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

一堂成功的数学公开课应具备“新”、“趣”、“活”、“实”、“美”的特征,即:新:新思想、新观点、新手段:引起兴趣、保持兴趣、提高兴趣;教学方法灵活,教材使用灵活,学生学习生动,内容丰富,训练扎实,目标落实漂亮。

新——就是不要步别人的后尘,不要因循守旧,不要照搬别人的教案,尽量在课堂上有新意,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新理念-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教师的教育观念决定了他们的行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端正教育教学思想,打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围绕“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树立新的质量观、教育观和学生观。教育观念的更新包括很多方面,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是关于学生的想法。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第一个基本思路中指出,数学课程要突出义务教育的普遍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每个人都能得到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具体来说:(1)每个学生都可以学习数学。虽然学生的智力水平、经验背景、学习习惯存在差异,但每一个智力正常的孩子都能够学习到教学大纲规定的数学内容,都有条件按照教学要求学好数学。(2)不同的学生学习数学的水平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要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而不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同一水平上发展,学习完全相同的数学知识,达到相同的数学水平。

(3)允许学生以不同的速度学习数学。教学需要按照一定的节奏完成,但并不是每个学生都以同样的速度完成所学的内容。可以让一部分学生以较快的速度学习,也可以让一部分学生在较长的时间内达到相应的要求。

(4)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学习数学。认识和理解数学问题有不同的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适当的方式去理解数学问题,同时教师也要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和解决问题。有些方法从一个成年人的角度来看是好的,但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可以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的方法,但不应该把某一种方法作为必要的方法强加给学生。

二是教学理念。

为了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中,我们应该倡导以下教学理念。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只是接受现成的数学知识,而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的过程。一堂好的数学课,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向他们展示知识发展的过程。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感知有利于获得感性经验,从而实现其知识的内化,促进理解和判断能力的发展。正是通过摆弄学习工具,学生获得了对象的表征,然后上升到理性知识。教师应该尽力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学生亲自进行实验,体验成功和失败。

(2)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学习。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中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社会技能,改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在课堂教学中,如果你想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讨论和小组学习是最恰当的选择。如果教师想帮助学生形成一种更加独立和负责的学习风格,小组讨论的策略也是帮助教师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选择之一。在设计教案和组织课堂教学时,要经常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习别人的方法和思想,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从而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数学;养成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教师要在交流和讨论中营造民主的氛围,让学生从被动听课变成主动参与,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

(3)让学生通过不断的“反思”来学习。由于数学对象的抽象性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小学生不可能一次性直接掌握数学活动的本质。只有经过反复思考、深入研究和自我调整,他们才能洞察数学活动的本质特征。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而言,反思的内容主要包括:对自身思维过程的反思、对解题思路的反思、分析过程、运算过程、语言表达、对所涉及的数学思维方法的反思等。当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出现失误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反思探索过程;当数学活动结束时,应引导学生反思整个探索过程和结论的合理性,以获得成功的体验。

第三是教师角色的概念。

教师应该运用他们对课程和教学的专业理解。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成为课程和教学的决策者。教师应该是课堂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可以创设有趣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动机,教师也可以提出适当的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是“居高临下”的指导者,而应该是“平等”的参与者。教师不应该是对与错的“最高裁决者”,而应该是鼓励者和有益的启蒙者。

2.新理念——即创新、实用、高效的教学理念。

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同样的40分钟,同样的老师,因为教学设计思路不同,课堂教学效果大相径庭。

比如首届全国小学数学大奖赛,安徽特级教师张建新在讲授“小数的最初认识”时,设计了一个非常新颖的导入环节。

课后老师播放录音,模拟收音机播放商品信息。XX经济广播电台现播报商品信息:熊猫M10录音机,每台67元,防雨书包10元,2H铅笔0.12元,金星牌钢笔2.45元,京牌墨水1.20元,三角牌电饭煲120元。播完后,我问:刚才播的是什么?(商品信息是商品的价格)

老师将上述内容重放一遍,边播放边在磁性黑板上展示商品的价签,让学生仔细观察。左右价格标签中出现的数字有什么主要区别?【左边一组数字没有点,右边一组数字有点】【图略】

老师:左组数字67,10,120都是我们之前学过的整数。谁能给出整数的其他例子?你知道有多少个整数吗?

老师:右边价签里的三个数字(0.12,2.45,1.20)中间有一个点(把上面三位小数从价签里拿出来放在磁性黑板上)。像这样,数字中间有一个点,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个新数字。在这节课中,我们将学习一些关于小数的知识。

在这个环节中,老师专门设计了“经济广播”来播报“商品信息”,这是一个新颖的教学环节。其中的“经济”、“商品”、“信息”都是和现在的市场经济联系在一起的。另外,《商品信息》预定播放两次。第一遍起到“引起兴趣,引起注意”的作用,第二遍采用“播放一个商品的价格,展示相应的标志”,起到调动学生视听感官,全面参与认知活动的作用。商品的价签中既有“整数”,也有“小数”,让小数的出现非常自然,让学生知道小数确实是根据实际需要产生的。整个教学过程清晰流畅,真的很独特。

再比如,教“一个圆柱体的体积”时,我是这样做的;

老师首先让学生大胆猜测,一个圆柱体的体积可能等于多少?大多数学生猜测圆柱体的体积可能等于底部面积x高度。然后给每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资料,让他们自己想办法验证。有的小组将圆柱形玻璃容器中的水倒入长方形容器中,然后分别测量长方形容器中水的长、宽、高,计算出圆柱形玻璃容器中水的体积。有的组把缸体浸入长方体容器的水中,通过计算上升的水的体积来计算缸体的体积。然后让学生比较报告上圆柱体的底面积、高度和体积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确信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最后,让学生自学阅读,根据书中介绍的方法,利用手中的学习工具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深刻认识到,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才能使适合教师讲解的内容尽可能成为适合学生讨论和研究问题的素材。尽可能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更多的活动空间、更多的表现自我的机会和更多的体验成功的快感,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学”逐渐转变为“会学”,最终达到“会学”的境界。

3.新手段——即重视现代手段的运用。

投影作为一种大众化的电化教育手段,具有简单、生动、图像清晰、色彩鲜明、动静结合、信息量大等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这种方法,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非常有益的。

比如直线和射线是小学数学中两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学生很难理解。过去,学生只能依靠语言的形象描述或借助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比喻性的解释,学生永远无法想象直线和射线中“无限长”的含义。为此,我在教学时设计了两组拉出式拉环。一个亮点首先出现在屏幕上,然后延伸到一端成为一条亮线。老师慢慢画,亮线越来越长。一边拉,老师一边叙说,“你再这样没完没了地拉,亮线就没完没了地延长了。”借助这种动态演示,学生的脑海中会出现一个“无限长”的画面。讲直线的时候,老师把双向拉环往两个方向拉,帮助学生想象两个方向的无限延伸。由于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整个演示过程,教学效果非常好。

再比如,在讲“角度的测量”的时候,我曾经演示过如何用木制量角器在黑板上画角度。因为教具不透明,老师的讲解费时费力。如果用投影仪通过投影演示量角器和画在胶片上的角度,投影的透明性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如何把量角器放在角度上,使量角器的中心和顶点重合,零刻度线与角度的一边重合,与角度另一边相对的量角器刻度就是角度的度数。用木制量角器在黑板上演示,其效果无与伦比。

近年来,多媒体电脑再次进入课堂。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更好地处理大与小、远与近、动与静、快与慢、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形成生动的表象,启迪学生的思维,扩展信息,提高教学效率。可以说,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的普及和运用,为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例如,在第三届全国小学数学教学大奖赛中,江苏的一位老师成功地用多媒体电脑帮助学生两次发现了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

第一遍:以三条长度不同的线段为直径,画三个大小不同的圆。三个圆同时滚动一次,三条线段的长度就是三个圆的周长。观察:圆的直径越小,周长越短;圆的直径越大,它的周长就越长。得出的结论是,圆的周长与其直径有关。

第二次:屏幕上出现大小不一的圆,每个圆滚动一次,得到三个圆的周长,然后用每个圆的直径测量每个圆的周长。得出一个圆的周长总是直径长度的3倍多一点。让学生选择一个圆,并在屏幕上验证。让老师们大饱眼福。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电子教学手段在传递信息方面很方便,但绝不能排斥或替代其他教学手段,黑板要用,必要的板书要写,电子教学手段只能用得巧妙、到位;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辅助教学的作用。

第二,好玩

兴趣——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过:“知者不如善者,善者不如乐者。”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质量的至关重要的条件,也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根本措施。

1.引入新课时,激发学习兴趣。

引导人们上新课是一节课的重要部分。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教学就像小提琴手上弦,歌手定调,定第一个音,为整个演奏或演唱奠定了基础。好的导入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打破学生的心理平衡,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为此,我经常从教材的特点出发,通过组织有趣的游戏,讲生动的故事,或者提出一个引起思考的数学问题来引入新课程。

比如在讲授“求一个数大于一个数”的应用题时,巧妙地设计了一个复合幻灯片,映出五朵黄花和一排红花。先覆盖红花和黄花的同一部分,只露出比黄花多三朵的花。然后在引导学生看图分析题意后;不要急着解释问题方法,鼓励孩子“猜一猜,有多少朵红花?”大家抢着回答,老师马上打开问:“你看,是这样吗?”真的是八!孩子们的情绪更加高涨。恰在这时,老师转移了话题,“八朵红花是怎么算出来的?”把学生的外部学习兴趣吸引到他们的内部兴趣上来;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