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家进入赌局会成为第二个俏江南吗?
链家进入赌局会成为第二个俏江南吗?
链家的尝试似乎有些意义。
在过去的一年里,从一家无意涉足北京远郊的区域性房产中介,扩展到全国17个重点城市,门店约5000家,经纪人超过8万人。其主营业务已经从单纯的租赁、买卖二手房、金融服务拓展到新房、海外房产、互联网平台、财富管理、资产管理,在互联网+的全国总动员中恰到好处。
重要的是,从目前的版图来看,链家已经可以开始讲一个很好的资本故事了。
近期融资计划抛出,是否感觉链家即将启动关网程序?界面最新消息是,链家目前正在进行B and轮融资,共融资70亿元,其中B端43.5亿元,B+端26.5亿元。其中包括新增股权投资38.5亿元(占比55%),转让老股3654.38+0.5亿元(占比45%)。投前估值330亿,投后估值368.5亿。参与这两轮投资的投资方名单包括百度、腾讯、华盛资本、H资本、知一资本、海峡基金、浙江民投、经纬中国、元仓资产、高燕资本、源码资本。链家的粉丝都聚集在它的脚下,希望能从这个故事的商业变现中分得一杯羹。
与之前版本的融资传闻相比,这一版本的阵容显然更加豪华。但是,还有一个关键点——链家居然签了对赌协议。
界面消息称,若公司(链家)在交割日后5年内未能完成合格首次公开发行(即在沪、深、纳斯达克/纽约及香港上市,包括但不限于借壳,或在持有1/2或以上b股及b股的投资者认可的其他证券交易场所公开交易),投资者有权在此情况发生后随时要求回购和回购。
在中国,“赌约”似乎是黑投资人的代名词。即使这个协议本身是一个互利的中性词,而且它有一个好听的英文名字,估值调整机制,意思是估值调整机制,也就是说,约定在一定时间后,根据企业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和业绩考核的结果,对股价的估值进行调整。换句话说,这项协议将有利于金融家和投资者。
但当这种观念植入中国,似乎就变了味道。这种现象似乎似曾相识。很多太阳不能再照耀的理论在中国运行过。
堕落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国内的一系列失败案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永乐电器。2005年,摩根士丹利和CDH风险投资公司以5000万美元收购了陈晓持有的永乐20%的股份。他们签订了一份“对赌协议”,其核心内容是:如果永乐2007年扣除非核心业务利润后的利润高于7.5亿元,投资者将向管理层割让4697万股;若利润低于6亿元,管理层出让股份将达到9395万股,约占永乐上市后总股本的46.5438+0%。
赌约的本质是保证摩根士丹利的投资收益水平稳定,而按照永乐当时的年收入值,要达到赌协规定的盈利目标,未来两年永乐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长率至少要达到60%。
赌博让永乐失去了稳定的心态。2005年,永乐一举收购三家电连锁企业,次年与大中达成合并协议。但是,过度扩张不仅没有提高净利润,而且由于整合和管理的成本,降低了企业本身的盈利能力。最后,2006年7月,国美收购永乐,永乐家电管理层终于失去了对企业的控制权。
在这些赌博失败的著名案例中,有俏江南、碧桂园、太子奶等公司。但也有成功的案例,其中蒙牛最具代表性。
2003年,摩根士丹利等投资机构向蒙牛乳业注资352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9亿元,双方签订了基于业绩增长的对赌协议。双方约定,从2003年到2006年,蒙牛乳业的年复合增长率将不低于50%。否则,该公司管理层将因摩根士丹利等外国投资者而失去约6000万至7000万股上市公司股票。如果业绩增长达到目标,摩根士丹利和其他机构将把他们相应的股份给蒙牛管理层。
2004年,蒙牛业绩增长达到预期目标,最终导致包括摩根士丹利在内的三家外国战略投资者之间的对赌协议终止。三家外资分三次退出,投资回报至少四倍。此外,蒙牛管理层获得了6000多万股股票。
历年统计表明,只有少数幸运的公司能够很好地利用对赌协议实现激励功能,最终让投融资双方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