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秋节

中秋节的起源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据历史记载,“中秋节”一词最早出现在《李周》一书中。到了魏晋,就有了“告尚书镇牛惑,中秋夕与左右微服过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一个固定的节日。《唐太宗书》记载了8月15日的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代,到明清时期,它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按中国历法,农历八月在秋中,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中秋”,八月十五日在“中秋”的中间,所以称为“中秋节”。中秋节有许多绰号:它被称为“八月节”和“八月半”,因为它在八月十五日;因为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着“月亮”展开的,所以又俗称“月亮节”、“月亮节”。中秋节的满月象征着团圆,所以也被称为“团圆节”。在唐代,中秋节也被称为“校正月亮”。“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记》说:“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人们送月饼以示团圆”。《帝京风光略》也说:“八月十五,祭月,饼圆,瓜错分,瓣刻莲花。.....结了婚的,省亲的,回公婆家,说“团圆节”?quot。中秋之夜,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团圆”的习俗,即烙一个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饼内有糖、芝麻、桂花、蔬菜,外面压着月亮、桂花树、兔子。中秋节过后,家里的长辈会根据人数把蛋糕分成块,每人一份,如果有人不在家,留一份给他们,以示家人团聚。

中秋节时,云少雾多,月色皎洁明亮。除了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许愿团圆等一系列活动外,一些地方还有舞草龙、造佛塔等活动。除了月饼,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节的美味。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种解释是,农历八月十五恰好是水稻成熟的时刻,所有家庭都崇拜土地神。中秋节可能是秋报的遗产。

灯谜的历史

灯谜是中国民间文学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人民群众在长期劳动实践中的智慧结晶,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也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智力活动游戏。它吸引了世界各地各行各业的爱好者,使人们获得知识,启迪智慧,获得美妙的享受。

中国的灯谜历史悠久,有3000多年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灯谜的雏形“词”和“暗语”。到了汉代,“隐语”开始分为两个方向。一种以描述性特征为主要特征的事物神秘性;另一种文学玄机主要集中在文字的形式和意义上。在魏朝,它被称为谜语。随着隋唐诗歌的繁荣,诗歌谜题大量出现,成为主流。自宋代以来,一些文人经常在元宵节晚上在各种灯笼上张贴谜语,吸引行人猜射。这就是“灯谜”的由来。清中叶以后,谜术盛行,出现了许多谜术。辛亥革命后,灯谜形成了“南派”和“北派”两种风格。在旧社会,由于谜语者多为文人,部分文人自负,片面强调高雅,排斥民间灯谜。解放后,在党的“百花齐放”的文艺方针指导下,灯谜得到了更加蓬勃的发展,灯谜日益完善和丰富,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都有灯谜活动和灯谜学术交流。

吃月饼

唐僖宗在中秋节吃月饼,月饼非常好吃,而且当他听说新人曲江举办婚宴时,他命令御厨将红绫的月饼包好送给新人。这是我们能看到的最早的月饼记录。宋代月饼有“荷叶”、“金花”、“芙蓉花”之称,制作方法更加明确。诗人苏东坡有诗赞曰:“小饼如嚼月,有酥有馅。”薯片是油炸薯片,馅料是糖,它的味道甜、脆、香、美。宋代以后,制作月饼不仅注重口感,还在饼面上设计各种与月宫传说有关的图案。最开始蛋糕表面的图案大概是画在纸上,然后贴在蛋糕表面。后来干脆用面团模具压在月饼上。圆月形状的月饼象征着一个快乐的团圆,就像第十五个国庆节的圆月一样。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来祭月,送给亲朋好友。这无疑是汉族民族心理的反映。传说元朝初年,元蒙统治者怕百姓揭竿而起反抗,采取每十户派一兵监视的高压政策,只允许十户使用菜刀。百姓不堪其扰,于是借八月十五中秋节互赠月饼之机,在月饼里放一个蜡丸,用纸包好,上面写着誓言,饼底还有一张纸作为提示,以此号召对方为蒙古复兴而战。这种月饼在浙江温州叫什么?quot“三金”,根据当地方言的谐音,是“杀紧”的意思。这大概就是今天月饼上经常贴一张纸的原因吧。

燃烧灯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镜,可谓一派美景。然而人们并不满足于此,于是就有了燃灯助月的习俗。在湖广一带,习惯在塔上叠瓦,在塔上烧灯。在江南,有制作灯笼的习俗。在现代中秋节,烧灯笼的习俗更为盛行。现代人周云金、何在《闲说四季》一文中说:“广东花灯最盛,家家户户在节前十天用竹签扎灯笼。制作水果、鸟兽、鱼虫等单词并庆祝中秋节,在糊纸上涂上各种颜色。中秋夜灯用绳子绑在竹竿上,高大的树木放在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拼成字体或各种形状,挂在房屋高处,俗称树中中秋或竖中中秋。有钱人家挂的灯可以高达几十尺。家人聚在灯下尽兴饮酒,普通人竖起一根旗杆,两盏灯笼尽兴。”这座城市灯火通明,像一个玻璃世界。“看来自古以来,中秋节烧灯笼的习俗在规模上似乎仅次于元宵节。

诗画中的“月亮之谜”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璀璨华盖上,谜语一直是一颗璀璨的明星,具有独特的魅力。千百年来,她与中国文化中的其他艺术形式一样,与月亮结下了不解之缘,流传着无数与月亮有关的有趣而有意义的作品。

一般来说,这些“月亮谜语”可以分为两类:以月亮为谜语的人和为月亮解谜的人。也许是因为月亮的美丽形象在人们心中是如此的熟悉和深刻,所以以月亮为答案做一个谜语并不容易,但也不难猜。比如:“明天日全食”,键入“月”字;“中秋菊花盛开”,成语“花落月圆”;《月曲》,奏名“月弯”;《冰轮奔涌》,播放电影片名《海涨月升》;等一下。这些“月亮谜语”很多确实很巧妙,让人印象深刻,但毕竟由于制作上单个谜题的限制,产量远没有以月亮为谜题的作品丰富。后者的创作空间明显开阔,解谜者的手脚受到的束缚更少,所以谜语的内涵大大扩展,几乎包罗万象,作品也更加丰富多彩,引人入胜。其实后一种神秘应该算是“月亮之谜”的主流。

许多以月亮为谜语的谜语都采取了诗歌的形式,而且大多引用了大家熟悉的唐诗宋词。比如以李白的“一轮明月悬京城”作为《水浒传》中的人物名“秦明”;就拿杜甫的“家里月色多亮啊!”作为农业术语:“光”;用贾岛的话说,“和尚敲月亮门”,打外国地名“关岛”;以苏轼的诗“月满阴晴”为经济学术语“自负盈亏”;等等,都属于这一类。当然也有很多现代诗人的名句来创作。毛泽东在1950+00年6月写了一首著名的诗《浣溪沙与柳亚子先生》。刘原著中有一句:“歌唱圆月”,故引为唐诗:“此曲只应天上有”,底锁谜语,稳当妥帖,结尾可圈可点。

很多《月亮之谜》的风格都是简单通俗的,散发出一种朴素的平民气息。比如:“二月平”,键入“朋友”二字;“日月星辰相依,日月* * *存”,打出“腥”字;“一对明月完好无损,左右立于山脚”,打出“崩”字;“手捧明月”,打成语“掌上明珠”;等一下。这些“月亮之谜”和“傻”引人入胜,给人一种亲切感和亲近感。还有一些“月亮之谜”,明显透露出一种雍容华贵的画卷。就像“永远不要把他的金杯空对着月亮!”,用“落尾”演奏京剧曲目《夜杯》;“石城月如钩”,《聊斋志异》书名为金陵B;“天涯若比邻,月是圆的”,键入叶剑英元帅的诗《王源》;《明月照我》,直击晚明作家“归有光”;还有清朝留下的一个老谜,“两次见月必还乡”,四书里都会“看一下”;……猜测这种“月亮之谜”,如果肚子里没有“墨迹三分”,恐怕会像“狗吃了月亮也不会说话。”

有些“月谜”已经流传多年,世人的兴趣依然浓厚,不愧为青春的“老年”。而更多新时期产生的作品,无疑让人在猜测和把玩之后,感受到一种鲜明的时代风格。比如“和月亮跑上河来”指的是第二个物理术语:“发光”和“波动”;《二十五弦奏夜月》,演奏现代文艺的第一种形式:“音乐晚会”;“云破月出影”,玩矿业行话“露天开采”;“忧国忧民明月”,打科技术语“光通信”;等一下。如果说历史的足迹可以从每一个文化艺术的盘子里追溯,那么以上的“月亮之谜”不也是一个证明吗?

有意思的是,有些“月亮谜语”,同一个谜语,却可以分别指代几个内涵完全不同的谜语,比如掀开同一个红色面纱,看到几个新娘不同的笑脸。比如《直到,举起我的杯子,我问明月》不仅打了“朝天渠”这个名字,还打了第二个外国地名:“仰光”、“巴尔干”;打完成语“唯我独尊”;然后打集邮名词“上品”;还要打拼音字母四:“yowv”;总共有五个答案之多,可谓“射向一个谜语”。而另一个现象同样有趣——“月亮之谜”的一些谜语和答案,居然可以互相“互换角色”而仍然正确,这真的是“谜团之一”。比如:“这首歌只应天上有”,电影名字叫《月牙儿》;“月弯九州”,七言唐诗“此曲只应天上”便是一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许多现代“月亮之谜”都来自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人。比如台湾省的《秋月倾满时》就打出了美食名“桂圆”;“清流映明月”,生活的日常表达是“美好的”;港澳的“残月斜影成双”,放了一个“多”字;华侨在泰国的《几时有明月》,命中《诗经》一句:“三五在东”;……咀嚼、琢磨这些“月亮之谜”,你能说渴望祖国统一、骨肉团聚的海外儿女之间没有深厚的感情吗?!

“月亮之谜”这个话题,就像冰镜如玉的月亮一样,婉约动人,说不尽。有句话说:“一轮亮如白昼,正是中秋。”在那月晴朗的夜晚,当朋友和亲戚们坐在一起煮茶时,猜一个关于邀请月亮来招待他们的谜语是没有坏处的。相信色彩斑斓的《月亮之谜》一定会让你眼中的月亮比平时更加迷人可爱。

月光下的兔子与民俗

兔子去月宫;

在人们的心目中,兔子是非常善良善良的动物。在古代传说中,除了嫦娥和吴刚,还有兔子第一次登上月宫。这是古人的美好想象。

嫦娥登上了月宫。根据《淮南子》等古籍中的记载,是因为她吃了丈夫易向西五娘索要的长生不老药,飞入月宫,变成了癞蛤蟆。吴刚登上了月宫。据《酉阳杂记》记载,是因为西域男子吴刚修仙失误,被派去代替月中桂树。这棵桂花树是随着砍伐生长的,它永远不会停止砍伐。

至于兔游月宫,最早见于屈原的《田文》“何为觉立威,而顾、屠在腹?”。意思是顾和屠在月亮肚子里,对月亮有什么好处?兔子是怎么到月宫的?顾是癞蛤蟆,屠是白兔。晋代傅玄《拟天问》也说:“月中有甚,大白兔在捣药。”据闻一多先生考证,这个“白兔捣药”是由“蛤蟆捣药”改过来的。

在这一个月里,顾和涂从一件事变成了两件事。关于他们如何登上月球,民间有一个传说:吴刚学仙三年,炎帝的孙子孙伯龄与妻子阿女有染,并生下三个孩子。吴刚死后,妻子感到愧疚,便让最小的两个孩子飞到月球上,陪伴名义上的父亲。《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孙伯龄,炎帝之子。吴权的妻子,阿女的妻子。一个怀孕三年的女人,生了鼓,耽误了,死了。”月中旬,顾和兔被耽搁而死。

好玩的“男妓”:

因为兔子去了月宫,在古代,人们庆祝中秋节,祭祀月亮时用“男妓”。

每当中秋黄昏,一轮明月高挂天空,家家户户都会在庭院里支起香案,摆上月饼(又称团圆饼)、水果等供品。此外,还有月光马和男妓。女人总是崇拜月亮。祭祀结束后,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喝着团圆酒,吃着团圆饼。这是祭祀月亮的古老习俗。

《祭月图》中的“月光马”和“男妓”是什么?这是北京古城的产物。

据《帝都风光略》“八月十五要祭水果糕月;分瓜的话,一定是刻错了,比如莲花纸,月光纸,满月像,坐在莲花里,月光照遍了菩萨。中国的月亮挂在庙里,一只兔子拿着杵站着,在臼里捣药。最小的约三寸,最大的约三寸,工人金碧辉煌。”这里说的“月光纸”是纸马,也就是“月光马”。《燕京年》说:“京师唤神马,不敢声讨神马”。这月光马,上半部分画的是月亮星王,下半部分画的是月宫、鬼殿和男妓,男妓正在吸毒。五颜六色的画令人眼花缭乱。

至于男妓,在《燕京年谱》中也有记载:“每逢中秋,城里聪明的人用黄土做一个蛤蟆兔子像出售,称为男妓。”旧社会,东四牌楼一带常有男妓的摊子,卖男妓过中秋。此外,南植店和香烛也有出售。

这个男妓,经过民间艺人的大胆创作,已经个性化了。那是一只兔子的头,拿着一个玉杵。后来有人把男妓塑造成头戴金盔、盔甲闪亮的武士,有的是狮子、大象等骑兽,有的是孔雀、仙鹤等骑鸟。尤其是男妓骑虎难下,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但却是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还有一种男妓,肘关节和下颌骨可以活动,俗称“巴大嘴”,比较讨喜。虽然是祭月,但对于孩子来说,真的是一个很棒的玩具。

射木兔和食兔兔的肝脏:

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习俗。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所以,同样是兔子,却有着完全不同的习俗。

1000年前的中国辽族,原名契丹族,起源于东湖,是辽河上游的游牧民族。因为契丹人是游牧民族,所以对兔子等小动物并不感到意外,也不把它们当作圣物来崇拜,而只是狩猎对象。由此看来,他们还产生了与兔子有关的娱乐和饮食习俗。这些习俗不仅有趣,而且具有浓郁的北方特色。

与江南三月三出郊郊游,举行歌会不同,北方举行骑射活动,各具特色。每年的这一天,辽人都要举行射木兔的比赛,这也是射箭比赛的例会。参赛者将一只木雕兔子放在选定的地方,参与者分为两组。射木兔不如射马。有趣的是,输的一组必须向赢的一组下跪,表示祝贺和尊重;胜者不用下马,仍骑在马上,拿个酒盅,一饮而尽。(见《燕京杂记》)由于兔子前脚小而短,后脚大而长,所以跑得快,不可捉摸。所以,只有聪明的射手才会开枪。这种象征性的射兔活动可能是为了在游戏中寄托人们对今年丰收的祝愿。

每年重阳节,辽人还有吃兔肝的饮食习俗。那一天,辽朝统治者首先带领大臣和部落举行射虎活动,规定射少者罚重阳宴一次,大概也是对骑射的鼓励和考核。拍摄结束后,选择高地,搭起帐篷,给汉朝的官员们喝菊花酒;同时将兔肝切块,停止用鹿舌酱食用。兔肉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兔肝比较好吃。辽人当然不会忘记这道美味。

中秋节祭祀和赏月的习俗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日正好是秋天的中间,所以它被称为中秋节。中国古代历法把秋天中间的八月称为“中秋节”,所以中秋节也叫“中秋节”。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满月视为团圆的象征,所以8月15日也被称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以“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旅居他乡的游子们更是以月亮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仰头望,是月色,再仰身,忽思故乡”等诗,“知今宵露为霜,家中月色多明!”杜甫的《春风绿在江南岸》,宋代王安石的《明月几时照我》,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是一个古老的节日,祭祀赏月是一个重要的习俗。古代帝王有春日祭月的社会制度,民间也有中秋祭月的风尚。后来赏月比祭月更重要,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娱乐。中秋节赏月的习俗盛行于唐代,许多诗人在他们的杰作中写下了关于月亮的诗。到了宋、明、清时期,拜月的宫廷和民间赏月活动规模更大。到目前为止,中国有许多历史古迹,如拜月祭坛,月亮亭和月亮塔。

北京的“月坛”建于明朝嘉靖年间,用于皇家祭祀月亮。每当中秋月亮升起时,就在露天搭起一个箱子,桌案上摆着月饼、石榴、枣等水果。拜月之后,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边吃边聊,欣赏明月。现在,拜月的祭月活动已被群众大规模、丰富多彩的赏月活动所取代。

虽然祭月习俗的起始日期无法确定,但根据现有的文字资料,汉代梅城《七发》中说“客曰:将盼八月,与诸侯共赴广陵曲江”,这可能是今天中秋节后观察钱塘膛俗的由来。大约在魏晋时期,中秋节开始赏月,但并没有成为一种习惯。在唐朝,中秋节赏月和玩月是相当流行的。欧阳湛在《长安月诗序》中说:“八月在秋,季始于孟,十五在夜,月中。季之大道,寒暑连,月数圆。”直到宋代才正式定为中秋节:“中秋前,各店贩新酒,贵家装饰亭台,而民争酒楼戏月,千里之外歌声四起,月饼被列为最佳节日用品。苏东坡有一句很美的话“小饼如嚼月,有酥有馅”。南宋的中秋活动更是丰富多彩:百姓互赠月饼,取团圆之意。现在是晚上,人们欣赏月亮,或者去湖边和海边,沿着它游泳。苏堤之上,和白天一起踩歌没什么两样。并在河上投下一万盏“小红”(小羊皮灯),亮如繁星,十分可观。明清以来,“赏月”的习俗更加盛行。很多地方还形成了烧香、走月、放天灯、栽中秋树、点塔灯、舞火龙、拖石头等特殊习俗。时至今日,中秋节赏月、吃月饼、吃团圆饭、舞龙、点塔灯等民俗依然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