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课爱搞小动作怎么办?

由于年龄特点和心理规律,大三学生普遍存在上课玩铅笔、尺子、橡皮、纸巾等小东西等不良行为;咬手指,咬笔;用手或笔敲桌子;用脚踢椅子;折纸飞机等等。这些行为不仅使学生难以集中精力学习,而且扰乱了课堂秩序,往往会引起教师点名批评、大声训斥或惩罚,从而严重影响教学效果,阻碍学习进程,甚至为其他孩子提供不良行为榜样。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也是正常的年龄特征。家长可以仔细观察孩子能长期做的事情,一定是孩子发自内心喜欢的事情,那么你可以从孩子感兴趣的事件入手,让他在每一件小事上都坚持下去。当遇到一些不能完全吸引他注意力的事件时,你一定要不断地鼓励他,坚持下去,然后再加上适当的赞美。让他感受到成功的一点点喜悦。另外,在孩子专心做某件事的时候,家长一定不要轻易打断他。这是一点小经验。试试看。只要家长和孩子一起坚持,一定会有效果。有的孩子很聪明,但是因为上课不专心,在家里交头接耳,搞小动作,边做作业边玩,做事磨磨蹭蹭,注意力很不集中。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呢?我们认为家长和老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1.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较差。所以,要想让孩子专心学习,就要排除各种可能分散孩子注意力的因素,提前做好各种准备,让孩子吃好、喝好、穿好。学习前不要让孩子玩新奇的玩具或有趣的游戏,让孩子在平静愉快的心情中开始学习。创造一个平和舒适的环境是集中孩子注意力的必要条件,孩子的学习环境要简单固定。有条件的话最好让孩子有固定的学习场所,没有条件的学习环境也要简单。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如果大人走来走去,说这说那,甚至听广播看电视,都会严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所以,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家长最好坐下来,看一些书报,或者做一些不引起孩子注意的事情。

2.合适的教学内容是集中孩子注意力的条件。人的需求、兴趣、体验直接影响人的注意力。如果孩子所学的内容与他的需求无关,或者他所教的内容太深奥,超出了他的经验,孩子无法理解,无法引起他的注意;如果内容太浅,就吸引不了他的注意力。只有那些通过跳跃可以达到的内容,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所以,家长和老师要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现实中,教给孩子没有掌握但通过努力可以理解的东西,注意力自然会集中。还有,在孩子坐下来刚学习的时候,家长和老师可以让他们学习最感兴趣、最容易的东西,等他们集中注意力后再学习其他的东西,这样效果会更好。

3.安排好学习、休息和活动的时间。家长和老师要给孩子安排学习任务,时间不能太长。根据心理学研究,5-7岁的孩子可以集中注意力15分钟。7 ~ 10的孩子需要20分钟,所以学习一段时间后,让孩子放松一下或者休息一下。孩子累了,就让他们动动,喝点水,吃点东西。不要强迫孩子整天坐着不动。越是这样,他们越不用心。

4、目的性明确能有效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如果你在窗台上种一盆大蒜,孩子可能不会注意。但是如果一个大人对他说“这些大蒜很快就会长出长长的绿叶,如果你看到它长出绿色的嫩芽,请马上过来告诉我”,这样孩子就会一直关注它。如果把任务分配给两个以上的孩子,第一个发现的人就是赢家,或者可以赢得一面小红旗,那么孩子们来看那罐大蒜的次数就会更多。为什么?因为注意力是为任务服务的,任务越清晰,对任务的理解越深刻,完成任务的欲望就越迫切,注意力就越集中持久。所以,要想让孩子的注意力持久,不能只要求孩子做某件事,甚至强迫孩子做某件事。但是要让他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做,说明意义,激发他做好这件事的欲望。这样任务明确,欲望强烈,注意力才能持久。如果孩子完成任务后又想学习,也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增加,但一定不能因为孩子情绪高涨就无限增加,这样会造成孩子厌烦、疲劳,失去学习兴趣,注意力不集中,记忆效果差。在孩子兴趣浓厚或者刚开始降低的时候要及时停下来,让他玩得开心,下次他才会愿意重新学习,这样注意力才会持久。

5.游戏是培养孩子注意力的好方法。在学校和家庭活动中,老师和家长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做一些专注的游戏,让孩子在浓厚的兴趣中养成专注的习惯。另外,孩子经常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中,家长和老师在孩子全神贯注的时候一定不能随意打扰或干涉,因为这个时候不断地干涉孩子,不仅会让孩子不开心,还会阻碍孩子养成专心做事的习惯。

总之,尽早纠正低年级学生在课堂上的不良行为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年龄越小,不良学习行为发现得越早,越容易纠正,形成的良好行为也越容易巩固。要做到不搞小动作,还得靠孩子多次练习,还得有一定的时间保证。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加强引导,及时进行检查监督。在课堂上练习一段时间后,孩子的小动作会逐渐减少,以至于最终逐渐消失。这样既能促进孩子的学习,又能让孩子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