觉得最有趣最喜欢的数字是什么?你今天带来了吗?
请给你介绍几个孩子。
第四,做个数字宝宝玩游戏。
老师:数字与我们的关系如此密切,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你想成为一个玩游戏的数码宝宝吗?
1,请小朋友帮忙把小椅子放到一边,分男女两边。
2.给每个孩子一个数字,贴在头上,就是一个数字宝宝。
3.请遵守规则:音乐开始时,数码宝宝可以随着音乐起舞。当音乐停止时,要求两个数组合,只能两个牵手。
4.再玩一次游戏,四个数字组合,五个数字组合,八个数字组合,十个数字组合,增加游戏难度。
动词 (verb的缩写)结论:
老师:数字宝宝们,你们玩得开心吗?让我们出去玩吧!
蒙台梭利数学教案6在幼儿园班级的活动
1,活动中对矩形形状特征的初步感知。
2.你可以在生活中找到类似长方形的东西,你可以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
3.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激发孩子学习图形的兴趣。
5.发展视觉感知和判断。
要准备的活动
“小火车”动物头饰、幻灯片、布条、各种图形等。
活动过程
1,初步了解感知矩形的特征
(1)创设情境:“一辆小火车来了。火车上卸下了什么货物?老师展示“火车”,并从中拿出一个长方形。原来,小火车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图形婴儿矩形。现在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位新朋友。
(2)老师:先有一个人物给孩子们展示魔术。想知道是谁吗?(三角形),他想给孩子变个魔术(三角形变长方形,先回忆三角形的特点再用游戏口吻介绍长方形的特点。引导孩子推断长方形有四条边和四个角。
2.了解有关矩形的更多信息。
(1)你记得我吗?现在我们来玩一个魔术游戏,看看我改了什么(然后看课件)。长方形变成了什么?
(2)让孩子在教室里寻找长方形的物体。比如“柜子”、“桌子”、“书”…
3.引导孩子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异同。
用折纸理解长方形,请把长方形的纸变成正方形的纸,再把正方形的纸变成长方形,进一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找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区别。正方形的四条边等长,长方形的两条对边等长,相邻的两条边不等长。
4.游戏活动。
游戏《站在四角》。老师在地上画几个长方形,每组邀请5个孩子参与游戏。老师喊“开始”,五个孩子沿着长方形的四条边顺时针跑。音乐一停,每个孩子都迅速找到长方形的一角,静静地站着。没有找到角落的孩子们表演了一个节目。用音乐来控制孩子游戏的进程。
一次站在四个角后,让其他孩子数一数长方形有多少个角。游戏可以在用音乐控制孩子游戏的过程中反复进行。
5、交流总结,收拾学校工具。
教师根据活动进行适当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