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表演游戏熊幻灯片教案
教案举例:这个活动主要来源于日常生活。玩“滑梯”是每个孩子都特别喜欢的活动,尤其是小班的孩子。他们活泼好动,对它更感兴趣。对于小班第一学期的孩子来说,平时接触音乐的旋律辨别力比较少,所以这本教材符合孩子的认知水平和特点。而且《滑滑梯》是一首节奏感很强的活泼旋律,尤其是音乐的两个声部的旋律差异非常明显,应该是小班小朋友表现自己的这样一部音乐教材。在活动中,我以游戏的形式贯穿活动始终,在孩子理解的基础上,充分体现玩和学的快乐。
一.活动目标:
1,欣赏音乐,感受音乐产生的幻灯场景,能够听出音乐中的上升线和下降线。
2.想象一下玩滑梯的快乐情景,试着用身体的不同部位来表达音乐。
二、活动准备:
自制幻灯片、玩具、动物、音乐磁带和录音机。
三、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音乐旋律的高低。
1,展示自制幻灯片。
老师用纸箱和纸板做了一个幻灯片。
2、边读儿歌边拍手:
小滑梯,小滑梯,一个高一个低。孩子们爬上梯子,嗖的一声滑了下来。
你喜欢玩滑梯吗?你通常怎么玩?
3.音乐宝贝也想玩滑梯。我们看看它什么时候涨的。什么时候滑下来的?
4.老师和孩子们空手做动作。
(2)通过各种形式进一步感知音乐的升降。
1,通过小动物感知音乐
(1)展示小狗,在教具上播放音乐,演示播放幻灯片。
狗说:“真有趣。我能再玩一次吗?”
(2)请个别儿童示范小鸭子在滑梯上玩耍。(配乐)
滑梯真的很有趣。让我弹一下,好吗?
(3)请个别儿童演示狗和小鸭子一起玩滑梯。
小动物说边听音乐边滑很好玩。
2.通过身体部位感知音乐的升降。
“刚才老师用纸板做的幻灯片好玩吗?现在老师要变出一张新的幻灯片。你想看吗?一、二、三”
(1)老师伸出右手,展示手臂滑梯,给狗狗演示如何玩手臂滑梯。
狗说:“这个滑臂一定也很好玩。我能玩吗?”(可以)
(2)教师展示左手,请全体幼儿抱紧动物宝宝演示手臂滑行。
(3)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变成滑梯?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想象演示脚、鼻子等部位。
3.通过身体运动感受滑行。
我们可以把手脚变成滑梯,全身也可以。你想做些改变吗?老师先去那边的滑梯玩。你看到老师怎么玩了吗?
(1)老师演示身体幻灯片。
(2)请个别儿童演示不同的身体幻灯片。
(3)老师和孩子集体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