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高兴过端午节。

端午节我很开心。

我家乡的端午节习俗可谓五花八门。端午节前几天,人们在门楣上放一根艾草,据说可以辟邪。佩戴香包。大人用布缝小布袋,可以增强免疫力。作文是通过文字表达一个主题的叙事方法。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得上优秀的作文?你在找一篇300字的关于“端午节我好开心”的作文吗?我收集了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端午节我很开心。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有些人可能不太关心它,但我很喜欢它,不仅因为它是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节日,还因为这一天有许多有趣的事情。

每年端午节,我都很忙,也很开心。

一大早,村子里的人们起床为节日做准备。大人们都在赶集买油条和糖糕——是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早餐,又怕去晚了买不到。孩子为什么要早起?他们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割艾草。端午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插几株艾草,以辟邪。但孩子们割艾草不仅仅是为了这个,更是为了他们手中的一个重要角色——缝制钱包。

吃过早饭,大家又开始忙碌起来。你在忙什么?当然是饺子啦!粽子是端午节不可或缺的食物。我家每年都包粽子,有道理。我跟大人学过,知道怎么做——先在河边采些芦苇叶,放在锅里煮到软;然后用几片煮熟的芦苇叶包一些糯米(有的加一些葡萄干,红枣,猪肉等。).包好后就可以下锅煮了。

临近中午,大人们开始准备丰盛的午餐,包括鸡、鱼和肉。我们这些孩子拿着自己的粽子聚在一起,互相交流。改完之后,吃一顿丰盛的饭,然后评论谁家的菜好吃,谁家的菜不好吃。那场面不亚于一场辩论,因为谁也不承认自己的粽子不好吃。当然,我们每次去,主要是想吃不同口味的粽子。至于谁的菜好吃不好吃,都是次要的。在大人们喊吃饭之前,大一点的孩子给小一点的孩子讲了他们从老师那里听到的关于屈原的故事。

终于,该吃晚饭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食物。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在电视上看龙舟比赛。这是最有趣的事情。我们观看并打赌哪艘龙舟会赢,大人和小孩都可以参加。我家有个特别的规矩,谁赢了可以满足一个愿望,但是不能花钱。比赛结束时,无论输赢,我们都很高兴。

晚饭后,我通常和朋友一起缝钱包。把艾草的叶子挑出来,用布包起来,按照自己的想法缝起来。有些人甚至在钱包上缝一条带子。钱包缝好后,像往常一样,大家互相赠送。每个钱包都装满了祝福和祈祷。

每次,我们都尽情享受这个快乐的节日。我真想永远保留这一天!

端午节我很开心。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古洛河边叹了一口气,纵身跳入了激流。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人们包粽子、划龙舟、煮鸡蛋,以各种方式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又到端午节了,很想体验一下这种气氛,就让奶奶教我包粽子。

做粽子,首先要把叶子洗干净,泡在热水里。然后准备枣、蛋、肉等。对于馅料,煮出你喜欢的美味馅料,就可以开始工作了。先把长叶子折起来,围起来,做个窝,中间放好准备好的糯米和粳米,包边包角。然后把饺子放在米饭里,揉成一团,最后把竹叶包裹的饺子做成四角。

包粽子的功夫都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的好不好,取决于四个角是否对称,是否有型。刚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扭成一团,要么是六个角,要么是一个球。

奶奶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把细线绑在哪里?”

我晕!情感粽子的四个角方便用细线挂起来。为什么这个世界上没有圆圆的粽子?

将包好的粽子放入锅中,用大火煮。大约1小时后,用文火煮30分钟。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渴望揭开锅盖看看情况。因为粽子的香味从锅里飘出来,让我口水直流。

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长。当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时,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可以看到里面金黄绵软的“宗肉”。咬一口,太好吃了,差点把筷子都咬掉了。

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尝到了劳动的果实,不甜。

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为什么家家都在这一天包粽子?我可以回答这两个问题: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的原因是为了纪念屈原。今天,我们一家人也一起包粽子。妈妈一大早起来去市场买食材。到了中午,各方面都准备完成了。一开始我把两片竹叶叠在一起,三分之一处折一个角,形成一个三角形。然后,我在里面塞了一块绿豆沙,放了一点糯米。最后想用竹绳把粽子包起来,但是香肠和糯米总是从下面的孔露出脸来。我用夹子夹住洞口,我妈说:“你不能这样。以后怎么煮?”我拿掉夹子,像我妈一样把洞缩小。终于成功做了第一个粽子,越做越有精神。我做了18粽子。我把自己的一些优秀作品拿去做菜。过了一会儿,我把自己喜欢的作品拆开,送到了嘴边。突然,一股香味飘进了我的嘴里。吃完粽子,我觉得很自豪。我们家吃完粽子后,举行了一个小游戏:把三个不同的人包好的粽子放在桌子上。你自己尝尝哪个是自己做的。一开始,我总是尝不出自己做的粽子。最后发现最后一个粽子的底部露出了一片绿豆沙。我开心的指着它,爸爸打开下面的答案,我就猜到了。这个端午节真的让我难忘!

端午节我很开心。

很快,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要到了,不可避免的勾起了我童年的回忆。

大概是我四岁的时候。那时候我还能在家乡的河上划船。听到远处锣鼓声震耳欲聋,地动山摇,我就好奇拉着婆婆出来看热闹。作为一个保姆,婆婆对我总是很好,我也把她当成自己的亲人。她拉着我的小手,颤抖着走向长堤。正好,河上五颜六色的龙舟威严地排成一排,准备怒气冲冲地赶单。

发令枪响后,箭在弦上的龙舟真的如雷鸣般的水带在水面上飞驰。船上的“龙骑士”精神饱满,士气高昂,尤其是船两端奋力击鼓的鼓手。划手们的斗志似乎随着雷鸣般的鼓声不断高涨。

这一幕真的让我着迷于难得的世俗,在我的家乡也有这样激动人心的场景!而我婆婆一直紧紧握着我的手,慈祥地微笑着。然后我去看了获得一等奖的选手。每条船上的人都是湿漉漉的,在我不成熟的眼里,冠军只是更湿透的人。

兴高采烈的我又牵着婆婆的手回家了。该吃午饭了。婆婆端出两个热气腾腾的绿三角,叫我把它表面的大叶子都脱下来。婆婆笑着说,这些用荷叶包着香米的三角形叫粽子,我惊喜地发现米饭里有丰富的肉馅。都是我婆婆从农村带来的,大家会一边划龙舟一边吃粽子。我疑惑的拿着这个香喷喷的饭团,使劲咬了一块。看着婆婆慈祥的笑容,我只觉得嘴里无比的亲切和温暖。

婆婆在我上小学后回了老家,但家人在端午节去探望她时,经常会带回来几个粽子,重温旧时光和节日的欢乐。只可惜这几年端午节都被韩国人注册了。家乡的河水太脏了,再也划不动龙舟了,婆婆也去世了。不过端午节是外国人注册的,我们还是可以吃粽子的。这条脏河总有一天会变清,我们还可以在水上划龙舟;但最让我难过的是再也不能牵着婆婆的手在长滩上看比赛了。

我爱家乡的端午节,但我想念我的童年和永远不会回来的婆婆。想想端午节就够了。

端午节我很开心。

同学们,今天6月2日是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你对这个节日了解多少?

端午节是一个爱国的节日,因为爱国诗人屈原于278年5月5日在绝望和悲痛中在公园前去世。屈原沉入江中后,古人将竹筒装的大米抛入江中,千船齐发,摇旗呐喊吓跑蛟龙,以示对屈原的敬意和怀念。

端午节是防疫的节日。端午节前后,是春夏传染病的高发期。端午节前后,古人插艾叶,挂菖蒲,驱赶蚊蝇,净化空气。大人也要喝雄黄酒、菖蒲酒驱蛇驱虫,小孩要戴含朱砂、雄黄的香囊预防疾病。

端午节是一个体育节日,因为人们在这一天要在水上赛龙舟。龙舟赛逐渐演变成一项国际体育赛事,也起到了友谊纽带的作用。

端午节还是美食节,想着要吃好吃的粽子。人们泡糯米,洗粽子叶,包粽子。各种颜色的粽子可以让你吃个够。

端午节、中秋节和春节等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智慧的文化遗产,体现了民族精神,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新时代的少先队员要肩负起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为成为中华民族的栋梁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