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闯王摘了清军的桃子还是清军坐享其成?
“摘桃子”这个词在我们汉语体系里面可不是什么好话,但凡这句话一出现,那都是带着话语者施加的深深鄙视。但虽然如此也并不妨碍大家在讨论历史时频频用到。而之所以会这样,那就要跟历史的复杂性说起了。不过由于人是一种感性动物,只要屁股坐了下去,那看问题所得出的结论就会很不一样了。就拿比如目前网上分歧比较大的,到底是清军摘了大顺军的桃子还是大顺军摘了清军的桃子这个问题来说吧。那是各有各的看法,谁也说服不了谁。双方支持者都指责对方摘了对方的“桃子”。那么事实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首先,在说明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确认几个既定事实。第一,北京首都是李自成打下的,崇祯皇帝也是被他逼死的。因此说李自成亲手终结了明朝,这点是没有任何异议的。而第二点,当时明朝军队精锐全部都在辽东,并且还是都是在几次和清军的大战中被清军彻底歼灭干净了。而更不得不承认的事是,这个时候李自成刚好碰巧在这个时候跳出来造反。所以结论也很明确了,李自成什么看都确实占了比较大的便宜。那么问题回到我们一开始的设定上来了,到底是李自成摘了清军的桃子还是清军摘了李自成的桃子呢。
如果按照既定事实来看的话,好像看谁都有道理的样子。那么谁的赢面上更大点呢?其实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其实一点都不难。首先,我们先做一个假设,这个假设我们的要往最好的方面想,首先崇祯皇帝不上吊,而且李自成还和大明崇祯皇帝签下城下之盟双方讲和。那么如果吴三桂不开关的话,以多尔衮自己的能力,有没有能力灭了大明呢?毕竟把明朝取而代之是皇太极时期就制定的策略了。这里小编不敢确定清朝是否是注定要一统天下,是不是清灭明时间问题罢了这这种虚无缥缈的假设。我们只说历史推断。
首先第一点,清军有没有那个能力。这点小编觉得真心没有。虽然一开始后金军(清军)势如破竹,但自打皇太极死后,后金(清军)自己就开始了无休止的内斗了,这里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崇祯皇帝真的和李自成达成协议的话,一直不能越关的清军绝对要出大问题。因为当时的清军是多尔衮把持清军这个大家庭,而这个时候清军内部矛盾已经完全白热化了,这点从清军入关后,大家在皇帝选择上剑拔弩张差点开打就能看的出来。而之所以没打起来,主要还是靠李自成把崇祯逼死灭了,吴三桂又主动来献关,以多尔衮为首(大把不服气)的清军才临时放下了权利斗争。
毕竟终于看到统一中原的希望了,外部矛盾在的时候内部矛盾是可以压制的,而当外部压力没有了的时候,内部矛盾就会无限放大凸显出来。所以如果李自成真的和崇祯皇帝讲和的话,后金大概率会不打自乱,完全构不成威胁。而相反的,哪怕后金(清军)和崇祯皇帝讲和,灭了李自成后,后金军还是没能力越关。这点和我们如今玩的由唐国强老师担任H5首席体验官的《最强王者之最强军师》这款游戏的策略就很像了。因此由此可见,清军摘李自成桃子的面要大于李自成摘后金军的桃子。所以结论就出来了,清军是摘了李自成的桃子的。