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星的光环,为什么它们会一直围绕在土星身边而不消失呢?

土星的光环早在1656年就被荷兰天文学家惠更斯发现了,但是光环的实质直到200年之后才被弄清。土星的光环是由无数包着冰层的大大小小的岩石碎块构成的。它们排列得密密麻麻,都在一个差不多的平面下,沿着自己的轨道围绕土星旋转。包着冰层的大小岩石碎块在阳光照耀下,反射出多种色彩,形成七个彩色同心环。

土星七个光环都不是整体的结构,每一个环节都是由成百上千条挤在一起的细环组成,而且即使是在环与环之间的缝隙里,也还有很多用普通望远镜看不到的细环。由它们组成了我们看到的美丽光环。所以土星又有“星中美人”的雅号。

从地球上看,土星光环的形状总是在发生变化,有几年甚至会“消失”。这是由光环的形状决定的。当土星的光环倾斜时,观测者从某一个角度就可以看到这些光环;偶尔,光环也会竖立着,因为光环薄,人们就无法看到它们了。这时,土星的光环就像消失了一样。

外表美丽的土星却是一个虚胖子呢!太阳系九大行星中,论体重和个头,土星都是老二,仅次于木星。但是土星只是一个虚弱的“胖子”,因为它的平均密度比水的密度还要小。如果把太阳系所有的行星都扔进水里,那么会像皮球一样浮在水面上的肯定是土星。土星是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之一,它是太阳系中质量除了木星之外最大的星体,属于一种气态的巨行星,木星的质量比较大,它拥有六十多个卫星,我们都知道地球的卫星只有一个那就是月亮,这也足够说明了木星的质量是多么的庞大。大家在看到宇宙中天体的时候都会发现,土星、木星的周边有一层环状带,而其他的行星却没有,为什么土星的四周有呢?那么它会不会消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下土星的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