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智力游戏教案
幼儿园小班益智游戏教案一小班益智游戏教案:表情娃娃
智力游戏:表情娃娃
游戏目标:
1.在游戏中使用多种感官感知7以内的数字,了解数字的实际意义。
2.培养孩子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游戏准备:
一个屏幕,一个纸箱操作员,有四本魔法书(红黄绿黑)和一套圆点卡片(2-8),一串珠子(4),一个录音机和一盘磁带。
游戏流程:
一,语言引导,激发兴趣
老师:表情娃娃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开动脑筋去找。
二,感官练习,感知数量
1.使用视觉感知量。
(1)打开红色脚本:6个苹果,找到6号房的娃娃:鬼脸娃娃。
(2)打开绿光魔法书:8鱼,找到8号房的娃娃:惊喜娃娃。
注意:注意孩子数数习惯的培养,巩固孩子用手和嘴一致数数的能力。
2.用听觉感知量。打开黄皮书,让小二帮我们一起找娃娃。
(1)5个鼓,举起5分牌,找到5号房的娃娃:快乐娃娃。
(2)击鼓7次,举起7分牌,找到7号房的娃娃:愤怒的娃娃。
注意:听力和记忆数字对大多数孩子来说仍然是困难的。老师要适当引导,提醒孩子心里有数。
3.用触觉感知数量。打开黑色脚本,让你的小手帮你一起找到娃娃,找出盒子里的珠子数(4),举起4点的卡片,找到4号房间的娃娃:伤心娃娃。
描述:通过触摸感知数量是儿童从未尝试过的一种形式。老师可以提醒孩子摸一个,数一个,让孩子有成功的体验,了解方法。
请学会做各种表情,跟着音乐跳舞。
活动反映:
本次教学活动采用魔术的形式,可以让孩子在神奇、魔幻的欢乐体验中积极参与游戏。第一,让孩子打开魔法书,谁也看不懂魔法书里藏着什么。当物体出现时,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有足够的动力进行剩下的游戏。这个活动的重点是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游戏中7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的实际意义,贴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摸完之后,
幼儿园小班智力游戏教案第二次区域活动的总体目标:
1,通过自主区域活动,提高动手探索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2.乐于参与区域活动,学会分享与合作,提高区域规则意识。
重点指导领域:数学领域
区域次级目标:
1.在搜索、摆姿势、拼写和划分中学习简单的分类和排序。
2.乐于参加数学运算活动,遇到困难不轻易放弃,并努力解决。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已经知道入区的基本规则,可以排队领取和放入区卡;能正确取放材料;我试过两人一组玩游戏。
数学区:扑克牌、配对、排序、瓶盖游戏、一一对应、车辆排序、钟摆摆、数字配对、掷骰子等。
活动流程:
一,对话导入
1,老师:又到我们去区域玩的时间了。上次我们玩的时候,老师发现一些孩子被困在施工区。人们在拼图区玩耍,喜欢跑来跑去。这可不好。有些孩子一边玩一边说话,很吵。我们在游戏区的时候,你可以在不影响别人的情况下,和旁边的小朋友温和地讨论。在插卡的区域玩,不能乱走。另外,在我们区域结束后,请根据物料编号将其放回原位。
2.介绍新增的地区资料:
(1)这是寻找相同材料的拼图区。(老师展示演示图。)根据上面的图片,我们可以找到相同的模式。另外,我们可以根据演示图进行排序。
(2)这是一个分类游戏。第一栏是关于动物的。你找到小动物的图片,把它们放在第一栏的兔子后面。然后是水果,蔬菜,衣服等。请过会儿寻找他们。
二、儿童自主选择活动
1,小朋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进入活动区。老师指导孩子排队领学号和入区卡,注意区域赛的套路。
2.教师观察孩子的活动,对个别新材料和个别孩子给予及时的指导。鼓励孩子大胆尝试和探索,及时捕捉孩子的创造性表现并给予肯定。
3、发现孩子遇到困难想放弃,及时给予引导,争取成功。
三、师生交流* * *
1,指导小朋友* * *整理各地区资料。
2.让孩子们谈谈他们在活动中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如何去做。鼓励大家遇到困难不要放弃,想办法克服,就会学到更大的技能。
3.表达在地区赛中表现优异的孩子,肯定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幼儿园小班智力游戏教案三个游戏目标:
锻炼孩子小手肌肉的灵活性
游戏准备:
儿童有各种动物的经验和简单的动作协调感。
游戏指南:
(一)、进口部分:
1,老师玩各种小动物。
让孩子说说老师根据动物的特点模仿了什么样的小动物。
老师像鸟儿一样飞翔,让孩子们猜。老师:“让我们用手指指着小鸟,小鸟就飞起来,发出嘟嘟声。没了!”孩子会有意识地跟着老师的动作去模仿。
(2)、膨胀部分:
1,老师以手指节奏的形式引出儿歌。
老师:“小朋友,江老师要给孩子们表演一个手指‘魔术’,让孩子们看看刘老师的手指能变成什么样?”老师一边说儿歌一边做节奏来引起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老师的手上。
2.引起孩子的兴趣后,开始进入教学阶段。
老师:“一只小虫,一只小虫飞;一只小鸡会叫;点击鸟,鸟飞了,杜拉拉。老师边说边示范。”
(3)、结尾:
老师:“跟老师做吧,看看孩子做得好不好,说话好听不好听。”年轻;“很好。”做完后,带孩子去厕所洗手。
愉快的心情
幼儿园小班智力游戏教案四大目标: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和专注、细心的良好习惯。
准备:几种不同颜色和长度的游戏棒。
流程:
1,用游戏棒拼图形。比如,在一定时间内,孩子可以用游戏棒搭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想象中的栏杆、滑梯、秋千架、房子、飞机、机器人等。一次可以拼一个或者几个,最后拼对拼快就赢了。
2、两人一组,各持10棍,先用猜拳确定出牌顺序(先A后B)。a先拿20根游戏棒在手里,然后把棒垂直立在桌面上,松开手。用一只手去拿桌上的游戏杆。在拿棍子的过程中,一次拿一根棍子,不要碰其他棍子,否则就让B做。棍子最多的游戏获胜。
[案例研究]
孩子们对这项活动非常感兴趣。老师讲解完游戏方法和规则后,他们马上开始操作,热情非常高。在活动中,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用游戏棒拼出各种图形,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由于游戏中的竞赛规则,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活跃起来。第二个环节,和第一个环节相反,要求孩子不要碰其他的棍子,所以很用心,很细心,全面锻炼自己的能力。
活动结束
孩子们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